肝炎病人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肝炎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很多人都會有肝炎。?現在就由小編來跟你講一講肝炎病人的相關飲食原則吧!

  肝炎病人的飲食原則

  1、飲食結構要合理

  多食蔬菜、水果,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纖維素,也助於促進消化功能。肝臟功能減退時常常影響脂肪代謝,所以很多慢性肝炎患者合併有肝炎後脂肪肝。因此飲食要低脂肪、低糖***過多的糖進入人體內易轉化為脂肪***、高蛋白。

  2、食量要恰當

  肝病患者消化功能減弱,進食過飽常導致消化不良,也加重肝臟負擔。吃飯八成飽最好,暴飲暴食對肝臟、胃腸功能都不利。

  3、飲食清淡

  炒菜應清淡,少放油,少食生冷、刺激性食品,戒菸戒酒。

  4、合理應用中藥補藥

  肝炎患者不提倡過分服用補藥,正常飲食即可提供足夠的營養。服用補藥最好徵求中醫醫生的意見,盲目進食補藥沒有益處。

  肝炎病人不能吃的食物

  1、忌葵花子

  葵花子中含有油脂很多,且大都是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等。若食用過量,可使體內與脂肪代謝密切有關的膽鹼大量消耗,致使脂肪代謝障礙而在肝內堆積,影響肝細胞的功能,造成肝內結締組織增生,嚴重的還可形成肝硬變。

  2、忌糖

  肝臟是各種營養物質代謝的場所,其中糖的代謝佔重要地位。當肝臟受損時,許多酶類活動失常,糖代謝發生紊亂,糖耐量也降低,若吃過多的糖就會使血糖升高,易患糖尿病。

  3、忌酒

  酒的主要成分酒精,對肝臟有直接的損害作用。酒精可促進肝內脂肪的生成和蓄積,長期過量飲酒的人,常常發生脂肪肝,對於原有肝炎的患者更易發生或加重病情。

  4、忌大蒜

  大蒜的某些成分對胃、腸有刺激作用,抑制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影響食慾和食物的消化,可加重肝炎病人厭食、厭油膩和噁心等諸多症狀。研究表明,大蒜的揮發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等降低,並有可能引起貧血及胃腸道缺血和消化液分泌減少。這些均不利於肝炎的治療。

  5、忌甲魚

  肝炎患者由於胃粘膜水腫、小腸絨毛變粗變短、膽汁分泌失常等原因,其消化吸收機能大大減弱。甲魚含有極豐富的蛋白質,肝炎病人食後難以吸收,使食物在腸道中腐敗,造成腹脹、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現象;嚴重時,因肝細胞大量壞死,血清膽紅素劇增,體內有毒的血氨難以排出,會使病情迅速惡化,誘發肝昏迷,甚至死亡。

  易患上肝炎的人群

  1、機體免疫力較差者

  各年齡段機體免疫較低者都屬乙肝易感人群,因為當乙肝病毒侵襲人體時,免疫力低下者不能識別、清除乙肝病毒,從而導致機體感染並攜帶乙型肝炎病毒。

  2、醫護人員

  因為醫護人員有時會直接接觸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或分泌物,所以醫護人員屬於乙肝易感人群。

  3、兒童

  兒童,特別是嬰幼兒免疫系統及不成熟,當乙型肝炎病毒侵襲機體時,不但不能及時識別、清除乙型肝炎病毒,而且較易產生免疫耐受,從而導致機體長期攜帶乙型肝炎病毒。

  4、孕婦

  因為妊娠後母體得為胎兒的生長髮育提供大量的營養物質,所以此時孕婦的肝臟負擔不但會大大加重,而且抗病度能力也會隨之明顯下降,從而導致乙型肝炎病毒侵襲人體後不能被及時有效清除,所以孕婦屬於乙肝易感人群。

  5、老年人

  老年人不但全身免疫力會下降,而且身體各內臟器官,特別是肝臟的功能都會發生明顯退化,從而導致肝臟血流量減少,肝臟吸收、代謝、解毒能力減弱,因此不能及時有效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所以老年人屬於乙肝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