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黃帝內經五味養生

  五味歸屬於五臟,都是因它不同的屬性而各有所歸。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五味養生法,希望對你有用!

  五味養生法

  中醫學經典《黃帝內經》在很早就提出了飲食與生命的重要關係。它講述了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注意飲食方法及飲食宜忌,並根據身體需要,選擇適當飲食進行補養,以保證身體健康,提高新陳代謝能力,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

  五味有忌

  五味雖有所宜,但亦有所忌,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芳村分院內科病區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陳根成說,在日常生活中,多以肥甘厚味、油膩為多,圖一時嘴的痛快,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如消渴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等。所以必須強調,飲食合理搭配,有素有葷,優勢互補,營養全面,才能保證人體的生長髮育和健康長壽。

  五味損益

  陳根成教授在其新近出版的專著《命門精解與臨床應用》一書中對於“藥養”如下論述,可資借鑑。遵從《黃帝內經》,將五味損益簡述於下。

  酸:酸味能收能澀,山萸肉為其代表。過食酸,則使氣道閉塞、小筋縮、大筋攣,酸留於中下二焦,氣不能上下,中病倒酸痞痛。

  鹹:鹹味耗津液,故鹹令人善渴。淡鹹之味可促使腎陽蒸發津液,故曰“鹹入腎”,補腎之湯中可稍加鹽使味微鹹,腎藥如杜仲等也宜鹽制。過鹹使血濃澀,又“心主血”,故心緩血澀不宜鹹。

  辛:韭、蒜、蔥之辛善留上焦,薰於肺道,故曰“辛走肺”;姜、桂、麻黃之辛則善合衛氣,行走肌膚經脈,使人發熱、汗出,見脣紅而外翻,故曰“辛走氣”。過食辛則傷氣,使氣亂而亢,宜甘緩。

  苦:苦味所走,酸、鹹、辛甘味皆不能勝,但服之能靜火寧心,除煩減欲,又能降氣燥溼祛痰,故曰“肺宜苦”。故晨起脾胃未醒不宜食苦,脾胃虛弱不宜常服苦藥,氣虛血虧不宜過苦。

  甘:甘味能補、能和、能緩,性柔弱而潤,胃腸最喜,津液足、營衛盛,則肉滿體壯、毛美膚潤,故曰“甘入脾”。過食甘,使脾胃柔弱,脂濁留腑,傷於飲食。

  五味養生之酸味

  黃帝內經岐伯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故病在頭,其味酸。

  黃帝內經中岐伯曰了這一大通的意思是在敘述肝的特性,中國古人喜歡取類比象,正所謂取法於陰陽,須和於術數。也就是說一切天地所造之物,其本質不出陰陽五行之中。只是這套理論太過高深莫測,生澀難懂,今天我們就不深入討論了,在這裡我們只說肝與酸味之間的關係。

  酸入肝,肝主筋,肝主藏血,肝主疏瀉,肝主目,肝主怒,肝病在頭。

  一個人肝不好就會出現,筋脈舒展不利,會出現肌肉痠痛,很有意思的是肝之味不僅在五味中有體現,在身體的疼痛中也有表現。比如說一個人的身體痠痛。另外,一個人身體出現面板的辣痛往往和肺有關係,因為辛入肺,肺主皮毛。臨床上一般認為是肺的宣發不利,導致的面板表面有水氣就會出現辣痛。

  由於肝藏血,血虛則多夢失眠,頭暈目眩,且易怒。如果出現上述問題,我們就可以考慮採用黃帝內經所說的養肝方法,多吃點酸的東西。黃帝內經說酸入肝,金匱要略說肝之病,補用酸。

  既然黃帝內經說酸味的東西入肝經,肝不好的就多吃酸的東西就行了,可是不行。黃帝內經還說了是故味過於酸,會導致肝氣太盛,那麼脾就會受到剋制,生活中常見的吃酸的東西多了就會胃部舒服。

  在這裡金匱要略給出了個好辦法,他說: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在這裡給肝不太好的朋友建議喝酸梅湯加大麥茶,不僅養肝健脾,還有一定減肥作用。另外建議經常喝蜂蜜柚子茶的朋友可以轉服這個,柚子酸澀太過則易傷脾胃,蜂蜜過甜多食則傷心腎,長食會出現脾胃不適精神不振。所以凡事有度,不可過量,過量則傷身。

  春季五味養生方法

  1、甜味補脾。肝屬木,脾屬土,土木相剋,春天肝旺會傷及脾胃,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化解的方法是多吃些甜味的飲食,補充人的脾胃之氣。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氣血的源頭,只有脾胃旺了,才能延年益壽。因此,要多吃甜味食物,如大棗、山藥、桂圓、地瓜、南瓜、柿餅和草莓等。

  2 、吃酸養肝。按照中醫五行的觀點,肝屬木,與春相應,肝氣在春天最旺。如果春季養生不當,便易傷肝氣,因此春天要重在養肝。在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中,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因此要適量吃一些酸性食物。常見的酸味水果有酸棗、梅子、檸檬、菠蘿等,都可適當吃一些。

  3、溫補陽氣。陽,是指人體陽氣,中醫認為陽氣對人體起著保衛作用,可以使人體免受外界的侵襲。春天在飲食方面,要遵照《皇帝內經》提出的“春夏養陽”的原則,宜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使人體陽氣充實,抵禦疾病的能力增強。養陽的食物大多性溫,有牛肉、羊肉、姜、蔥、土豆、韭菜、紅茶等,這些食物不用一次吃很多,每天搭配吃一些就可以。

  4、味淡滋陰。冬季人們習慣於進補,膏粱厚味進食較多。春天裡,這種習慣應向清淡的方向轉變,多食蔬菜是春天的養生要訣。人們經過冬季之後,不少人會出現維生素、無機鹽或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常發口角炎、口腔炎等,多吃蔬菜可以補充營養素的不足。春天的韭菜是最鮮嫩的,菠菜能養血滋陰也非常受歡迎。

  5、野味解毒。每年的三四月份,是野菜盛產的季節,在春天野菜當令的季節多吃一點,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薺菜是最常見的一種野菜,其維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高2.5倍以上,維生素B2含量高於雪裡紅,居蔬菜之首,可以用來做餡,也可焯水後涼拌、攤雞蛋、煲湯煮粥等。馬齒莧含有核黃素、抗壞血酸等營養素,還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對預防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馬齒莧可炒食、涼拌、做餡,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