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如何養生

  秋冬季氣溫變化莫測,溫差大或氣溫過低,空氣乾燥,是感冒多發季節。那麼秋冬季怎麼養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秋冬季節養生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秋冬季節養生的方法

  小孩子要防止流感的發生,秋冬季節也是流行疾病高發期,一定要少帶小朋友去公共場所,離人遠一些,學校幼兒園如果有人感冒就先請假幾天。還有就是小心肺炎的發生,還有那些本身就有哮喘、鼻炎的孩紙也要注意防範,很容易不注意就發病了;

  慢性 病:有慢性***和諧***病的秋冬一定要注意,尤其是還伴隨心臟有問題的老年人,這個季節一定要多加小心。早晚外邊比較冷,喜歡鍛鍊的在冬季應改在上午十點以後,隨身帶著平時吃的藥還有家庭住址,一旦發生意外可以及時聯絡到家人;

  多吃黑色食物:比如黑豆黑米等,可以補腎的好東東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煮粥,做菜吃,比如黑豆芽炒菜吃很不錯的;

  水果可以吃,但是要吃溫熱性的,比如冬天北方可以吃蘋果,還有秋天的桃子、香蕉,避免寒涼的水果比如西瓜、梨子。當然按照潤肺的角度,可以把梨子煮熟就可以吃了,不會那麼寒性的了。尤其脾胃不好的更不要吃寒涼的水果;

  不要以為冷天就不出去運動了,天氣暖和的時候也是得出去活動一下的。晒晒太陽避免缺鈣哦!秋冬的太陽其實紫外線也是有的,也要注意防晒,其實比夏天的太陽照上去舒服一些。

  秋季養生水果

  1.石榴:

  既防便祕,又治腹瀉石榴含膳食纖維最高

  營養分析:在以上幾種秋季水果中,石榴每百克可食用部分膳食纖維的含量最高,為4.8克。區別於玉米等粗糧的是,石榴中所含的膳食纖維具有水溶性,在人體消化道中不會被酶所分解,可以吸水膨脹,從而大大增加了糞便的體積,既可以防止便祕,又能緩解腹瀉症狀。同時,腸道中的細菌可利用這些纖維素進行發酵,產生B族維生素。

  此外,紅石榴中富含礦物質和抗氧化成分——紅石榴多酚和花青素,能夠減少體內自由基造成的氧化損傷,有利於美白、延緩衰老。

  食用提醒:很多人覺得吃石榴是一件繁複的工程,但石榴盛產於秋季,為了其豐富的營養價值,不妨適時食用一些。

  秋季乾燥,中醫認為,石榴性溫、味甘酸澀,具有養陰生津的功效,潤燥和收斂作用明顯,咽喉燥渴時吃最好。但同時因為有收斂作用,便祕的人不適宜多吃。

  巧用石榴:石榴皮有驅蚊功效,秋天蚊子多,您不妨用吃剩的石榴皮晒乾後或是洗乾淨直接用新鮮的皮泡澡,就可以天然驅蚊了。此外,新鮮石榴嫩葉還有明目效果,取30克新鮮石榴嫩葉,加水一碗,煎至半碗洗眼,能改善眼乾症狀。

  營養貼士:感冒了少吃石榴

  秋天是吃石榴的季節。研究證實,如每天飲用50毫升左右的石榴汁,連續飲用兩週,可將氧化過程減緩40%,並可減少已沉積的氧化膽固醇。即使停止飲用,這種奇特的效果仍將持續一個月。

  石榴汁在抵抗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效果上非同尋常,是一種比紅酒、番茄汁、維生素E等更有效的抗氧化果汁。

  石榴有明顯的收斂作用,能夠澀腸止血,加之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所以,特別適合口乾舌燥者、腹瀉者、扁桃體發炎者食用。但是,石榴這種收斂作用,對一些人來說就不太適宜,如感冒患者、便祕者、尿道炎患者、糖尿病患者、實熱積滯者。石榴吃多了,反而會加重病情。

  2.鮮棗:

  軟化血管,抗癌降壓營養全能冠軍要數鮮棗

  營養分析:鮮棗相比其他秋季水果,多項營養元素含量均居首位,如維生素C、鉀、鎂等。維生素C可軟化血管、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同時,維生素C有助於阻斷致癌物質N-亞硝基化合物的形成,從而降低了腫瘤的形成風險;鉀能增強肌肉的興奮性,參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熱能代謝;鎂具有抑制神經的興奮性,參與體內蛋白質的合成,肌肉收縮和調節體溫的作用等。

  食用提醒:鮮棗有健潤脾胃、養血、補氣的功效,氣血兩虛、脾胃功能不好的人適宜多吃,一天吃8~10個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痰多和大便祕結者要謹慎食用,因為棗偏熱,會助火生熱。

  此外,鮮棗表皮堅硬,比較難消化,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糖分較多,含糖量超過20%,因此,腹部脹氣者、經期女性、胃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都不適宜多吃。

  選購貼士:不要光挑個兒大的,而要挑形狀規則,聞起來有清香味的。顏色也要注意:好棗棗身主要是綠色,上面有1/3的面積是紅色。這樣的棗糖分相對來說比較高。

  3.梨

  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於冬春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乾喉痛,大便燥結症較為適宜。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如有頭暈目眩、心悸耳鳴者,經常吃梨,可減輕症狀。梨含有豐富的糖分和維生素,有保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

  對於肝炎、肝硬化患者來說,作為醫療食品經常食用很有好處。但是,因為梨性寒冷,對那些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及產後血虛的人,不可多食。

  4.柿子

  柿果味甘澀、性寒、無毒;柿蒂味澀,性平,入肺、脾、胃、大腸經;有清熱去燥、潤肺化痰、軟堅、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緩解大便乾結、痔瘡疼痛或出血、乾咳、喉痛、高血壓等症。所以,柿子是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動脈硬化、內外痔瘡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如果用柿子葉子煎服或衝開水當茶飲,也有促進機體新陳代謝、降低血壓、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及鎮咳化痰的作用。可以補虛、解酒、止咳、利腸、除熱、止血,還可充飢。

  柿子是人們比較喜歡食用的果品,甜膩可口,營養豐富,不少人還喜歡在冬季吃凍柿子,別有味道。柿子營養價值很高,所含維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個人一天吃1個柿子,所攝取的維生素C基本上就能滿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禁忌:除了不宜空腹吃柿子,貧血患者也應該少吃為妙。因為柿子含單寧,易與鐵質結合起來,會妨礙人體對食物中鐵質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