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了怎麼辦便祕的食療方

  很多人便祕都是因為沒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所以通過吃些食療方來治療便祕也是不錯的選擇。下面小編分享了便祕的食療方 ,希望能幫助到你。

  便祕的食療方

  紫菜芝麻飯

  紫菜100克,黑芝麻、白芝麻各120克。將烤紫菜剪成細絲,再將黑芝麻、白芝麻用擀麵杖擀碎。把這3種原料拌在一起貯存在瓶子裡,每餐舀一兩勺和米飯拌在一起吃。紫菜富含胡蘿蔔素、鈣、鉀、鐵等營養物質,能促進腸胃運動;芝麻則含有大量氨基酸、食物纖維和礦物質,能促進排便。

  醋拌圓白菜

  圓白菜500克,醋30毫升,高湯、黃酒、鹽適量。將圓白菜加少許鹽,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放涼後擠幹水分,切成塊,再把醋、高湯、黃酒、鹽混合後煮開製成湯料。等湯料變涼後和圓白菜一起倒入密封瓶內,儲存一天即可食用。圓白菜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能增強腸胃蠕動。

  醋醃蓮藕

  將蓮藕焯一下,放入適量的糖、鹽、醋和香油,拌勻。將拌好的蓮藕存放在密封瓶內,每天作為就餐時的小菜。蓮藕能清除腸道汙物,防止大便板結,刺激腸壁防止便祕。

  拌海帶黃豆

  海帶300克,黃豆100克。將海帶切絲,用開水焯熟;黃豆煮熟。將海帶和黃豆放涼,控幹水分,再加入鹽、醬油、味精、蔥花攪拌均勻即可。海帶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排便量;黃豆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排便,豐富的食物纖維則可以吸收腸內水分,使排便量增加。

  便祕的臨床表現

  便祕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達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祕者會就診。便祕可以影響各年齡段的人。女性多於男性,老年多於青、壯年。因便祕發病率高、病因複雜,患者常有許多苦惱,便祕嚴重時會影響生活質量。

  便祕常表現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艱難、費力;排便不暢;大便乾結、硬便,排便不淨感;便祕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適。部分患者還伴有失眠、煩躁、多夢、抑鬱、焦慮等精神心理障礙。

  由於便祕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症狀,症狀輕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會,認為便祕不是病,不用治療,但實際上便祕的危害很大。便祕的“報警”徵象包括便血、貧血、消瘦、發熱、黑便、腹痛等和腫瘤家族史。如果出現報警徵象應馬上去醫院就診,作進一步檢查。

  便祕的調理

  心理調適

  許多人常因心緒不佳而發生便祕。驚恐、緊張、憂愁等也會使—些人的便意消失,引起便祕或加重病情。因此,患有便祕者當調整情緒,心身舒暢,參加適宜的文娛活動,可流通氣血,下氣通暢。

  鍛鍊身體

  早起後多作散步、跑步、做深呼吸運動、練氣功、打太極拳等,可使胃腸活動加強,食慾增強,膈肌、腹肌等得到鍛鍊而提高排便能力,均能防治便祕。

  定時排便

  醫學研究表明,人體自主神經有一定的自律性,排便也是這樣。如果你能養成習慣,到了一定時間就會有便意,從而有效地防止便祕。專家建議不管有天使意,到時都要蹲—下廁所,有益無害,不妨一試。

  重視食療

  食療是防治便祕的有效方法,且簡單易行。食療原則是:飲食量要足,飲食宜粗細相配,多飲水,多吃生津潤腸通便的食物,如梨子、香蕉等。

  早晚摩腹

  可站住也可仰臥位,左手撐按於臍部,右手疊壓左手上,先向順時針方向旋轉腹部81次,再向逆時針方向揉腹部,次數相等,意注掌下,呼吸自然。

  體操療法

  以腹部運動為主的體操將有效地防治便祕。如屈腿運動***仰臥位,兩腿同時屈膝提起,使大膽貼腹,然後還原***、舉腿運動***仰臥位,兩腿同時舉起,膝關節保持伸直,然後放下***、踏車運動***仰臥位,輪流屈伸兩腿,模仿踏自行車的動作,動作靈活、屈伸範圍儘量大***、仰臥起坐***仰臥位,收腹屈伸坐起,兩手模足尖***,視體力狀況,反覆進行多次。

  便祕的預防

  1.避免進食誤區,過少或食品過於精細、缺乏殘渣、對結腸運動的刺激減少。

  2.避免排便習慣受到干擾,由於精神因素、生活規律的改變、長途旅行過度疲勞等未能及時排便的情況下,易引起便祕。

  3.避免濫用瀉藥,濫用瀉藥會使腸道的敏感性減弱,形成對某些瀉藥的依賴性,造成便祕。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勞逸結合,適當的文體活動,特別是腹肌的鍛鍊有利於胃腸功能的改善,對於久坐少動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腦力勞動者更為重要。

  5.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定時排便,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規律。有便意時不要忽視,及時排便。排便的環境和姿勢儘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壞排便習慣。

  6.建議患者每天至少喝6杯250ml的水,進行中等強度的鍛鍊,並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2次,每次15分鐘***。睡醒及餐後結腸的動作電位活動增強,將糞便向結腸遠端推進,故晨起及餐後是最易排便的時間。

  7.及時治療肛裂、肛周感染、子宮附件炎等疾病,瀉藥應用要謹慎,不要使用洗腸等強烈刺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