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為什麼會落花落莢

  大豆的病害有哪些,你知道大豆都有哪些主要病害有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大豆落花落莢防治,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豆落花落莢的主要原因

  1、氮肥施用不合理。氮肥施用量適合,能促進大豆根瘤菌的發育,增加單株固氮量,對提高大豆產量是有益的。如果盲目過量施用氮肥,不僅抑制固氮作用,而且往往造成大豆營養過度,植株徒長,鬱閉和倒伏,致使花莢脫落。

  2、密度偏大。密度過大,植株擁擠,個體發育受阻,生長細弱,因而花莢脫落嚴重。

  3、土壤溼度不當。土壤溼度大,透氣性差,致使豆葉捲曲發黃,豆根黴爛,引起花莢大量脫落;如果水分不足,會阻礙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影響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使植株萎蔫而停止生長,花莢也隨之脫落。

  4、病蟲危害。花莢期遭受紫斑病和豆莢螟的危害,也會引起落花落莢。

  大豆三種主要病害

  根腐病、菌核病、灰斑病是大豆三種主要病害,應及時採取措施防治。

  根腐病:大豆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病初莖基部出現黑褐色病斑,並向上擴散至下部側枝,病莖髓部變褐色,葉柄基部縊縮,葉片下垂。藥劑防治可用種子重量0.3%~0.4%的58%瑞毒黴·錳鋅或72%克露拌種。

  菌核病:7月下旬開始發病。病初莖稈上出現褐色病斑,以後病斑上著生白色絮狀物和白色顆粒,最後白色顆粒變成黑色。縱剖病莖可見黑色菌核。藥劑防治可用50%速克靈1000倍液,或40%菌核淨1000倍液,或50%甲基託布津500倍液噴霧。

  灰斑病:6月上中旬開始發病,7月中旬進入發病盛期。7~8月份遇高溫多雨天氣發病重。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葉片上佈滿病斑,葉片過早脫落,造成嚴重減產。藥劑防治除在播前用種子重量0.3%的70%敵克鬆或50%福美雙拌種外,還應在大豆花莢期每畝用40%多菌靈100克加水30公斤噴霧。

  大豆蚜蟲病的防治措施

  一、發生規律。大豆蚜蟲分有翅胎生雌蚜***體長0.9-1.6毫米***和無翅胎生雌蚜***體長1.52-1.95毫米***。有翅蚜能遷飛,使危害範圍擴大。大豆蚜蟲危害盛期在6月底、7月初。一般6月中下旬開始在大豆田出現,持續高溫,乾旱少雨,容易使蚜蟲大量發生,越乾旱危害越重。

  大豆蚜一年發生18代。在北方以卵在蚜腋或枝條隙縫裡越冬,次年春季4月間平均氣溫約達10℃,鼠李芽鮮露綠,越冬卵開始孵化為幹母,幹母孤雌胎生繁殖1-2代。5月中下旬鼠李開花前後又值豆苗出土以後,發生有翅胎生雌蚜,向豆田遷飛,在豆田孤雌胎生繁殖10餘代。6月末至7月初是豆田大豆蚜盛發前期,7月中下旬為盛發期,可使大豆受害成災,7月末開始,氣候和營養條件逐漸對大豆蚜不利,豆株上出現淡黃體小的蚜蟲,為蚜量消退標誌,8月末至9月初為大豆蚜繁殖後期產生有翅型性母蚜飛回越冬寄主鼠李上,並胎生無翅型產卵成性雌蚜,另一部分在大豆上胎生有翅型雄蚜,飛回越冬寄主,雌雄交配產卵越冬。

  大豆蚜在一年中,一般有4次遷飛,相應地在大豆上有幾個消長階段。如在東北,第一次遷飛出現在大豆幼苗出土期,蚜蟲自冬寄主遷到豆田,在田間成零星發生階段。第二次遷飛在6月下旬,是大豆蚜在本田擴散蔓延階段。蚜蟲分佈已由點到面,但蟲口密度尚不大,是豆蚜在田間盛發前期,如能在第二次遷飛前治蚜,能有效控制危害。第三次遷飛在7月中旬,正值大豆開花期,蚜蟲迅速擴充套件到全田,單株蚜量猛增,是大豆蚜大發生階段。第四次遷飛在9月份,由於在8月初氣候和營養等條件逐漸轉為對蚜蟲不利,蚜量隨之而下降。到9月初開始先後產生有翅雌蚜飛回越冬寄生。

  氣候條件是影響大豆蚜種群量波動的關鍵因素。據東北調查,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4月下旬到5月中旬為越冬孵化,幼蚜成活和成蚜繁殖期,如雨水充沛鼠李生長旺盛,則蚜蟲成活率高,繁殖量大;二是6月下旬至7月上旬,為豆蚜盛發前期,此期內如旬平均溫度達20-24℃,旬平均相對溼度在78%以下極有利於大豆蚜繁殖,導致花期嚴重危害。

  二、形態特徵。⑴成蟲:有翅胎生雌蚜,體長卵形,黃色或黃綠色,體長1-1.5毫米。體側有顯著的乳狀突起,額瘤不顯著,複眼暗紅色。觸角6節,約與體等長,灰黑色,第3節上有6-7個次生感覺孔,排成一列。腹管圓筒形,黑色,基部比端部粗兩倍,上有瓦片狀輪紋。尾片黑色,圓錐形,中部略溢,生有2-4對長毛。⑵無翅胎生雌芽:體長橢圓形,黃色或黃綠色,體長1-1.3毫米。觸角較身體為短,無次生感覺孔。尾片有3-4對長毛,其餘特徵基本同有翅型胎生雌蚜。

  三、防治技術。大豆蚜蟲的天敵較多,有草蛉、捕食性瓢蟲、寄生蜂和食蚜蠅等,在天敵數量多時,可抑制蚜蟲數量的增長。

  要注重苗期預防,75%的3911乳劑或40%甲基異柳磷乳劑,按種子重量的0.2-0.3%拌種可防治苗期蚜蟲,同時兼治苗期的某些其它害蟲。此外,亦可採取種子包衣劑技術即可防蚜,又達到增產的目的。

  1、在苗期用35%伏殺磷A125克/畝噴霧對大豆蚜控制效果顯著而不殺天敵。為避免大豆蚜產生抗性,可與氰戊菊酯A13克/畝交替使用。20%樂果乳油或50%滅蚜淨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稀釋1500-2000倍噴霧。90%樂果乳油或88-90%乙醯甲胺磷稀釋10倍,每畝用稀釋液350克,超低容量噴霧。1.5%樂果粉劑或5%西維因粉或2%撲滅威粉噴粉,每畝1.5-2千克。

  2、大豆田出現點片危害時,可用40%樂果乳油8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選用2.5%敵殺死乳油、5%來福靈乳油、10%溴氰菊酯乳油,每公頃225-300毫升,對水600-750升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