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大樹為什麼會落葉

  秋天到了,滿街都是落葉,更增添蕭瑟的景象,我們都知道秋天會落葉,不過為什麼落葉你知道嗎?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為什麼秋天會落葉:

  樹木通過樹根來吸收營養和水份,水份又通過樹葉蒸發出去一部分。秋天的到來意味著冬天也快要來臨,冬天氣候乾燥,吸收水份變成了比較困難的事情。而為了自我保護,樹木便用休眠的方式來度過寒冷的冬天。休眠的樹木吸收的水份變的少起來,為了維持平衡,也必須要減少水份的蒸發,水份的蒸發是由樹葉完成的,於是,樹木便通過落葉來達到這個目的。樹木是不是也很聰明呢。而有些針葉樹木,比如松樹,因為樹葉面積小,水份蒸發本來就很小,所以即便是冬天也不用落葉,這就是四季常青了。

  深秋時節植物的葉子為何由綠變紅

  秋天在不同地區到來的時間有很大的差異,各地紅葉出現的時間也相差很大,那麼為什麼會有差別呢?為什麼有些植物的葉子會在秋天由綠變紅呢?

  樹葉的綠色變來自葉綠素。樹葉中除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外,還含有葉黃素、花青素、糖份等其它色素及營養成份。

  進入秋季天氣漸涼,氣溫下降,葉綠色的合成受到阻礙,樹葉中的綠色素減少,葉黃素、胡羅卜素、花青素就會表現出來。如花青素表現出來就是非常鮮豔的紅色,葉黃素表現出來的就是黃色,所以秋天樹葉的色彩有紅色和黃色深淺不一,非常絢麗。如果我們作個試驗,在初秋時剪一片楓葉放在家中比干燥的地方,幾天之後水分蒸發了,楓葉就變成了紅葉。如果將剪下的綠葉放在糖水當中,其變紅的速度就會更快。

  花青素在酸性環境中才會出現紅色,遇鹼便呈現藍色,如果樹葉本身不含有酸就不會變成紅色,據測定只有楓樹、黃櫨樹等少量植物葉子中的細胞葉是酸性的,這些樹種會隨著秋天的降臨,花青素的增多樹葉逐漸由綠變紅。對於大多數植物而言,所含的花青素很少,或者花青素含量雖多,但細胞葉卻是鹼性的,這些植物的葉子就不會因為天氣的轉涼而變紅。我國幅員遼闊、緯度跨度大,秋天到來的時候也各不相同。

  步入9月,當我國大部分地區還處在夏末,東北平原、長白山地區的葉子就已經開始變紅。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逐步降低,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開始進入秋季,紅葉的生長也逐漸南移,到了11月、12月,當北國已經樹葉凋零之時,南方的一些地區卻紅葉爛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