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茶寵有什麼作用

  茶寵是很有意思的小玩件,它們一般都帶有對美好生活的期望,或者體現一些生活小情趣。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的茶寵的作用,一起來看看。

  茶道的茶寵的作用

  常見茶寵如金蟾、貔貅、辟邪、小動物、人物等,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隻有嘴,沒有肛門,寓意只進不出、招財進寶、吉祥如意,表達中華傳統“財源廣進,滴水不漏”的生財理念。

  賞玩與茶水滋養下 愈加溫潤可人

  在茶樓、茶葉店或是經常喝茶的茶友家裡,都會有一個茶臺或茶盤,上面除了有茶壺、茶杯等日常茶具外,還會擺上可愛的小玩意兒,如金豬、金蟾、貔貅等,這些便是茶寵。

  茶寵體形嬌小,手握便可完全包住,且必須要用茶水滋養,只有在天長日久的賞玩與茶水滋養中,茶寵會逐漸變得溫潤可人、茶香四溢,成為與茶壺、茶杯相映生輝的另類賞玩珍品與收藏品。

  中國的飲茶之風盛於唐、宋,對飲茶器皿也更加講究,隨著明代紫砂茶具的興起,紫砂茶寵也應運而生,成為文人雅士喝茶時的早期玩物,時至今日,茶寵的材質早已不僅僅侷限於紫砂、陶瓷、石頭,但能做成玩和泡的東西,均可以製作成茶寵,且隨著中國茶文化的日益興盛,形制嬌小、具備較強的趣味性和觀賞性並寄託著美好寓意的茶寵,也日益受到茶友的喜愛,成為一種新興的賞玩珍品與另類收藏品。

  在茶具店,經常可以見到各式茶寵,造型以金蟾、貔貅、牛、長壽龜、彌勒佛、觀音、善財童子等較為常見,也有一些萌趣可愛的生肖小動物、小沙彌、小腳丫、蔬菜瓜果等,多采用紫砂和陶泥燒製,陶瓷中以汝窯與哥窯居多,有些表面還帶著漂亮的冰裂紋;極少數採用樹脂或石頭製成,石頭上雕刻著與茶有關的詩詞歌賦,靜置在茶臺或茶盤的一角,靜默無聲卻是一道令人無法忽略的風景。

  品茗人的心境,也在沖泡與賞玩過程中,變得更加放鬆平靜,頗有一種“散發乘夏涼,蔭下臥閒敞”的優雅與閒適。

  富含吉祥寓意 紫砂最珍貴,茶寵自打誕生之日起,便與中國的傳統吉祥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走訪茶葉店、茶具店和茶友的家中時,見得最多的就是貔貅、金蟾等富含吉祥寓意的茶寵,造型千變萬化,有身背銅錢蹲著的,有張著大嘴口含金錢的,有四腳朝天抱著一顆大金珠的,每一件都蘊含著不同的寓意。其中貔貅是傳說中龍的第九子,俗稱只進不出,寓意趨財旺財並有鎮宅的功效。

  金蟾諧音“金錢”,擁有三隻腳,為傳說中的旺財瑞獸。金蟾所到之處,便是金錢集聚之地。“旺財金蟾”身上揹著的是“錢串子”,就是金錢一串一串地進家門的意思。金蟾嘴巴上的銅錢可以轉動,諧音“賺錢”。且都是隻有嘴,沒有肛門,吃進去的東西只進不出,暗喻“財源廣進,滴水不漏”的生財理念。

  一隻漂亮的茶寵,是品茶人花時間花心思慢慢“養”出來的,俗話“三分材質七分養”,養茶寵不僅要講究養茶的材質,更要講究方式方法和程式。天長日久,茶寵就會滋養出茶色,變得溫潤可人、滑熟沉靜,有些還會形成“包漿”,顯露出溫存的舊氣,不同於新貨刺目的“賊光”。

  自然“發酵”效果好,茶寵的材質以紫砂為佳,胎質細膩、造型精巧的茶寵,價值相對較高。有經驗的老茶友表示,養護方法有兩種,即人工“發酵”和自然“發酵”,人工發酵即把新養茶寵丟在茶桶裡,根據自己喜好燜泡上2~4天再拿出來,可以達到迅速吃水,但效果不好。自然發酵只能假以時日,慢慢養,且不能老用剩茶泡,最好是用第一泡茶淋,邊喝茶邊用筆輕輕撫刷,清除表面的茶鏽汙物,保持氣孔通暢。

  如何養茶寵

  1,養茶寵一定要做到不能泡。養茶寵不能老用剩茶泡,很多新手都想急於求成,結果得不償失,切記,茶寵一定不能用剩茶,濃茶泡,最好是一邊喝茶一邊用筆輕輕撫刷,或者用新茶輕輕澆灌,以泡養寵雖然快,但效果不好

  2,養茶寵也要考慮茶水,用普洱茶養茶寵效果最好。用普洱這樣的發酵茶養最容易出效果,如果不喜歡飲用普洱茶,選擇烏龍茶也是很不錯的,如鐵觀音等,用綠茶水養茶寵的話效果相對慢一些。當然千萬不能用白水泡茶

  3,養茶寵最好做到不換茶。用一種型別的茶來養茶寵是最好的,這樣就不會讓茶寵因為接觸不同質地的茶而令顏色不純。

  4,養茶寵要有心,首先得喜歡這件事情,喜歡你自己的茶寵,才可能會細心的欣賞與呵護它,而不是隻把他作為一個擺設。

  5,養茶寵最好別老用剩茶泡,可以用新鮮的茶水慢慢沖洗,當然也可以用細毛筆輕輕撫刷;

  6,養茶寵要注意“乾溼並養”***茶寵不要總是天天用茶水澆,要採用溼泡三兩天在幹養一兩天的方式,

  7,養茶寵不能用太燙的開水,將茶水沸騰後冷卻成常溫後浸泡是最好的,有些人建議養茶寵物要手勤,如用經常用不掉毛的軟布擦拭;或者在手中揉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