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可不可以生吃

  茄子是生吃好還是熟吃好,茄子是很多喜愛吃的食物之一,之前人們一直都是用燒茄子來進行烹飪。那麼茄子可以生吃嗎?下面由小編為您詳細講解。

  

  1、生吃茄子容易中毒

  茄子中有一種叫茄鹼的物質,具有抗氧化和抑制癌細胞等作用,是茄子保健作用的來源之一;但它對胃腸道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對呼吸中樞有麻醉作用,人體攝入量高時會發生中毒。

  茄鹼基本不溶於水,因此用焯燙、水煮等方法都不能去掉茄鹼。在烹調時加點醋,倒是有助於破壞和分解茄鹼。

  預防茄鹼中毒的最好方法,自然是控制攝入量。不過,正常情況下,一餐吃250克左右的茄子不會引起任何不適,因此大家也不必過於驚慌。

  2、熟茄子比生茄子營養價值高

  茄子中能吸油的物質主要是膳食纖維,而茄子是否吸油,跟茄子的生熟沒有多大關係。因為吸油是靠膳食纖維來完成的,而溫度並沒有改變膳食纖維的理化性質。如果說燒茄子、炒茄子要放很多油,那麼也可以吃蒸茄子,沒有必要一定要吃生茄子。

  3、茄子有防止毛細血管破裂的作用

  茄子價廉物美,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維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0克中含維生素P720毫克,這是許多蔬菜水果望塵莫及的。

  維生素P是黃酮類化合物,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黏著力,具有增強血管彈性、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防止毛細血管破裂的作用,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因此,茄子對動脈硬化症、高血壓、冠心病和壞血病患者都非常有益。

  茄子的食療功效有哪些

  茄子中的皁甙降低膽固醇功效非常明顯。巴西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吃茄子後人體內的膽固醇含量能下降10%。美國營養學家在介紹降低膽固醇的蔬菜時,也總是把茄子排在首位。

  醫食同源話茄子——中醫認為茄子性順當苦寒,有散血淤、消腫止痛、治療寒熱、祛風通絡和止血等功效。歷代流傳有不少經驗便方。

  此外,茄子中富含維生素p,尤以紫茄子含量為高。維生素p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黏著力,對微血管有保護作用,能提高它對疾病的抵抗力,保持細胞和毛細血管壁的正常滲透性,增加微血管韌性和彈性。

  茄子還可提供大量的鉀。鉀在人體中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能維持細胞內的滲透壓,參與能量代謝過程,維持神經肌肉正常的興奮性,缺鉀則易引起腦血管破裂。除此之外,鉀還有平衡血壓、防治高血壓的作用。另外,茄子中的一些成分可以預防氧化破壞作用,從而避免由此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食用茄子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茄子的吃法葷素皆宜。既可炒、燒、蒸、煮,也可油炸、涼拌、做湯。吃茄子最好不要去皮,因為茄子皮裡面含有維生素B,維生素B和維生素C是一對好搭檔,維生素C的代謝過程中需要維生素B的支援,帶皮吃茄子有助於促進維生素C的吸收。

  儘管茄子的吃法很多,但多數吃法烹調溫度較高、時間較長,不僅油膩,營養損失也很大。煎炸茄子維生素損失量可達50%以上。在茄子的所有吃法中,拌茄泥是最健康的。

  茄子和蟹肉都是寒性食物,一起吃往往會使腸胃感到不舒服,嚴重時會導致腹瀉,特別是脾胃虛寒的人更應忌食。

  生吃茄子是會中毒的。生茄子中含有一種叫做龍葵素***又稱茄鹼***的毒素,在發芽的土豆中龍葵素比較多,有毒的!龍葵素不僅存在於土豆芽中,生茄子裡也有。

  孕期朋友在選擇茄子的時候,也應選擇新鮮茄子。最好不要選擇老茄子,尤其是秋後的老茄子,含有較多茄鹼,對人體有害,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