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硯臺收藏價值

  近年我國古代藝術品拍賣市場活躍,古董文玩中名貴古硯臺的價位扶搖直上。那麼古硯臺的收藏價值如何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藝術品收藏愛好者,想必對文房四寶均不陌生吧。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即筆、墨、紙、硯。正所謂文房四寶硯臺為首,由於其質地堅硬,以致於能夠傳世至今而少出現破損。

  硯亦稱為研,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硯與筆、墨、紙合稱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古硯臺雖然具有很高收藏價值與鑑賞價值。但是,與錢幣和其他古玩不同的是,古硯臺的價值並非由時間年代長久決定。體而言就是從最簡單的看開始,硯臺的品質,工藝,裝飾和銘名都是可以輕易從藝術品本身看出來。而古硯臺修補過的地方會顯得比四周還亮。古硯臺的手感極佳,光滑細膩。用手指輕敲硯臺時,會發出聲音,木質聲音最佳。硯臺優劣主要取決於石質的好壞以及雕琢刻畫工藝。作為文房四寶之首,硯臺數量較多。近年來古硯臺在古玩市場交易日益繁榮,也是一路飆升。

  尤其是古代名人大家的古硯。古硯臺與文人墨客的不解之緣,古硯所擁有的歷史文化,在藝術品市場,硯臺不以年代為貴,以銘為貴!隨著時間推移,古玩藝術品藏家隊伍日益壯大,而古硯也成為一種另類投資,這是對於藏家而言,是一個就好小訊息。

  古硯臺收藏方法

  避光 硯若置於窗前案頭,應避免陽光直射,否則硯質會出現乾燥的跡象,日晒過久硯匣也易乾裂。

  賞玩 佳硯賞玩,桌上宜鋪毛氈,不可使硯接觸金屬及玻璃等器物,更不可將硯重疊放置,以免損傷。

  塗蠟 塗蠟封石是可以的,但方法須得當。蠟可以塗於硯的四周,底部要薄而適中;切忌將蠟塗於硯堂研墨的地方,因為如此處塗蠟,則水墨不融,亦不能發墨。硯上抹植物油的作法也是不妥的,因為植物油屬慢乾性油脂,硯面有油多招塵土,使硯汙穢不堪,天長日久油膩便會散發出一種怪味,或者植物油產生黴變,在硯的表面出現一塊塊的黴斑,擦洗不去大煞風景。

  取硯 遇到硯擠在硯匣之內時,應雙手將硯匣倒置於有氈的桌面上,輕敲匣邊,使硯身重墜出匣為宜。切不可用金屬物撬弄,以免損傷硯。

  放硯 硯放在匣內,要依硯與匣的原來位置自然放入。特別是長方形的硯,上下邊並非等長,多是底邊略寬於上邊,放硯時應視其寬窄放置。若將硯倒置,緊塞硯匣,則會發生硯匣崩裂現象。

  硯匣的收藏與保養 硯匣多為木質,清代初期佳硯的匣也大多為優良木材製作,如紅木紫檀、黃花梨等。若遇硯匣收縮,硯身放之不下時,此時可用砂紙打磨匣之內側,使其增寬易放,切忌磨去硯,以致遭“削足適履”之譏。

  古硯匣因年代久遠多有破爛和損壞,對於此類硯匣可採用匣外配匣的方法。因為古硯匣是研究硯匣的形制工藝製作、髹漆技術等的珍貴實物,同時也是考證古硯年代、出處、流傳軌跡等的佐證。

  的影響因素

  硯亦稱為研,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硯與筆、墨、紙合稱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漢代劉熙寫的《釋名》中解釋:“硯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初期的硯,形態原始,是用一塊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壓墨丸研磨成墨汁。

  儘管年代的長短對於藏品的價值有一定的影響,但硯臺卻非常獨特,年代是否久遠並不是影響其價值的唯一一個重要因素。比如宋硯、唐硯甚至漢硯。當時,這些硯臺的石質比較粗糙,而明清以後,文人對於石質的要求很高,所以明清以來的硯臺價格反而會越來越高。特別是一些刻有名家字跡的硯臺,其市場價值更為高漲。根據業界人士透露,古代的硯臺如若配有酸枝盒子則說明它在當時的地位是非一般的。正如廣東的洗小姐所珍藏的一套帶盒硯臺古董,也是十分難得的藏品。根據目前的古玩市場買賣交易情況,古代的硯臺已經開始受到業界行家們的青睞。特別是近幾年,不少的買家都在瘋狂地購買硯臺一類的古董藏品。

  此外,硯臺在收藏的使用過程中也有技巧,要切記不可以用力研磨,以防傷及硯臺的表面。在研墨的時候應在硯堂施水,輕輕地旋轉墨錠,等墨經過浸泡稍軟後再逐漸地加力磨墨。研墨的時候要劃大圓,要慢慢劃,且不要總集中在一個區域。還需注意用過硯臺後應該及時清洗,不一定每次都需要清洗,但最多兩三次就應該清洗一下,或者遺留的墨比較厚的時候就得清洗,以免因墨乾燥龜裂而燥損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