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玉器民間收藏現狀

  世界上所有東西沒有玉器價值高,紅山文化玉器是中華民族藝術的優秀奇葩之一。那怎麼樣?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紅山文化玉器造型模糊並且複合型,在雕塑史上是空前絕後的。”華義武認為,紅山文化偉大原因之一是造型具有抽象藝術和具像藝術結合的特點,既抽象又寫實,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研究中國古玉就等於把歷史拉近我們,跟古人“對話”。距今五千年前的紅山玉器的傳承和影響範圍,是可以改變人類對華夏民族歷史的瞭解,即使現在市場上仿製品橫行,但它是無法表達出當時的思想感情。

  對於藏家來說,最關心的兩個問題就是“真偽”和“價格”。“玉器的價格何等之高,《史記》中記載一塊和氏璧能換15個城池,現在賣2、3個億,用北京話來說‘小菜一碟’。”華義武並不願多談玉器的價格問題,“現在市場不是研究文化的市場,而是炒作的市場,***的市場,是投資更要升值的市場,不像過去有文化市場。‘收’和‘藏’,‘收’是收起來,‘藏’是藏起來。‘收藏’兩個字是這麼講的,不是收完了以後藏著買賣。”

  就目前紅山文化玉器的收藏情況來看,民間藏的古玉缺少“話語權”,“話語權”主要在官方手中。不管是在過去還是現代,花錢買古董都像是觸動神經末梢的事情。華義武說:“我們搞流散文物說白了是古董商,古董商花錢買東西。老的文物商店我那些師傅們,現在都已經作古了,過去他們在文物界有絕對的‘話語權’,文物商店從民間收集提供給故宮博物院的一級品是百分之百正確的。”

  過去,流散文物工作者可以在民間花錢買古董,而官方學者不能直接購買,“過去學者不知道文物在民間當中的數量有多少,只能看博物館裡的東西,而且他們有一個致命傷——“標準器”,意思是民間藏品得和故宮、博物館裡藏品一模一樣才可以。”華義武還說到,“現在有一個怪現象,青銅器和玉器,非得經過考古部門從地裡挖出來的才認。”

  民間紅山玉器收藏的價值

  一、作為考古價值,其實只需要典型器、特殊器和出土則可。隨著國家考古發掘的進展,科學研究幾乎不會依靠民間收藏品。

  二、作為文物的欣賞價值。紅山玉也僅僅是玉,其欣賞價值在於其特殊的玉質、工藝和設計思想。肯定有價值,但並不像許多紅山玉藏家設想的那麼巨大。從世界性範圍來看,史前文物特別名貴的的確有,但一定是具備典型性、精美性、珍稀性和新中見老的珍品。

  三、作為對祖先文化遺物的崇敬而產生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和收藏價值以及經濟價值。紅山玉器的真正價值主要體現在這裡,這是一般古玉絕對代替不了的。

  四、紅山玉器上下幾千年,其總數是不會很少的。懂紅山的,人人手裡或多或少都有真紅山,不懂的自然不感興趣。最需要紅山玉器的買家除了收藏愛好者還有博物館,相對於未來收藏人群的擴大和博物館事業的發展,目前的紅山玉器總數肯定遠遠不夠。

  總之,在這個經濟社會裡,把收藏當發財之道是走不通的,除非一些特別具有經濟頭腦的人,在買賣之間盈利。不過前幾年一些紅山玉器也的確創造出了高價,紅山玉器是具有深刻審美、信仰價值、總體上相當稀缺的上古玉器,肯定會有升值、增值的空間。

  還是那句名言:貪古不富,愛古不窮。對於真正高水平的收藏者,肯定會有很高的經濟回報。但作為真正的藏者,經濟上的考慮只是次要的。

  紅山文化玉器的鑑賞與收藏方法

  首先一步是認識紅山玉器,認識紅山玉器一定要從官方考古挖掘的標準器開始,主要是到博物館和考古所的展廳,有條件最好能直接上手考古挖掘品實物仔細觀察,這個階段可以配合著參考官方出版的背景資料,如果在這之前已經在市場上與紅山玉器打過交道,那一定要把自己以前腦子裡關於紅山玉器的所有記憶全部清空,在接觸博物館之前,必須做到從零開始。千萬別小瞧到博物館看實物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目的是對紅山玉器建立起真實的最初感性認識,比如玉材的質感,工藝痕跡的特徵,以及器物表面的光感和各種沁態。只有認清了紅山玉器的真容,才能談到下一步如何去辨識紅山玉器。

  紅山玉器的辨識階段是把紅山玉器的感性認識理性化的過程,主要還是以館藏品為基準,對紅山玉器的典型特徵做以分析和總結,並針對各種館藏品反覆進行判斷與實踐。同時,有必要對仿贗品市場做一定的調研工作,如果能夠輕鬆辨別出中低階仿品仿贗品,並能指出分辨依據,表明眼力已初具功力。然後,可以到古玩市場的地攤或古玩店裡去找些中高仿紅山玉器進一步修煉學習,在這個階段,學習交流的圈子很重要,能夠與收藏真品紅山玉器並且以誠相待的正路朋友相互交流,對提高辨識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當具備了一定的辨識能力後,就可以進入初步的收藏階段,收藏階段首先要從標本件開始,何謂標本件,標本件就是能夠充分反映紅山玉器特徵的標本,可以是如斧、璧、玦、匕形器等完整素器,也可以是各類紅山玉器的殘件。千萬別小瞧殘件,因為殘器往往更能方便於對紅山玉器的認識學習,甚至能尋找到完整器所不易傳達出的資訊。比如可以通過斷開的玉玦,很方便的觀察玦口的加工痕跡,通過豁斷孔眼的玉飾,更能方便觀察孔的鑽制特徵,作為標本級的玉件,真正能看懂的話,它們會告訴你紅山玉器的質地、工藝、沁變、皮殼、包漿等等很多東西,甚至,可以通過破壞性實驗來明確很多問題。每一個要收藏真品紅山玉器的藏友註定要有這個過程,研究標本是紅山玉器辨識學習中不可逾越的階段。

  如果能夠順利走過標本收藏這一階段,那麼就可以開始進行紅山玉器典型器的收藏了,藏友可先考慮在仿工具類和裝飾類的紅山玉器中選擇某一種類進行專題收藏,如果機緣好,能夠遇到動物類和人物類造型的紅山玉器,在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政令的情況下,也可以適當進行選擇性收藏。當藏品形成了一定規模,眼力也久經考驗之後,再進行更多器形的收藏,至此,每位藏友在紅山玉器收藏之路上能走多遠,就要看各自的造化了。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紅山玉器收藏中要時刻遵守兩條鐵律。第一條是隻買自己能看得懂的藏品,很多財力雄厚的藏家自認為用銀子可以鋪路,通過請人掌眼或搞定線人來快速進入紅山玉器收藏領域,然而,在實際的收藏中難免會屢遭暗算而付出慘痛代價。由於古玩行中,各類人群形形色色,利益關係錯綜複雜,只有自己煉就一雙火眼金睛,收藏自己能看得懂的東西,方能不斷主動獲得新知,在收藏紅山玉器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戒貪”是紅山玉器收藏中任何時候都必須遵照的第二條鐵律,“利令智昏”是對這條鐵律的最佳解釋,很多藏友往往貪念太重,以至在自己挖鑿的陷阱裡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甚至觸犯了刑律,走向與收藏相悖的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