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石收藏市場價值

  200塊觀賞石在浙江文交所成功實現交易的訊息則給藏石市場注入強心劑,緊跟藝術市場理性調整的大趨勢,觀賞石收藏投資利好訊號凸顯無疑。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賞石文化在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尤其在文人階層擁有獨特的地位和氣質象徵,它和竹文化一樣,在中國文人圈裡享有重要的地位,王世襄先生曾說:收藏的境界是玩石、藏石,可見對石頭的把玩已經超越普通意義上的佔有。直至今日,石頭在我國世俗生活中依然佔據重要地位,庭院、家居、案頭,都是其重要的棲身之所。

  觀賞石的成因在於大自然長時間的各種作用,在於各種人類無法預料的因素,天時地利,加之機緣,才可最終形成一個個造型獨特、變化莫測的藝術品,它是大自然賦予我們寶貴的禮物。其偶然性、稀缺性、審美性、性等都是它值得收藏的原因。

  1994年5月,一方靈璧石於香港佳士得獲價8.6萬港元,香港蘇富比上拍的一方靈璧石以10.3萬港元成交。十年後,叫價億元的觀賞石紛紛亮相,2006年,一塊名為“人之初”的黃河石在媒體上爆出了億元估價,而在1999年前後,這塊石頭僅以1600元成交。之後,一塊名為“秦俑”的戈壁石標出了10億元,一塊中國版圖形狀的葡萄瑪瑙估價9600萬元,一塊內蒙古戈壁瑪瑙石“雞雛出殼”,被評估為1.3億。

  西泠春季藝術品拍賣會“萃古熙今文房古玩專場”中,一塊“清沈竹賓款英石供石擺件”拍得17.25萬元。隨著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展,無論是拍賣公司,還是藏家都在發掘具有投資價值的新事物。而近年,大自然孕育的觀賞石,慢慢走入藝術品市場,開啟了它的投資收藏熱。

  展示交流原則。自己收藏的觀賞石是否屬於精品,一定要克服“肯定自己、否認他人”的不良心態。要多展示交流,多與資深收藏者交流看法;多看石館、石展,所謂的標價很高、談論最多的精品,對照自己的藏品分析、界定;多參加大中型石展,參展參評,找出自己藏品的品位,不好的可作“商品石”處理,這樣既可收回成本,也可集中財力購買更多精品。

  觀賞石收藏價值分析

  觀賞石重在文化內涵

  觀賞石是指天然出產、有觀賞價值和商品價格的石質藝術品,它的成因源於地殼不斷髮生的褶皺、扭曲、疊壓、錯層、斷裂等地質運動,改變了岩石最初的賦存狀態,在不同地層、地溫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反應下,經過風化作用,從而使觀賞石具有了不同的面貌。

  觀賞石通過人力挖掘出來後,有些經過人為打磨、雕刻等手段改變石的原有形狀及顏色,稱為工藝石;有些則未經過人為手段改變形狀或顏色的石,稱為非工藝術品,或稱為奇石、自然石等。中國是東方賞石文化的發祥地,而隋唐時代是賞石文化藝術昌盛發展的時期。在傳統的賞石文化中,觀賞石既可以用於造園、點綴,也可以居家陳列、賞玩,頗為雅緻。

  中國觀賞石協會副會長張建升認為,與很多收藏品不同的是,觀賞石存在較大的地域之別。他認為,觀賞石的價值大致可分為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和收藏價值。正所謂“黃金聚財石秀家,黃金有價石無價”,賞石藝術的真正價值存在於奇石精品中隱含的文化內涵和超越同類的稀缺性。一塊觀賞石蘊含著當地的文化及地質面貌,甚至可能產生重大的歷史紀念意義,如陳列於中南海紫光閣的洛陽牡丹石,是中南海唯一一塊表明地域名的奇石,其價值自然不言而喻。

  觀賞石價值受業界認可

  “物以稀為貴”的觀賞石作為不可再生資源,以其“天然去雕飾”的獨特性異軍突起,被眾多收藏家所青睞,而隨著觀賞石收藏、投資人群數量的增多,其自身貨源相對減少,這種形勢推動了中國觀賞石價格的上漲,進而也更好地促進了觀賞石市場的發展,藝術界對觀賞石的藝術價值也越來越認可。

  4月21日,香港大公文交所上市了首件觀賞石藝術品藏瓷“遺韻”,該藝術品申購時中籤率為0.228%,上市後連續漲停近20個交易日,增幅達7倍之多。在此之後交易所連續發售觀賞石藝術品“供璽”及“雕塑希望”,中籤率分別為0.257%和0.199%,並在上市後連續上漲,發展態勢良好。據瞭解,3件上市的觀賞石均具有鑑定評估報告,並且發售價格遠低於鑑定價格,如5月19日上市交易的“雕塑希望”鑑定價格為500萬元,發售價格僅為港幣200萬元,為後期增值預留相當大的空間。

  大公文交所觀賞石上市的熱潮尚未褪去,6月6日,北京保利春拍上“[宋]英石 天柱峰”的高價成交,將觀賞石再次推上投資熱點。據介紹,此石屬天然英石,石色湛黑,透出青韻,間雜白、黃色石紋理,色澤瑩潤。

  在此之前,單方觀賞石最高成交紀錄為“[元]黑靈璧石 玉山璞”,出自“2008年蘇富比舉辦的翦淞閣重要賞石專場”,成交價384.75萬港元。此次的天柱峰以356.5萬元成交,摺合後為445.19萬港元,打破了目前單品觀賞石在拍賣會上的最高成交紀錄。

  張建升認為,觀賞石藝術品雖然進入拍賣市場比較晚,但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創下如此“天價”並不稀奇。究其原因,一是由於這方“天柱峰”的歷史價值得到了體現;二是由於這方“天柱峰”的珍稀性。“英石是我國古代賞石中的四大名石之一,目前英石的資源已基本枯竭,所以像這類珍、奇、稀的觀賞石品種,許多有識之士都想得到。”張建升說。此外,他表示,從目前觀賞石市場發展的形勢來看,投資升值潛力較大的當屬那些參賽獲獎的、形象逼真的、色彩鮮豔的、質地優良的觀賞石品種,大眾化、品相一般的石頭通常不被看好。

  觀賞石收藏需辨清真偽

  觀賞石是大自然的產物,其品質貴在自然、純真,除了必要的表面清理之外,不可做有目的性的人為加工,其形成靠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非人為的雕琢處理。而隨著近年來觀賞石收藏的火熱,市場上不乏偽石、假形石魚目混珠,對收藏投資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張建升表示,對於剛進入這個領域的新藏家而言,需要多學習辨識真偽的知識,慎重購藏。“賞石藝術是發現的藝術,初涉觀賞石收藏領域一定要了解觀賞石的基本特性,熟知觀賞石知識,理性地對觀賞石的‘形、質、色、紋、韻’進行評定,切忌心血來潮,這樣可以少走彎路,少交學費。”張建升建議。

  對於如何識別***的觀賞石,張建升介紹,基本方法有兩點:一是看,如象形石要看最逼真的部位與其他部位的紋路是否相似,如果差別較大,則有做假嫌疑;畫面石則要看其構圖是否自然流暢,色彩對比是否有不協調因素。二是摸,自然形成的觀賞石,不同的石種表面剝蝕程度不同,手感也不一樣,有異議的觀賞石最好請多位專家把關。

  在觀賞石市場,同一塊石頭,石農價、石商價、藏家價各不相同。有藏家表示,之所以出現這麼多種類的價格,主要是由於其價格受諸多因素影響。張建升認為,目前的觀賞石市場受大環境影響略顯低迷,但這種狀況只是暫時的,如果從投資角度來說,這個時期正是適合投資淘寶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