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大棚黃瓜種植方法

  秋季大柵黃瓜生產,正逢 高溫多溼季節,各類病源菌急劇滋生,大量的繁殖,這對黃瓜 秧苗的生長髮育不利。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播種育苗 秋大棚黃瓜可育苗移栽,也可以直播,品種可選用中農12號和中農16號等。播種期要選擇適當,過早苗期高溫多雨,病害嚴重;過晚生長後期溫度難以保證,造成產量降低。一般北方地區可在7月末至8月出播種,南方地區可延後30-40天播種。該茬黃瓜苗期處於高溫長日照條件下,不利於雌花分化,可在幼苗2-3葉一心時,噴施100ppm的乙烯利溶液。

  2. 種植密度 大棚秋延後黃瓜應適當稀植。種植密度應根據品種和地力而定,一般每畝定植400株為宜。

  3. 水分管理 澆水要控兩頭促中間,即結瓜期以前,以中耕保墒提高地溫為主,做到見溼見幹;結瓜期每隔7-10天交一次水,每次澆水應在摘瓜前進行,以控制瘋長;頂瓜收完後控制澆水,促新根發生。回頭瓜膨大時及時澆水。後期溫度降低,黃瓜生長減慢,對肥水要求降低,為降低棚內溫度,應嚴格控制澆水,一般10-15天澆水一次。

  4. 養分管理 在保證土壤氮素供應的前提下,適當多施磷鉀肥。基肥一般結合整地做畦,每畝施用5000公斤農家肥和30-50公斤複合肥。追肥用液態形式,以水帶肥。一般根瓜膨大前畝追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鉀10公斤,磷酸二銨15公斤,以後每收兩次追施一次肥。中後期還可隨水追施腐熟糞稀2-3次。大量結瓜時,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和0.3%尿素混合液,有保瓜增產效果。

  5. 溫度管理 黃瓜生產發育的適宜溫度為25度-30度,超過30度植株生長加快,容易瘋長。因此,前期溫度較高,要注意控溫,棚室溫度白天應控制在25-30度,不宜超過30度,夜間溫度保持18度左右,以降低呼吸作用,增加幹物質積累。後期溫度急劇下降,管理上以防寒保溫為主,同時注意通風換氣,防止溫度過高,病害蔓延,夜溫低於13度,注意封閉大棚保溫。

  6. 適度管理 黃瓜生長髮育適宜的空氣適度為60%-80%。當棚內溼度超過85%時,應立即通風排溼;傍晚氣溫在13-15度時,通風1-2小時,以降低夜間溫溼度,防止瘋長,控制病害,促進夜間開花結果。

  7. 看秧綁蔓 瓜蔓漲到30釐米左右時,開始綁蔓。第一次直立***上,瓜蔓生長旺盛時,可左右彎曲***,彎曲度與鬆緊度視瓜秧的長勢而定。如秧旺瓜少時,彎曲度要大,且要綁緊。

  8. 保瓜 黃瓜結瓜後,植株的營養生長受到控制。因此,要設法使第一批花多坐瓜。如果第一批花坐瓜少,易導致瘋長。據報道,使用保果素沾花,噴花,可使黃瓜多坐瓜,且能保住瓜,促進小花迅速膨大。既可提早上市,增加早期的產量,又能有效的防止瓜秧瘋長。另外採用蜜蜂授粉效果也不錯。

  9. 採收 首先是要看秧採瓜,根瓜對瓜秧有明顯影響,根瓜採收較晚時,會使瓜秧生長受到限制。瘋長瓜秧應適當晚摘根瓜,以起到墜秧作用,緩解瘋長,瓜秧生長弱時,要早收根瓜,以防墜秧,儘快採取措施促秧生長。秋黃瓜的採收期處在溫光條件對黃瓜生育有利的時期,但最佳環境條件時間短,應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加強管理,以提高採收頻率,獲得高產。

  秋季大棚黃瓜種植管理方法

  要求選用抗病性強、豐產、長勢好的品種。

  該茬黃瓜是為延後供應而栽培的。一般播種後35天~45天開始採收。各地區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及茬口安排作到適時播種。播種過早,苗期趕上高溫多雨,病害較重,前期產量雖高,但與露地秋黃瓜同時上市,既不利於延後供應,也影響產值。播種過晚,生長後期氣溫急劇下降,影響中後期產量,降低產值。華北地區的適播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江南地區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好。育苗期為20天左右,幼苗在2葉1心時即可定植。為了防止病害,應高壟直播。定植時,應在傍晚進行。

  秋大棚管理應從高溫期管理***前期***和低溫期管理***後期***兩方面入手。

  秋茬黃瓜苗期正處於高溫多雨季節,應注意防雨防病,注意通風降溫。隨著溫度的降低,要保持棚內外溫度適中,以促進黃瓜生長。

  在黃瓜生育的最旺盛時期,白天應加強通風換氣,棚溫調節到25-30℃,夜間15-18℃,保持15℃以上時不關通風口。這一階段的溫度管理既應注意白天通風換氣,降低空氣溼度,又要注意夜間防寒保溫。

  到低溫期後,這時氣溫急劇下降,棚內的溫溼度調節主要以防寒保溫為主,但也應注意適當通風換氣,否則棚內溼度過高會造成病害的蔓延。

  在肥水管理方面,苗期澆水宜少而勤,防止高溫高溼造成幼苗徒長;結瓜盛期,水量適當加大,但應注意高溼,否則會造成病害的發生。低溫期注意不能多澆水,以便保持地溫。到根瓜採收後每公頃追施尿素10-15千克。天氣變涼後可用0.2%尿素或0.1%-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