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黃瓜種植技術

  冬季大棚栽培黃瓜,不僅可以調節和彌補淡季蔬菜供應,而且能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使黃瓜生產獲得較高利益。

  冬季大棚黃瓜防寒方法

  一、覆蓋薄膜防寒

  冷空氣來臨前,可及時搭好棚架,並蓋好薄膜,將棚架四周也用薄膜封好。如果不方便搭架的田地,應及時使用薄膜或稻草對畦面進行覆蓋,也可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二、及時澆水

  寒潮來臨前,土壤一定不能缺水要澆透一次水,但田間不能有積水,若有積水反而降低其抗寒能力。如果是地膜覆蓋的,可採用膜下滴灌技術為土壤補充水分。

  三、採用抗病品種和嫁接育苗

  選用比較耐寒的黃瓜品種,並全部定植以黑籽南瓜為砧木的嫁接苗,可以有效提高植株的抗寒、抗病,從而減少因寒潮帶來的損失。

  五、合理進行施肥

  為了保證植株的抗寒能力,黃瓜應在秋冬季進行合理施肥,應多施有機肥和磷鉀肥為主,在定植前進行深耕整地,隨整地每畝施入優質有機肥1.5噸、尿素7.5公斤、磷酸二銨13公斤、硫酸鉀6~7.5公斤。在黃瓜生長中期隨澆水畝施入硫酸鉀8公斤,在寒潮來臨前可適當葉面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冬季大棚黃瓜無公害栽培技術

  育苗選飽滿的種子,用35℃~40℃溫水浸種8~10小時,再用50%多菌靈膠懸劑和50%甲基託布津膠懸劑各10毫升,加水1.5公斤,浸種20~3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2~3遍,洗淨後均勻播入盤中,放在溫室內距離火道1米高處,溫度保持在25℃~30℃,2~3天出芽。

  播種白天氣溫20℃~22℃,夜間12℃~15℃,地溫白天13℃~16℃時播種,每畝栽植150~200克。前期保持土壤溼潤,一般每週噴一次小水,但不能過溼,後期煉苗時控制水分。2~3片真葉時用150~300毫克/千克乙烯利快速噴一遍,促進雌花分化,節間縮短。

  定植選擇2~3年未種瓜類作物肥沃疏鬆的地塊精細整地。每畝溝施優質土雜肥5000~7500公斤,複合肥40~50公斤,磷酸二銨30公斤,尿素30公斤。前茬不是大棚覆蓋的於定植前一週扣棚,同時鋪上地膜以提高地溫。一般在3月上旬定植,畝栽4000~5000株。

  定植後的管理定植後7~10天***緩苗後***開封穴土,用90%晶體敵百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和50%甲基布津可溼性粉劑各1公斤,對水2000~2500公斤,混合均勻灌根防治病蟲害,每株灌藥液200~250克,灌藥後將定植孔封嚴。

  主蔓結瓜的品種隨時摘除側蔓,若留側蔓結瓜,可在見瓜後留1~2片葉摘心。側蔓結合為主的品種,可於主蔓4~5片真葉時摘心,每株選留兩個側蔓結瓜。

  前期一般不追肥,需要時於定值後20~25天,每畝隨水衝施尿素15公斤。定植後澆透緩苗水,以後每週澆一次小水,以防止土壤和空氣溼度過大。緩苗一般不通風,棚內氣溫白天保持30℃~32℃,夜間15℃以上。緩苗後期棚內氣溫白天保持在25℃~30℃,不宜超過32℃,也不要低於18℃。

  開始採收到盛瓜期的管理根瓜採收後每隔7~10天,每畝隨水衝施尿素10~13公斤或腐熟人糞尿800~1000公斤,並結合噴藥每週用0.5%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追肥,每隔2~3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溼潤。若棚內氣溫白天在22℃~30℃,夜間在13℃~16℃,可採取通風和傍晚澆水等措施降低地溫增加晝夜溫差。

  結回頭瓜期要及時摘心,並控制幾天不澆水,以促回頭瓜。見回頭瓜後,每畝隨水衝施尿素10~15公斤,或腐熟的人糞尿750公斤,7~10天后再追一次,以後每隔2~3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溼潤,促進多結回頭瓜。

  病蟲害防治主要有霜黴病、枯萎病、炭宜病、白粉病等。從苗期開始每隔10~15天噴一次波爾多液***0.5 0.5 100***,藥劑灌根後,每隔7~10天噴一次殺菌劑。

  黃瓜菜譜

  黃瓜炒蛋

  材料雞蛋3個,黃瓜一段,胡蘿蔔一塊做法1.胡蘿蔔削皮切薄片;黃瓜用鹽擦洗乾淨外表後切成薄片;熱油鍋,放進胡蘿蔔片煸炒至軟身

  2.雞蛋先磕進大碗,加入2滴酒和一點鹽攪拌均勻,把胡蘿蔔片撥到鍋邊,倒進雞蛋液

  3.雞蛋剛凝固就可以加入黃瓜片,翻炒幾下

  4.放鹽調味即可

  黃瓜爆肉丁

  材料主料:裡脊肉300g、黃瓜1根

  輔料:香油、料酒、鹽、甜麵醬、白砂糖、澱粉適量做法1、裡脊肉洗淨,切成1.5cm*1.5cm的小丁,放入碗中,加入鹽、澱粉、料酒,醃10分鐘。

  2、黃瓜洗淨切成1.5cm*1.5cm的小丁備用。

  3、炒鍋上火加熱後放油至6成熱,放入醃製好的裡脊肉丁炒至斷生,盛出備用。

  4、大火加熱鍋裡剩餘的油至6成熱,加入黃瓜丁炒至5成熟,備用。

  5、炒鍋裡留一點底油,放入甜麵醬翻炒至顏色發紅,加入料酒、白砂糖,放入炒好的裡脊肉丁和黃瓜丁翻炒均勻,淋入香油出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