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糞怎麼種植蘑菇

  用牛糞配合稻草作為主要的培養料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和種植戶十分重視的模式。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牛糞種植蘑菇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牛糞種植蘑菇的方法

  ***一***培養料的配方及對各種料的要求***按240m2計算***

  1、配方:稻草2900kg、幹牛糞2900kg、尿素40kg、碳酸氫銨25kg,過磷酸鈣75kg、石灰100kg、餅肥100kg。總計6050kg,每m233.6kg。

  2、培養料的準備:

  ***1***稻草要選擇鮮黃無黴變,晒乾。凡是黴爛被雨淋過的稻草均不能用。

  ***2***牛糞的純度要求在80%以上。如含土多,要適當增加牛糞的用量。邊收集、邊晒乾,粉碎後備用,防止黴變和雨淋。牛糞粉碎後糞團直徑不超過1cm,牛糞最少也不能少於500kg。

  ***3***糞草的比例一般為4:6或5:5,糞少草多時應加餅肥。

  在配製培養料中,糞過多、草少,培養料通氣差;而草多糞少、培養料雖通氣性好,但養分差。因此堆制時,除糞草外,還應增加餅肥和化肥,以補充養分,增加鬆通性。

  ***二***培養料堆制前的處理方法

  1、發酵時間:用稻草加牛糞堆料期需要20—25天。

  2、培養料的預溼:先把稻草切成15—30cm長,浸入水中10分鐘左右撈出,堆放1—2天,每天在表面噴水2次。

  3、預堆:稻草預溼1—2天后。把預溼的稻草鋪成寬2.2m 高 30 cm長18m的堆,然後在稻草的表面撒一些石灰,用水噴淋一次,使石灰粉滲入稻草內,再撒上少量的碳酸氫銨,然後再鋪上一層稻草,如此類推直到堆完,每次一般用4kg碳酸氫銨和8kg石灰。

  4、其他料的預溼:稻草預堆前一天將牛糞、餅肥、用1%的石灰水調溼,含水量為手握料,指縫間有水滴2—3滴即可。

  ***三***建堆及翻堆

  1、建堆前的準備:建堆前把過磷酸鈣、尿素、石膏、碳酸鈣,粉碎後混合均勻,然後再與預溼好的牛糞、餅肥,充分混合,配成混合料。

  2、建堆:預堆後2天進行。建堆時含水量以用手擰稻草後滴4—5滴水為宜。把預溼後的稻草鋪在地面上,厚度30cm,寬度2.2m,長度18m,然後再撒上混合料,用量為配合總量的1/6。從第二層到第六層稻草每層厚度均為30cm。混合料的用量每次都是總量的1/6,操作與第一層一樣。建堆高度為1.8m,堆頂成龜背形。堆料時要作到底層不澆水,中層少澆水,上層多澆水,一直到料堆周圍有水溢位為止。一般這樣堆的料在第4天左右,料溫會升到70℃左右。培養料堆制後用草簾覆蓋,下雨前用塑料薄膜覆蓋。

  3、第一次翻堆:建堆後5—7天,當料溫達最高溫度65—70℃開始下降時進行翻堆。翻堆時要把料抖鬆,讓料中氨氣散發出去,並把表面和底層料翻在中間,把中間的翻到兩邊,每棚料加敵敵畏2.5斤兌水分層噴勻。如遇雨天//農村致富經網 //,及時用薄膜蓋好,雨停後馬上掀開薄膜,以防氨氣過重。

  4、第二次翻推:第一次翻堆後5—6天,進行第二次翻堆,翻法同前。堆寬度應縮小至2 m,高度、長度不變,每間隔1.5m插一個粗12—15cm的木棍,待堆重新建完後再撥出去,作為通氣口,散發出氨氣等濁氣。

  5、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後5天進行,方法同上。翻堆時調節PH值7.8—8,偏低時加石灰水,偏高時加清水。料溫超過60℃時,每間隔1.0m,放一個排氣口。

  6、第四次翻堆:第三次翻堆後4天翻堆。含水量65—70%,每棚用甲醛1.5斤兌水噴勻。要進行室外簡易二次發酵***時間2—3天***。

  7、根據發酵的溫度和發酵的程度,如料溫經發酵幾天後開始下降,就須進行翻堆,或連續2—3天達80℃左右,也要進行翻堆,翻堆的情況一定要靈活掌握。

  ***四***進棚前堆制發酵的培養料的質量標準

  1、培養料的顏色呈棕褐色。

  2、稻草柔軟,且有彈性,稻草和牛糞等原輔料混合均勻。

  3、料的含水量為65%,手握一把料指縫間有水印,並有水滴1-2滴的狀況為準。

  4、PH值=7.5左右。

  5、無病蟲雜菌,無糞塊臭味、酸味、氨味等不正常的氣味,具有蘑菇特有的香味。

  ***五***進棚

  1、消毒殺蟲:進棚前在傍晚先用辛硫磷0.5kg把整個菇棚進行殺蟲一次。

  2、鋪床面時,先撒一部分石灰,應把稻草細料混勻,鋪料時不要壓實,要平整,中間比邊緣厚2—3cm。

  3、培養料的厚度10—20cm。

  4、把料鋪好後,棚內過道清理乾淨,把所有的工具放在棚內關閉好門窗。

  5、每棚***240m2***用甲醛2.5kg,採用燻蒸消毒法薰棚24小時。

  6、24小時後開啟棚門窗,通風換氣,直至無甲醛、氨、臭等異味。

  7、測完培養料的溫度在28℃以下,PH值7.5左右,開始接種。

  ***六***播種

  1、若是在晴天,最好安排在下午3點以後。

  2、播種量為每m21—1.5瓶菌種。

  3、播種用的工具用3‰的K2MnO4***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再用乾淨紗布擦乾。

  4、先取菌種總量的一半,散播在料面上,後用手指插入料中,稍動幾下,使麥粒落入料面下2—3cm處,然後把剩餘的一半種子散在料面上。

  5、用木板或盆底輕輕的在料表面輕拍一下。

  6、用草紙或報紙蓋在料的表面。

  種蘑菇的方法

  平菇的栽培

  解開菌包紮帶,開口直徑1~2釐米,向裡面噴點水***存點積水,只要積水沒有幹,就不要再噴水***,要平放在半陰暗、潮溼、通風的地方,不要讓陽光直射,適應溫度-40~40度***可室內栽培,最適宜溫度5--32度之間***,當袋口出現小菇蕾再完全開啟開啟袋口;

  用溼毛巾或餐巾紙覆蓋袋口,常向毛巾或餐巾紙噴水,保持透氣溼潤,也可以在菌包袋口處套一超市塑料袋***超市塑料袋內壁噴上水,不要套死,保持通氣***,菌袋記憶體水要及時倒出。不能弄壞包裝的塑料袋,等幾天就會出菇了;

  菌帽直徑1釐米以後,要經常對菇噴霧,保持溼潤,一般是4天左右成熟,待蘑菇慢慢長大 菌蓋邊緣呈現波浪狀就可以收穫了,採收前 1天停止噴水。採收時,一手按住菇面,另一手往菇腳的底部左右旋轉摘下。蘑菇採收後,停止噴水2~3天,清理乾淨菇腳,保持高的溼度,就可以等待第2次出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