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怎麼種植

  用松樹頭栽培土茯苓,可節省大量木材,成本降低。且比常用的松樹身栽植結土茯苓期長、還可以增產40%左右,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土茯苓種植技巧,一起來看看。

  土茯苓種植技巧

  一、備料。把新伐又無蟲蛀、無脫皮的松樹根挖出來,斬去橫根,剝皮留筋。剝皮要露出木質部,順樹根將樹皮相間縱削,每條樹根鏟皮3向,留3條引線,然後放在通風、乾燥處堆疊晒乾。

  二、造地。茯苓種植場地宜選擇排水良好的東、南、西向的10~25°的山坡為宜。土壤以黃砂土為好,粘土、砂礫土不宜種植,且不宜連作。

  三、種植。1. 選好地後,深翻時要除淨雜物,有白蟻危害的地區需用殺白蟻藥進行土壤消毒。在茯苓接種前10天再翻地1次,打碎土塊,徹底除淨雜物。每畝用白蟻藥4~5千克撒於地面,預防白蟻。同時把松樹頭鋸成平截面。選擇晴天種植。2.開窖擺料。窖底坡度以20~30度為宜。擺好木料後從下至上覆土並壓緊木料。將選好的茯苓種用削利的竹片切成小塊,貼在木頭和木尾交接的新口處,每10千克木料用種0.1~0.15千克。培土壓實。貼種後覆土,畦與畦之間開一條寬750px的排水溝。

  四、茯苓種植45~60天,菌絲已基本傳遍木頭,這時應進行第一次鬆土。第二次鬆土在結苓後進行,把苓塊周圍的泥土挖鬆再培上。茯苓膨大時若出現表土爆裂,要及時培土,以免日晒爆裂影響長大。

  6.2茯苓病蟲害防治

  危害茯苓的病害蟲有很多種,其病原菌主要是木黴、青黴、麴黴等真菌,它們主要危害料筒。另外,軟腐病主要危害茯苓子實體***長成的大茯苓***。

  預防方法是:備料時將料筒先在地下墊枕木後碼起,下雨前,最好在料筒上蓋地膜或稻草,以防被雨淋溼。在栽培前一天,用0.1%高錳酸鉀溶液或1:800的多菌靈懸濁液***水液***;將所有料筒噴霧一次,以殺死真菌孢子或菌絲體。如果發現長成的大茯苓表皮軟腐,應及時採收加工。

  危害茯苓的害蟲也有很多種,但最大的天敵是白蟻。可以說,能否防治白蟻,是茯苓栽培者能否獲得栽培成功和效益的首要條件。

  白蟻的防治方法介紹。

  ①選冬場時避開蟻源,清除腐爛樹根;

  ②冬地周圍挖1道深1250px、寬1000px的封閉環形防蟻溝,溝內撒石灰粉或以臭椿樹理於窖旁;

  ③引進白蟻天敵――蝕蟻菌;

  ④在苓場四周設誘蟻坑,埋入松木或蔗渣,誘白蟻人坑,每月查1次,見蟻就用“滅白蟻靈”粉劑塗撒在白蟻身上,那麼,白蟻便會中毒相互傳染,最後傾巢死亡。

  ⑤加呋喃丹防治法 這是一種在栽培茯苓時另加農藥呋喃丹防治白蟻的方法。在栽培茯苓時,先在栽培場地分廂栽培時,每隔1尺遠挖深約375px的小坑,坑中放入枯松樹枝和幹松毛,同時放一塊大拇指大的茯苓菌種,並在松枝松毛周圍均勻地、輕輕地放上10克呋喃丹***顆粒***,最後蓋土。覆土後,按前面方法栽培。

  土茯苓栽培方法

  1. 選地整地:土茯苓比較粗生,適應性強,山地平地均可種植。建議應選地以選擇以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種植,比較容易高產。

  2.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播種期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條播法,按行距20cm開條溝,將種子均勻播下,覆土厚lcm左右,保持土壤溼潤,待苗高I0cm左右移裁。

  3.種植按行:株距各25cm開穴,每穴栽1株,待苗高30cm左右,應搭架,將莖藤引上,以利生長,注意鬆土除草,施追肥1-2次。

  土茯苓: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於山坡或林下。入藥部分只選擇其乾燥後的根莖。常於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後乾燥入藥;或趁鮮切成薄片後乾燥、入藥。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溼,通利關節之功效,主要用於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