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履行聯合國森林文書示範單位建設的解讀

  國家林業局近日印發《關於加強履行<聯合國森林文書>示範單位建設的指導意見》,對示範單位建設的基本原則、建設目標、建設內容等方面提出指導意見。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讀一下這份意見。

  加強履行《聯合國森林文書》示範單位建設的指導意見

  《國際森林文書》是2007年第62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自1992年環發大會以來關於森林問題政府間談判的成果性檔案,旨在通過全球森林可持續經營,消除貧困、改善生態、促進可持續發展。

  為切實履行國際責任和義務,國家林業局於2012年根據不同森林型別和所有制結構,選擇了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北京市西山林場等12個單位,啟動了我國履行《國際森林文書》示範單位工作。

  2015年7月,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通過決議將《國際森林文書》更名為《聯合國森林文書》,敦促各國據此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實踐。國家林業局釋出《意見》是對聯合國決議的積極響應。、

  中國這一舉措,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聯合國祕書長相關報告中介紹了中國示範單位建設情況。時任聯合國森林論壇祕書長簡·麥凱爾平指出,中國履行《國際森林文書》實踐彰顯了其言必信、行必果的堅定意志。

  通過開展示範單位建設,中國展示了《國際森林文書》的可操作性。聯合國糧農組織將中國履行《國際森林文書》作為全球典型案例,在各種重要國際場合積極推廣。

  《意見》明確,示範單位建設要按照分類佈局、突出特色,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及綜合規劃、分步推進的基本原則。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充分考慮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的複雜性和系統性,科學擬定工作方案,開展示範單位建設工作。

  從示範單位的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分類指導,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示範。

  建立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參與的協調溝通與合作機制,綜合考慮經營者、林業主管部門、社群居民和其他相關利益群體的不同需求,探索適應發展新形勢的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和政策機制。要堅持科學規劃、循序漸進、務求實效,建設管理理念先進、經營技術科學、實際操作規範的示範單位。

  《意見》明確示範單位的建設目標是,按照《聯合國森林文書》的基本要求,通過合理規劃、科學經營,探索建立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政策、技術和保障體系,總結不同型別森林的可持續經營模式,搭建森林可持續經營經驗分享平臺和最佳實踐的展示視窗,建設科技支撐能力強、輻射帶動效果好、具有國際意義的履行《聯合國森林文書》試驗示範基地。

  《意見》提出,示範單位建設的內容包括,編制和完善建設方案,評估現有森林可持續經營工作及管理體系,科學設計示範單位建設目標、任務及措施等。

  全面落實森林經營方案制度,科學編制和修訂森林經營方案,嚴格按照方案內容開展森林經營活動。積極開展政策和技術模式創新,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林情的森林可持續經營政策和管理制度,研究反映森林生態和產品價值的市場化途徑,提煉推廣適應不同權屬、不同森林型別、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森林可持續經營技術模式。建立相關利益群體參與機制。

  加強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學習和引進國際先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理念、模式和技術,支援國外林業工作者在示範單位開展學習、考察和交流活動。

  建立監測、評估和報告制度,結合示範單位建設方案,依據森林可持續經營標準與指標,監測和評估森林可持續經營進展,建立資料庫和資訊管理系統。

  示範單位建設實行增補和退出制度,各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縣級森林經營單位,向國家林業局申請新增示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