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可以種植榴蓮嗎_榴蓮種植條件有哪些

  榴蓮***學名:Durio zibethinus Murr ***,是一種巨型的熱帶常綠喬木,蓮是熱帶著名水果之一,原產馬來西亞。東南亞一些國家種植較多, 其中以泰國最多。中國廣東﹑海南也有種植。 榴蓮在泰國最負有盛名,被譽為“水果之王”。那麼廣東可以種植榴蓮嗎?種植榴蓮需要什麼條件?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榴蓮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榴蓮的種植技術

  榴蓮屬於純熱帶作物,榴蓮的 物候學特徵生長所在地日平均溫度22℃ 以上。無霜凍的地區可以種植,中國海南省和雲南省的部分地區可以發展。 因為榴蓮要終年高溫的氣候才能生長結實,即使在 赤道地區,海拔600m以上的高地,由於氣溫下降,也不能種植榴蓮或不能結果。

  原產地是 汶萊,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也有一些人認為原產於 菲律賓。榴蓮生長地遍佈東南亞,其主要生長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其它種植榴蓮地方包括 柬埔寨、 寮國、越南、緬甸、印度、斯里蘭卡、 西印度群島、 佛羅里達州、夏威夷、 巴布亞紐幾內亞、 波利尼西亞群島、 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北部和新加坡。

  中國廣東海南有栽培。

  榴蓮的植物學史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它原產在馬來西亞,大城王朝時代傳入泰國。馬來語稱榴蓮為“徒良”,泰語至今也是這樣叫法,中文譯為“榴蓮”。

  另一種說法是它從緬甸的他懷,瑪立和達瑙詩等地引進來的。對此也有兩種傳說,其一是公元一七八七年暹羅軍進攻緬甸時,意圖奪取他懷,但無法攻克。在圍城期間。由於運輸困難,軍中糧草缺乏,將官只好命令士兵四處尋找野果充飢,士兵在林中找到一種碩大而有刺的果實榴蓮。當他們設法剖開嘗試之後,出乎意料的香甜可口。後來回師曼谷時,官兵中不少人把榴蓮果核隨身帶回,在自己房屋周圍種植。據說,以前在曼谷地區,曾到過緬甸的官兵後代庭院中,多生長有一百年至一百五十年的榴蓮樹,由於1871年和1942年先後發生兩次大水災,這些榴蓮樹死亡殆盡。其二是說由往返與泰緬之間的商船傳入泰國南部,後來從素叻他尼府傳到曼谷等地。

  榴蓮的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可達25米,幼枝頂部有鱗片。

  托葉長1.5-2釐米,葉片長圓形,有時倒卵狀長圓形,短漸尖或急漸尖,基部圓形或鈍,兩面發 亮,上面光滑,背面有貼生鱗片,側脈10-12對,長10-15釐米,寬3-5釐米;葉柄長1.5-2.8釐米,聚傘花序細長下垂,簇生於莖上或大枝上,每序有花3-30朵;花蕾球形;花梗被鱗片,長2-4釐米。

  苞片托住花萼,比花萼短,萼筒狀,高2.5-3釐米,基部腫脹,內面密被柔毛,具5-6個短寬的萼齒;花瓣黃白色,長3.5-5釐米,為萼長的2倍,長圓狀匙形,後期外翻;雄蕊5束,每束有花絲4-18,花絲基部合生1/4-1/2;蒴果橢圓狀,淡黃色或黃綠色,長15-30釐米,粗13-15釐米,每室種子2-6,假種皮白色或黃白色,有強烈的氣味。花果期6-12月。

  榴蓮是一種很矛盾的水果,有的地方既把它視為宗教崇拜的供果,又因為刺鼻的氣味而禁止帶入公共場所。榴蓮大如足球,外皮粗糙不平,汁液是淺黃色,氣味奇臭無比而口感卻細膩香甜。但就是這樣的水果卻被稱為“果中之王”,因為它營養含量極為豐富。但是很多外國人無法忍受他的氣味,還沒品嚐就把它扔出窗外。

  榴蓮的繁殖方法

  常用種子繁殖榴蓮,但榴蓮遺傳變異性大,每隻核都可能長出十種不同品質的果實,而且良莠不齊,劣等榴蓮可育出非常優秀的品種。同樣,好的榴蓮也可育出劣質品種,有的實生榴蓮終生不掛果。為了培育優良品種,保證品種純,早結豐產,多采用 嫁接繁殖來培育榴蓮。

  芽接

  除了單子葉和一些形成層不規則的植物,幾乎所有雙子葉的木本植物都可以 芽接繁殖。 砧木鉛筆般大小,現砧木莖部離土10cm處,由上而下割兩道寬0.7cm,長3~4cm切縫,在兩道切縫的頂端平切一刀,將皮拉起,長短與芽片相吻合。切口下端留下少許已拉開的皮以供托住芽片。獲取芽片的過程與砧水切縫拉皮方法相同,鑲合後,用1cm寬的塑膠薄膜帶紮緊。嫁介面最好在兩天內不要接觸雨水。

  注意的是其他果樹芽接法可將芽體完全包紮,唯有榴蓮例外,因為芽片上的芽體容易脫落。兩星期後就可知是否成活。成活後,在砧木上端離接芽約30cm處剪掉以刺激 芽眼快速生長。日後,砧木會滋生很多的砧枝,這些砧枝不可完全除掉,必須翻下一兩枝以幫助接芽吸收養分,但是所留的砧枝不可讓其生長過盛,需時常修剪以免阻礙接芽的成長。

  劈接

  種籽萌芽尚未開葉或者未成木質前的幼苗最宜作砧木。在砧木離6~7cm處平剪,在平坦的砧樁中間往下直切一刀約1cm深成“V”形;獲取與砧樁直徑相當而有兩三個芽的枝梢作 接穗,長約8~10cm,將葉片剪去3/4,把接穗下端扁削成楔形,插入砧樁切縫處,用薄膜帶紮緊。事後用透明塑料袋將整棵秧苗套住以防接穗水分被蒸發出去,放在陰涼之處大約兩三星期後,如接穗的葉片不會脫落者即告成功。

  靠接

  只適宜少量的繁殖,種在塑膠袋內的秧苗約六、七個月大就可供作砧木,有關接穗的枝梢大小與砧術相等,最理想的是直立的營養技。

  扦插

  用的枝梢大約15cm長,直徑如筷子般大小,要有數片葉子及芽體,每片需剪去三分之二,以防止水分蒸發。枝梢向下的一端斜削或從下而上叉剪1釐米,塗上一層 荷爾蒙生根劑,插入潮溼的沙杯中,置於光照弱的溫室裡,澆水,經七、八個星期後如果葉片不會脫落,幼根生長,便可移植於塑膠袋內。

  枝梢腹接

  砧木大小均可,只要它已長成木質,皮層易於剝開,插梢處高低自選,切口過程與芽接相似。選取長10cm尚未開葉,未成術質的壯嫩枝梢作接穗,接穗斜削長度比砧木切口稍為短些,插入砧木切口,用塑膠帶綁住,再以透明塑膠紙包緊,置於陰涼處。兩星期後剪開膠紙,但膠帶切勿解殲,直到枝梢長成為止。

  空中壓條

  進行空中壓條沒有季節性,選鉛筆大一點的枝條,從尾端算起在太約40cm處環剝長約3cm,剝皮後需用刀背削去切口處的形成層,否則切口皮層會復元而不 生根。在切口處包上一團潮溼的泥土,大小如鴨蛋般。用塑料紙包捆三層,兩頭綁緊,大約經過三個月新根生長後便可剪離母體。將 塑膠紙割開,植於黑色的果苗塑料袋,置於陰涼處,大約一兩個月後便可移植。由於 成活率低,繁殖榴蓮時很少採用。

  榴蓮的栽培技術

  定植苗高

  30~40釐米時可定植,株行距3米x5米為宜,施入有基肥、土雜肥和適量石灰作基肥。全年均可定植,以帶土種為佳。

  施肥管理

  結果樹每年要重點施肥1次,即春季抽蕾肥、夏季果實膨大肥和採果前肥,尤其要施好果實膨大肥。採果後深施一次有機肥。

  整形修剪

  因萌芽力很強,種植後1~2年要注意整形,採果後及時修剪,以保持良好樹型。


1.廣東可以種植榴蓮

2.廣東種植榴蓮的方法是什麼

3.廣東種植榴蓮的方法有哪些

4.如何種植榴蓮

5.廣東適合種植什麼水果

6.榴蓮怎麼種植

7.怎樣種植榴蓮

  ↓↓↓點選下一頁“榴蓮的營養價值和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