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葵種植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油葵種植前景廣闊,那麼油葵怎樣種植?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油葵種植的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油葵種植的方法

  1、選用良種。選用豐產性好、出油率高、抗病性強的適宜本地栽培的雜交一代種子,如:美國矮大頭567DW、667DW等。

  2、選地與整地

  2.1選地。應避免重茬,注意輪作倒茬。連作田病害嚴重,植株矮小,花盤小,易早衰,空秕粒多,可減產5-20%.

  2.2整地。深翻整地,適時耙耱保墒。播種前深翻20-25cm。根據地力情況,每畝施優質農家肥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20-25公斤,碳銨10-15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或畝施三元複合肥30-40公斤。

  3、適時早播。油葵耐低溫性很強,在保證能出苗情況下儘量早播。地膜覆蓋在3月上旬***驚蟄前後***進行。露地播種播期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一般地溫穩定在10℃以上即可播種***。夏季播種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一般採用等行距種植,行距60㎝,株距30-33㎝。根據土壤情況,地力好的適宜密度為3300-3500株/畝,地力差的適宜密度為3500-3800株/畝,播種方法以點播為好。為節約用種,可採用單雙粒隔穴播種。點播用種量為每畝400-500克,播種宜淺不宜深,一般掌握在3-5㎝,墒情好時播深3cm,墒情差時播深5cm,土壤墒情差時可點水播種。

  4、田間管理

  4.1及時查苗補苗,確保全苗。油葵是雙子葉作物,子葉大,出苗比較困難,尤其是整地質量不好、天氣乾旱少雨時,易造成缺苗。點播時可在行間播種備用苗,缺苗時及時移苗補栽,補苗後立即澆水。

  4.2間苗與定苗。當油葵第一對真葉展開時進行間苗,第二或第三對真葉展開時進行定苗。

  4.3 中耕除草培土。油葵生育期內要進行2-3次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結合間苗進行,第二次中耕定苗一週後進行,第三次中耕在封壟前進行,並結合中耕進行培土,培土高度10cm ,以促進油葵根深葉茂,防止倒伏。

  4.4 打杈、打葉。有些品種在花盤形成期,中上部的腋芽會長出分枝,雖然也能長出花盤,但通常花盤小,籽粒不飽滿,還會影響到主莖花盤的發育。要及時摘除分枝,促進主莖花盤的生長。對於葉片有病斑發生的,以及下部的老葉、黃葉要及時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

  4.5 人工授粉。油葵屬異花授粉作物,大面積種植一般採用放養蜜蜂授粉。面積小的可採用人工輔助授粉。具體做法為:在開花授粉期,將相鄰的一對花盤對在一起輕輕搓一下,每隔2-3天進行一次,一般2-3次。授粉在上午10-11點效果最好。

  5、肥水管理。油葵對肥料的吸收前期較少,後期較多。春播油葵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一般不需要追肥。播種時沒施基肥的,可在7~8對真葉時開溝追施氮鉀肥,畝施碳酸氫銨25公斤,或尿素8公斤加氯化鉀15公斤。夏播油葵在苗期每畝可追施尿素5-7公斤,現蕾開花前追肥結合澆水,每畝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施肥深度10cm左右。

  油葵生長前期需水量小,抗旱能力強,宜進行蹲苗以促進根系生長。地表積水時,應及時排水,防止爛根死亡。在現蕾至開花前,如遇到旱情,應及時澆水。

  6、適時收穫。油葵成熟後要及時收穫。收穫適宜期為植株莖稈變黃,葉片大部分枯黃、下垂或脫落,花盤背面變成黃褐色,舌狀花瓣乾枯脫落,果皮變堅硬時。收穫後要及時攤開晾乾,防止黴變。

  7、病蟲害防治。

  7.1 油葵苗期蟲害主要是地老虎和象鼻蟲。春播油葵棉鈴蟲發生危害輕,一般不用防治。夏播油葵後期如果危害重,需防治。防治地老虎的方法是撒毒土。每畝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1-2公斤,摻入40-60公斤細沙土,於傍晚撒在幼苗旁。防治象鼻蟲:選用48%毒死蜱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功夫菊酯1000倍液噴霧。

  7.2 病害重點是菌核病和黑斑病。菌核病又稱爛盤病,在幼苗至開花期都能發病。黑斑病在葉、葉柄和莖上形成黑斑。防治方法:

  1、合理輪作。最好與禾本科作物進行三年以上輪作倒茬。

  2、發現病株要及時摘除病葉或拔除病株,運到田外集中銷燬。

  3、使用殺菌劑,如800倍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800倍液的多菌靈進行噴霧防治。

  油葵種植技巧

  一、前期準備工作

  1、土壤肥力指標:土壤有機質含量12克/公斤以上,速效氮100毫克/公斤,速效磷8毫克/公斤,速效鉀>180毫克/公斤,土壤含鹽量0.2%以下。

  2、整地:對秋翻冬灌的地塊,在早春化凍後,及時做到幹一片,耙一片進行保墒。播種前一天用輕型圓盤耙或釘齒耙整地。耙地深度8~10釐米,達到“齊、平、淨、碎、鬆、墒”六字標準,對於春灌地,當地表發白,手捏成團落地即散時立即進行整地、耙地。 可採用秋翻冬灌和春翻春灌,灌水力求均勻,高處不漏,低處不淹,畝灌水量70~80立方米。

  3、化除:耙地前每畝用氟樂靈80~100克兌水30公斤進行土壤處理,用機力噴霧器均勻噴霧,做到不重噴,不漏噴,噴後立即用輕型圓盤耙,耙耱使藥土混勻,耙耱深度4~5釐米。

  4、土地選擇:油葵前茬以小麥、玉米禾穀類作物為最好,切忌重茬,輪作週期應在4年以上,按土壤肥力要求,選擇肥力均勻一致,土層深厚,地勢平坦,排灌條件良好的地塊。5、選用優良品種;選用高產、穩產、抗病性強的品種G101、KWS303、美葵325DMS、和新葵雜4號。

  6、播種期和種植方式:油葵播種期的時間較長,通過調節油葵播種期可調節油葵開花期,使開花後10天內躲過高溫或多雨季節達到避病提高結實率的目的。適宜播種期在4月上,中旬或5月下旬至6月初。但應爭取早播,以4月上、中旬為宜,晚播油葵雖能成熟,但從產量,千粒重,結實率等均比早播油葵有一定的差距。夏播的播種期為6月中下旬,最遲不得晚於7月10日。比較理想的種植方式是與春紅薯、春花生等低矮作物套種。

  7、播量和播深:播前晒種3~4天,以利提高發芽率和殺死附著在種子表面的病菌,晒種後精選種子,除去秕、碎、爛粒和雜質。使用普通條播機播種畝播種量700克,使用氣吸式播種機播種,畝播種量300~400克。播種以直播為主,每穴2粒或每穴1粒、隔穴2粒。採用60+40cm的寬窄行或45釐米等行距播種,播深4~5釐米,要求播深一致,覆土嚴密,無浮籽現象,早播宜淺3~4釐米,晚播宜深4~5釐米,播後將種子和土壤壓緊,播行要直,全田無“斷行”現象。

  8、施肥:犁地前畝施1~1.5噸有機肥,尿素5公斤,磷肥10公斤,鋅肥1~1.5公斤用細土或細沙拌均勻撒施地面,鉀肥5公斤,全部做基肥均勻撒施地表後犁地。一般播種時每畝用10~15公斤磷酸二銨為種肥,需要注意的是,施肥時種子與肥料要分開。

  二、苗期管理

  1、查苗補種:播種時發現“斷行”做好標記,播後及時補種,出苗後發現缺苗,斷行立即將種子用熱水催芽補種,以確保全苗。

  2、早間苗、定苗:為了提高幼苗素質,培育壯苗,一對真葉期進行人工間、定苗、株距20釐米,畝留苗5000~5500株,兩對真葉時定苗結束,要求留苗均勻,留壯苗,不留雙苗。

  3、中耕除草:要早中耕,深中耕,幼苗現行後及早中耕,中耕深度16~18釐米。防止壓苗,傷苗、定苗後進行第一次中耕,結合定苗人工撥除植株窩邊雜草。

  三、蕾期管理

  1、中耕施肥開溝培土:現雷前後進行第二次中耕,同時進行開溝施肥,畝追施尿素5~10公斤,施肥深度8~10釐米,培土到油葵莖基部,為不定根生長創造條件。

  2、灌水:適時晚灌第一水,在油葵現蕾後中午植株出現暫時性萎蔫時灌頭水,灌水方法採用滴灌或溝灌,若是溝灌,灌水要均勻,灌水深度達到壟高2/3處為宜,灌水後田內無積水。

  3、病害防治:

  ***1***防治油葵菌核病:菌核病的發生與氣候條件關係密切,6~7月雨水多,田間溼度大時發病重,重茬地,地勢低窪地塊發病嚴重,防治油葵菌核病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輪作2~3以年上,不與豆科、茄科作物輪茬。種植抗病品種,清除病株殘體,深埋或燒燬以減少菌源,增施磷肥,鉀肥提高抗病能力。調節播期使開花期躲過高溫或多雨季節,病害嚴重時在開花期噴藥防治用50%菌核淨500倍液,連噴2~3次。

  ***2***防治油葵霜黴病:澆水過多,土壤溼度大的地塊發病較重,連作施氮肥過多,晚播或播種過深均可加重發病。防治方法以綜合防治為主,選用抗病品種播前種子用甲霜靈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量的0.3%,輪作5~7年,播種不宜過深,適時早播。

  四、開花至籽粒充實期管理

  1、及時灌水:開花期不能受旱,根據土壤質墒情,灌水1~2次。籽粒形成期是增加千粒重,減少皮殼率促使油分形成,蛋白質和澱粉積累的關健時期,應適量灌水,一般在終花後15天灌足最後一次水。

  2、葉面追肥: 油葵開花 前期畝用法0.3%硼肥噴施,隔10~15天噴施一次,連噴兩次。

  3、放蜂授粉:油葵是蟲媒異花作物,油葵的花粉粒重,不易隨風飄移,主要依靠昆蟲傳粉才能結實。放蜂可提高油葵結實率,增加千粒重。

  五、適時收穫

  油葵花盤背面呈現黃色,莖杆變黃,中上部葉片退綠變黃時即達到生理成熟。此時可進行人工收穫,進行機械收穫的田塊,在生理成熟後8~10天花盤變成黃褐色時最佳,收穫過晚易遭受鳥害、鼠害或自然落粒造成損失。收穫後立即在晒場上攤開晒乾、揚淨、防止黴變。

  油葵種植管理方法

  1.肥水管理。油葵對肥料的吸收前期較少,後期較多;需鉀較多,需氮次之,需磷最少。在苗期每畝可追施尿素5-7公斤,花期追肥結合澆水開溝,每畝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施肥深度10釐米左右。油葵生長前期需水量小,雨水過多還會造成徒長,地表積水時,應及時排水,防止爛根死亡。在現蕾至灌漿期,如遇到旱情,應及時澆水。

  2.中耕除草。油葵生育期內要進行2-3次中耕,第一次中耕結合間苗進行,第二次中耕定苗一週後進行,第三次中耕在現蕾前進行,並結合培土,培土高度為10釐米以上,以促進油葵根深葉茂,防止倒伏。

  3.打杈通風。有些品種在花盤形成期,油葵中上部的腋芽會長出分枝,雖然也能形成花盤,但通常花盤小,籽粒不飽滿,還會影響到主莖花盤的發育。要及時摘除分枝,促進主莖花盤的生長。對於過於繁茂或葉片有病斑發生的,以及下部的老黃葉要及時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

  4.放蜂授粉。油葵是蟲媒花作物,靠昆蟲授粉才能結實。一般採用放養蜜蜂授粉,一箱蜂可負擔5-6畝地授粉。如無蜂源,一定要人工輔助授粉,方法是將一對花盤對在一起,輕輕地搓一下即可,時間應從花盛開時開始,每隔1-2天進行一次,一般2-3次。每次授粉在早晨露水乾後至上午11點效果最好。


猜你感興趣:

1.幾種常見芽苗菜種植方法介紹

2.太陽花如何種植

3.向日葵怎麼養好

4.如何種植啤酒大麥

5.新疆紅棗種植技巧

6.新疆春小麥種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