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甜象草的種植技術

  臺灣甜象草每年可收割6~8次,每667平方米***1畝***產15噸左右,最高可達30噸。臺灣甜象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甜象草開溝種植

  在較平整的大田或地塊上種植時,按不同的行距開挖種植溝,溝深14釐米左右,溝底施入適量的農家肥或鈣美磷肥為底肥。可按1500-2500公斤/畝、25公斤/畝鈣鎂磷肥、複合肥5-10公斤/畝施入充足有機肥作底肥為宜,有機肥充足的,可適當減少化肥用量。在酸性紅壤土時,還應按100-150公斤/公斤施用熟石灰進行改良。甜象草好高溫,喜水肥,不耐澇。因此,宜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向陽、排水效能良好的土壤。種植前就深耕,清除雜草、石塊等物。將土塊細碎疏鬆,並重施農家肥作基肥,最好實行開畦種植,有利於排水及田間管理。沙質土壤或崗坡地應整地為畦,便於灌溉,陡坡地應沿等高線平行開穴種植,以利保持水土,平坦粘土地、河灘低窪地應整地為壟,壟間開溝,便於排水。如新建基地,最好在栽植的上年冬季就將土地深翻,經過冬凍,使土壤熟化,在栽種前再淺耕一遍,每畝施足農家肥3000公斤或複合肥100公斤。

  二、甜象草種苗選育技術

  甜象草屬無性繁殖植物,一般都採用成熟的甜象草莖節為種苗,採取無性的方式栽培,可利用莖節扦插或根莖分株移栽方式,快速擴繁,引種前,要選購純正的甜象草種莖,俗話說,好種子是豐收的希望,如果引種的不是純正的甜象草,將給你帶來巨大的損失,請切記,在土壤、氣候及管理條件較好時,可直接在大田栽種植。株行距要求,將種節與地面成45 角斜插或平放於溝內。但一般情況下,為保證莖節***根莖***出苗率,應採用先育苗,後移栽的方式進行栽培。

  1、甜象草苗地準備 應選擇水肥光照條件良好的沙地或疏鬆的壤土為育苗地。畝施農家肥3000公斤,地塊應深耕細作,使地表土細而疏鬆,土面平整,開畦寬120釐米,畦與畦之間做排水溝

  2、甜象草育苗時間 北方,4-10月可育苗;南方,可在全年任何時候育苗。

  3、甜象草下種 將準備好的種節腋芽朝上,並與地面成45 角斜插於土壤中,節芽入土3釐米,間距15釐米***如果直接種在大田,間距為60釐米***,並用細土將腋芽覆蓋,及時澆足一次清水保墒。

  4、甜象草種節準備 選取健康、無病蟲害的莖稈為種節,先撕去包裹腋芽的葉片,用刀切成小段,刀口的段面應為斜面,每段保留一個節,每個節上應有一個腋芽,芽眼上部留短,下部留長,為提高成活率,有條件的可用生根粉浸條4小時***1克生根粉可處理莖節1000株***。當天切成的種節當天下種,以防水分喪失。

  5、甜象草育苗期管理 在育苗期每天***晴天***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下種後約7-10天開始出苗,若因澆水造成土表層板結,影響出苗、生長,應及時輕鬆種節周圍土層,適時除草、追肥,待苗長高20-25釐米時***20-30天***即可取苗移栽。苗期有一定分櫱現象,為擴大大田種植面積,可將分櫱株分數株移栽。

  6、澆足定根水 種苗移栽後同時澆足根水或施少量清糞肥,確保土壤溼潤,以定根促苗。若遇天晴乾旱,需2天澆水1次,直到種苗轉青時才能緩解。

  三、甜象草直接扦插栽培

  在土壤、氣候及管理條件較好時,可直接在大田扦插種莖種植。在平均氣溫達13~14℃時,即可用種莖栽植,每畦2行,株距50--60釐米,種莖可平放,亦可芽朝上斜插,覆土6~10釐米。栽植期以春季為好,兩廣地區為2月,江西其他附近省市為3月,但以清明前後栽種更為穩妥,可防倒春寒低溫凍壞臺灣甜象草嫩芽。

  四、甜象草大田栽培技術 1、甜象草栽培規格 根據甜象草植株栽培的目的,用途不同,而栽培甜象草的株行距不同。作青飼料栽培應密些,甜象草畝2000-3000株,株行距為50 66釐米或33 66釐米;甜象草作種節繁殖、架材、觀賞,栽培應稀些,每畝800-1000株,株行距為80 100釐米或70 90釐米;作圍欄、護堤、護坡用的應更密些,其株距33 40釐米為好;對不規則的坡地、山地視具體情況而定,如光照不足地塊宜稀植。

  2、甜象草栽培時間 冬天無霜地區,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有霜地區,一般在3-10月份為最佳栽培時期;也可隨時育苗隨時移栽。

  3、施足底肥 在大田移苗栽培前,每畝施優質農家肥2000公斤和過磷酸鈣200公斤,在無農家肥的情況下,必須每穴***窩***施用複合肥和過磷酸鈣各100克,並與底土拌均勻,以增加植株分櫱能力。

  4、甜象草栽培方法 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一:開溝種植。在較平整的大田或地塊上種植時,按不同的行距開挖種植溝,溝深14釐米左右,溝底施入適量的農家肥或鈣美磷肥為底肥,然後加蓋7釐米的細土,扶正踏實;也可將準備好的莖節種苗與地面成45 角插入溝中,或將種苗平放在種植溝內,葉芽朝上加蓋7釐米左右的細土即可。

  方法二:開穴***塘***種植。在整理好的地塊按種植不同規格開穴,若在山坡地塊上種植,選擇好種植點開穴,最好為魚鱗狀或整成等高梯田式開穴種植。種植方法與開溝種植方法一樣,每穴1株;

  五、甜象草田間管理 臺灣甜象草產草量高,需水肥量大。初栽種或收割後,都應當加強田間管理。苗期應及時補苗和剷除雜草,封行後能有效地抑制雜草,每次收割後應中耕,追施尿素5公斤/畝,以利再生。還應清除地邊雜草,以防鼠害。

  1、及時補苗臺灣甜象草經大田移栽後,直到種苗返青,均要堅持澆水保溼,為確保每畝基本苗數量,對缺苗、缺蔸的地方,需及時移苗補栽,以保證成活率在98%以上。

  2、中耕除草臺灣甜象草前期生長較緩慢,容易受雜草的影響,應在植株封行前進行1-2次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除草,宜在種植1個月後,臺灣甜象草開始萌發新芽,選擇晴天或陰天進行除草鬆土,並每株施放10克尿素;第二次除草宜在種植2個半月後進行,這時為臺灣甜象草生長最旺盛的時期,按每株施放碳銨或尿素25克,若作為培育種苗時,為避免倒伏,在植株蔸周圍進行培土。每次植株收割後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以疏鬆土壤,減少雜草危害和再生,應注意的是,中耕除草不可傷害植株的根部和莖部。 。甜象草產草量高,需水肥量大。初栽種或收割後,都應當加強田間管理。

  3、及時補苗。甜象草經大田移栽後,直到種苗返青,均要堅持澆水保溼。對缺苗缺蔸的地方,需及時移苗補栽,保證成活率在98%以上。確保每畝基本苗數量。

  4、澆水追肥。甜象草喜水,故逢晴天久旱,每隔3天上午就應普遍地澆水一次;在連續多天陰天時也應注意澆水,但不耐漬水或水淹,因此,澆水應適度,雨季還須特別注意排澇。甜象草嗜肥,故在基肥施足的前提下還須適時多次追肥,以促使植株早分櫱,多分櫱,加速櫱苗生長。在植株長到60釐米左右高時,應追施一次有機肥或複合肥,在每次收割後兩天,結合鬆土澆水追肥一次。一般追施氮肥***畝用量20-25公斤***或人畜糞肥,以確保牧草質量,提高牧草單位產草量。入冬前收割最後一茬後,應以農家肥為主重施一次冬肥,以保證根芽的順利越冬和來年的再生。在移栽後15天時若進行一次葉面肥***一般葉面肥、激素均可,如葉面寶、農大120等,每7-10一次***,將顯著提高生長速度和分櫱能力,並能提高產量和改善草的品質。

  5、越冬管護:甜象草宿根性強,可連續收割7年,在冬季應防凍保蔸,溫度在0℃左右的地區,可自然越冬;在霜凍期較長的地區,應培土保蔸或加蓋乾草或塑料薄膜越冬,同時要清除田間殘葉雜草,減少病蟲害越冬場所。

  臺灣甜象草的種植要點

  在較平整的大田或地塊上種植時,按不同的行距開挖種植溝,溝深14釐米左右,溝底施入適量的農家肥或鈣美磷肥為底肥。可按1500~2500公斤/畝、25公斤/畝鈣鎂磷肥、複合肥5-10公斤/畝施入充足有機肥作底肥為宜,有機肥充足的,可適當減少化肥用量。在酸性紅壤土種植時,還應按100-150公斤/公斤施用熟石灰進行改良。

  臺灣甜象草廣泛用於飼養牛、羊、兔、豬、野豬、香豬、雞、火雞、草魚、青竹魚、鴨、鵝、竹鼠、豚鼠等動物,因含糖分高,清甜可口、消化吸收率極高,而成為動物都喜食的一種全功能牧草。

  臺灣甜象草種植技術要點在土壤、氣候及管理條件較好時,可直接在大田扦插種莖種植。在平均氣溫達13~14℃時,即可用種莖栽植,每畦2行,株距50--60釐米,種莖可平放,亦可芽朝上斜插,覆土6~10釐米。栽植期以春秋為好,兩廣地區為2月,江西其他附近省市為3月,但以清明前後栽種更為穩妥,,意即對農作不在行也沒關係,只要在清明氣節開始種植農作物基本都不會有風險。

  臺灣甜象草植株高大,株高一般2~3米,高者可達5米以上。其根系發達,具有強大伸展鬚根,多分佈於深40釐米左右的土層中,最深者可達4米,在溫暖潮溼季節,中下部莖節能長出氣生根;莖叢生、直立、有節、直徑1~2釐米、圓形;分櫱多,通常達50~100個;像甘蔗一樣用種莖栽培。

  臺灣甜象草種植技術要點種苗移栽後同時澆足根水或施少量清糞肥,確保土壤溼潤,以定根促苗。若遇天晴乾旱,需2天澆水1次,直到種苗轉青時才能緩解。

  臺灣甜象草喜溫暖溼潤氣候,適應性很廣,在熱帶和亞熱帶海拔1200米以下地區均能良好生長,能耐輕霜,抗寒能力強於皇竹草。在廣州、南寧等地能保持青綠過冬,在氣溫5℃以下時停止生長,8~10℃時生長受抑制,12~14℃時開始生長,23~35℃時生長迅速。

  臺灣甜象草產草量高,需水肥量大。初栽種或收割後,都應當加強田間管理。臺灣甜象草種植技術要點苗期應及時補苗和剷除雜草,封行後能有效地抑制雜草,每次收割後應中耕,追施尿素5公斤/畝,以利再生。還應清除地邊雜草,以防鼠害。

  臺灣甜象草具有強大根系,能深入土層,耐旱力較強,經30~40天的乾旱仍能生長,在特別乾旱、高溫季節,葉片稍有捲縮,葉尖端有枯死現象,生長緩慢,但一旦水分充足時,便會很快恢復生長。臺灣甜象草經大田移栽後,直到種苗返青,均要堅持澆水保溼,為確保每畝基本苗數量,對缺苗、缺蔸的地方,需及時移苗補栽,以保證成活率在98%以上。

  臺灣甜象草種植技術要點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沙土、黏土和微酸性土壤中均能生長,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土壤最為適宜。臺灣甜象草前期生長較緩慢,容易受雜草的影響,臺灣甜象草種植技術要點應在植株封行前進行1-2次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除草,宜在種植1個月後,臺灣甜象草開始萌發新芽,選擇晴天或陰天進行除草鬆土,並每株施放10克尿素;臺灣甜象草在水分、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一般種植後7~10天即可出苗,15~20天開始分櫱。

  臺灣甜象草種植技術要點第二次除草宜在種植2個半月後進行,這時為臺灣甜象草生長最旺盛的時期,按每株施放碳銨或尿素25克,若作為培育種苗時,為避免倒伏,在植株蔸周圍進行培土。每次植株收割後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以疏鬆土壤,減少雜草危害和再生,應注意的是,中耕除草不可傷害植株的根部和莖部。

  臺灣甜象草再生能力強,生長迅速,故對肥料要求較高,臺灣甜象草種植技術要點需施用大量有機肥和氮肥。肥地分櫱多,瘠薄地分櫱少;雨季分櫱多,旱季分櫱少。所以一般只要水肥充足,就能獲得高產。臺灣甜象草的分櫱能力極強,生長快,採用種莖繁殖,臺灣甜象草根系發達,莖葉茂盛,一年收割多次,耗肥力大,割後追肥是促進再生、提高產量的關鍵措施。每次收割後應立即施肥,一般可按1000-1500公斤/畝施有機肥或15公斤/畝硫酸銨。 臺灣甜象草種植技術要點臺灣甜象草長至1米左右,應貼近地面收割,留茬過高不利於再生,遲收割,則莖稈粗硬,葉片老化,反之,雖莖葉柔嫩,適口性強,草質好,但產量低。每667平方米用芽節1500個左右,種植一年後全部收穫芽節可以擴種到33.3公頃***500畝***左右,種植一次可以連續採收7年,7年後再採取自繁的芽節接著種植,成功引種一次即可無限迴圈生產,不需要再次引種。

  臺灣甜象草宿根性強,可連續收割7年,臺灣甜象草種植技術要點在冬季應防凍保蔸,溫度在0℃左右的地區,可自然越冬;在霜凍期較長的地區,應培土保蔸或加蓋乾草或塑料薄膜越冬,同時要清除田間殘葉雜草,減少病蟲害越冬場所。

  每年可收割6~8次,生長旺季每隔25~30天即可收割1次,不僅產量高,而且利用年限長,一般為4~6年,如栽培管理和利用得當,可延長到7年,甚至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