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的種植技術

  甜玉米推廣種植面積比較大,並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種植甜玉米生產週期短,經濟效益高,是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的途徑之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育苗

  1、選擇優良品種:選用適應性強、抗病、優質、高產且商品價值高的品種。目前,甜玉米的品種也比較多。在種植時,要因地制宜,選用適宜於本地氣候特點的優良品種,切不可盲目聽信宣傳廣告。如羅川、川街、妥安、黑井屬低熱河谷區,選擇品種時,應結合本地的氣候特點:適宜的品種有:華珍、峰蜜、庫普拉、好滋味、改良花超26、美味花超等在本地都是表現很好的雜交種。

  2、選擇適宜的播種期

  在我縣,甜玉米的栽培以冬春栽培效益最好,如羅川、川街、妥安、黑井屬低熱河谷區,可選擇在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上旬播種;冷涼地區如金山、廣通、勤豐、碧城、仁興等地,可選擇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播種。總之,播種期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有效避免低溫、霜凍對生長髮育的嚴重影響,要確保培育壯苗。

  3、育苗方式

  為減少成本投入,有效避免低溫、霜凍對苗期的影響,確保移栽後的大田苗全、苗壯,獲得豐產,生產上應採用塑料小拱棚育苗移栽的方式。常用的方法有穴盤育苗、紙袋育苗、營養塊育苗、苗床點播育苗等。

  4、播種:種植甜玉米主要是在市場上出售鮮嫩果穗或供應工廠加工罐頭食品,這與種植普通玉米完全不同,同時,甜玉米採收後不能久放。因此,種植甜玉米要根據市場的需要量和工廠的加工能力、訂單進行分期播種,並且早、中、晚熟品種搭配,以提高經濟效益。種植一畝大田,用種量約0.8——1.2公斤。播種前應晒種2—3小時,可催芽點播,也可直播幹籽,但包衣種子應直播幹籽。由於甜玉米***特別是超甜玉米***種子一般籽粒較癟、粒小,發芽、拱土,出苗比普通玉米種子困難,因此播種時宜淺播淺蓋,蓋嚴為止,確保苗齊苗壯。

  5、苗期管理

  播種後澆足出苗水,翻蓋小拱棚,出苗後保持土壤溼潤,苗齡20—25天,3葉1心前移栽,移栽前7天,應通風煉苗,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二、大田移栽

  1、選地、整地、施基肥。選擇有排灌條件,地下水位低,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種植為宜。一般要求採取隔離種植:為保證甜玉米的食用品質,在選地種植時,要與其它普通玉米品種嚴格隔離,目的是為了防止互相串粉而影響品質。隔離方法生產上採用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以空間隔離為好。

  ***1***空間隔離:要求在種植甜玉米區外圍300~ 400米 範圍內不栽種其它玉米品種。

  ***2***時間隔離:若不能進行空間隔離,則應採取時間隔離***錯開播種期***的方法來避免與其它品種的花期相遇,2個不同品種的播種期間隔時間一般為20~25天。如大面積成片種植甜玉米,可適當降低隔離標準。總之,以不使兩類玉米花粉相遇為原則。

  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3000公斤、三元複合肥30-40公斤或普鈣30-40公斤作基肥,可撒施也可條溝施用。田塊要求深耕細耙,整地精細,土細墒平,溝直溝通,以創造一個深、鬆、細、勻、肥、溼的土壤環境,為甜玉米獲得優質、高產奠定基礎。

  2、種植規格和方法:種植規格因品種、地力而定。早熟植株緊湊、矮的品種可密植,如庫普拉、美味花超等品種,一般為1.2 -1.3米 包溝開墒種植雙行,株距為25-30釐米,畝種植3700-4100株;中晚熟,植株高的品種可稀植,如華珍、峰蜜、、好滋味、改良花超26等品種,一般為1.3 -1.4米 包溝開墒種植雙行,株距為25-30釐米,畝種植3400-3800株。

  3、移栽:移栽可打塘或開定植溝移栽,採用地膜覆蓋定向栽培,膜幅以1.2米-1.5米 寬為宜,移栽後澆足定根水,確保成活率。

  三、大田管理

  1、移栽後的管理:

  幼苗移栽後應及時查苗補缺,保持土壤溼潤,防止低溫凍害。苗期水分管理以人澆為好,以便提高地溫,利於幼苗生長。移栽成活後,幼苗長至頂膜前,選擇晴天的上午或傍晚,用刀片在幼苗正上方劃十字小口通風透氣煉苗,以防高溫燒苗。安全渡過霜凍期後,應及時將幼苗從膜內拉出。

  2、肥水管理:

  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生育期追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輕施苗肥”、“ 重施孕穗肥”和“穩施催穗肥”。“輕施苗肥”就是在甜玉米定植成活後,結合中耕灌水施苗肥,苗肥切忌過量、過濃,提昌輕施、薄施。每畝施尿素5—10公斤,硫酸鉀2-3公斤,普鈣20-25公斤或者尿素5公斤,複合肥20公斤兌水澆。“重施孕穗肥”就是在大喇叭口期,畝用尿素15-20公斤、硫酸鉀5-10公斤,普鈣30-40公斤或者尿素15公斤,複合肥25-30公斤充分混勻後塘施或開溝條施,也可兌水澆施。“穩施催穗肥”就是在果穗出現時,畝用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5公斤,普鈣30公斤或者尿素10公斤,複合肥20-25公斤充分混勻後距植株約10釐米穴施。水的管理應保持田間土壤溼潤,避免過幹過溼,。灌水時切忌淹墒,要速灌速排,以灌淺溝水為佳。

  3、中耕除草:

  在甜玉米的整個生長期,應結合澆水施肥,中耕除草1-2次,提土培根以防倒伏,促進幼苗健壯生長。

  四、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遵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先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學合理的使用化學防治。採用化學防治時,應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嚴禁使用無公害蔬菜生產過程中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

  ***一***病害

  1、甜玉米的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和鏽病。

  2、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①選用抗病品種;

  ②合理密植;

  ③加強田間管理;

  ④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肥料。

  ***2***藥劑防治:

  ①大斑病和小斑病: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1000-1500倍,60%杜邦克露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8%甲霜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等噴霧防治,連噴2—3次。

  ②鏽病:在發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粉鏽清500-600倍液等噴霧防治。

  ***二***蟲害

  1、甜玉米的蟲害主要有玉米螟蟲、地老虎、根蛆、蚜蟲等。

  2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①水旱輪作;

  ②中耕除草,清潔田園。

  ***2***藥劑防治

  ①地老虎和根蛆在發生期可用4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2000-3000倍液等灌根防治。

  ②玉米螟蟲在大喇叭口期和初穗期用BT乳劑500—1000倍液、10%吡蟲啉1500—2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噴霧防治

  ③蚜蟲:用48%樂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10%吡蟲啉2000—3000倍液防治,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5%卡死克4000倍液等,任選一種,每隔7—10天一次,連噴2—3次即可。

  五、適時採收

  甜玉米是以鮮食為主,適時採收是保證品質的關鍵。甜玉米的收穫期對其商品品質和營養品質影響極大,過早收穫,籽粒內含物較少,口感不是太好;收穫過晚,果皮變硬,失去甜玉米特有的風味。一般來說,適宜的收穫期以吐絲後18-28天為宜;若以加工罐頭為目的的可早收1~2天;以出售鮮穗為主的可晚收1~2天,採收期6天左右。總而言之,適時採收,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市場需求、用途採收。

  甜玉米栽培技術

  隔離種植

  為保證甜玉米的食用品質,在選地種植時,要與其它普通玉米品種嚴格隔離,以避免因相互串粉而降低品質。隔離方法生產上採用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以空間隔離為好。

  1:空間隔離,要求在種植區外圍300~400m範圍內不栽種其它玉米品種;如有林木、山崗等天然屏障,可適當縮短隔離間距。

  2:時間隔離,若不能進行空間隔離,則應採取時間隔離***錯開播種期***的方法來避免與其它品種的花期相遇,2個不同品種的播種期間隔時間一般為20~25d。如大面積成片種植甜玉米,可適當降低隔離標準。總之,以不使兩類玉米花粉相遇為原則。

  精細整地

  由於甜玉米***特別是超甜玉米***種子一般籽粒較癟、粒小,發芽、拱土,出苗比普通玉米種子困難,所以要精細育苗,在種植時要精細整地,選擇土質疏鬆、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耕翻20~30cm,結合耕翻施足基肥,一般每667㎡施有機肥1000~1500kg、過磷酸鈣30~40kg、硫酸鉀20kg,硫酸鋅1~1.50kg或玉米專用肥20kg作基肥。

  合理密植

  甜玉米完全是一種商品,因此,要注意果穗的產品特性,不能單純考慮單產。果穗是分級收購的,尤其用於出口或加工用的,要儘可能提高1、2級產品率,要依據商品要求、經濟效益的大小來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儘可能在單位面積上有更高的經濟收入。在一般中等肥力土壤。以4000株/667m2為宜,早熟品種可密些,晚熟品種可稀些。

  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出苗後,應及時查苗補苗。當幼苗3~4片葉時間苗,待4~5片葉時定苗。間定苗的原則是除大、除小、留中間,保證全田幼苗均勻一致。

  2:分期追肥、及時中耕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及早追肥,早施、重施攻穗肥,確保甜玉米植株生長一路青,這是種植鮮食玉米成敗的關鍵,也是與普通玉米種植方式的主要區別。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30kg,分別在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各追施15kg。每次追肥儘量深施,每次施肥應結合鬆土、培土、清溝,進行中耕除草。

  3:抗旱澆水,在苗期和抽穗開花後,如遇天氣乾旱要及時澆水,雌穗吐花絲後至收穫期,是灌水的關鍵時期,當土地表面乾燥時應及時灌水,防止果穗頂端缺粒。

  4:輔助授粉,一般氣候條件下,玉米都可以自然授粉結實,但在特殊氣候條件,如連續陰雨或高溫,或植株長勢弱的情況下,需人工輔助授粉。人工授粉時間一般在上午10時前,授粉方法較簡單,只要將花粉輕輕放在花絲上即可。

  5:病蟲草害綜合防治,雜草防治,通常可結合3~4葉期施苗肥,淺中耕除草;拔節期結合施穗肥。深中耕除草。也可在種前噴灑乙草胺滅草劑除草。病蟲害防治,防治大小斑病用400%克瘟散乳劑500~1000倍液或50%甲基託布津懸乳劑500~800倍液葉面噴灑;防治黏蟲用20%速滅殺丁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用50%硫磷拌毒砂在田間撒揚;防治紅蜘蛛用73%克蟎特乳油1000倍液噴霧;在玉米拔節-抽雄期防治莖腐病,選用甲霜銅或DT按規定量噴霧。噴藥時間宜選擇晴天上午露水乾後或下午4~6時噴霧,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或“三致”作用的藥劑。

  6:及時去雄,去雄可使植株體內有限的水分、養分集中用於果穗發育。去雄後採收的筍穗色亮、鮮嫩、穗行整齊。適時去雄是技術成功的關鍵,去雄過早,容易帶出頂葉;去雄過晚,營養消耗過多,去雄失去意義。一般採收玉米筍去雄應在雄穗超出頂端未散佈花粉時最佳;採收甜玉米嫩穗去雄在雄穗散粉後2~3d最佳。去雄時間以上午8~9時和下午4~5時為宜,有利於傷口癒合。在適期範圍內,一般每隔1~2d去雄1次,分2~3次去完。

  7:除穗,為了生產出高品質、高合格率的果穗,必須除去多餘的小穗,即只保留最大穗。甜玉米葉面積較小,為了保證足夠的營養面積,分櫱可以保留不去除。

  適時收穫

  一般在籽粒含水量為66%~71%***乳熟期***採收為宜,生產實踐中,甜玉米的收穫期對其商品品質和營養品質影響極大,過早收穫,籽粒內含物較少,口感不是太好;收穫過晚,果皮變硬,失去甜玉米特有的風味。一般來說,適宜的收穫期以吐絲後17~23d為宜;若以加工罐頭為目的的可早收1~2d;以出售鮮穗為主的可晚收1~2d,採收期6d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