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提高肉鴨育雛率

  在養殖肉鴨的時候,我們都想提高肉鴨的育雛率,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1、過好育雛關。夏天育雛期為1-10天。特別要抓好1-5日齡幼雛期的管理。要有面積較寬又可控制通風的育雛房,1-7日齡平養10-20羽/平方米,網上養50-60只/平方米。夏天育雛一般不需加溫,但要保溫。保溫以雛不聚堆為原則,溫度適宜,食慾旺盛,個體增重快。要及時把個體較小、較弱的個體挑出另群加強飼養,以提高成活率和群體的均勻度。晴天時,要放牧,但不要長久地在烈日下晒。雛鴨生長增重快,但消化器官容積小,採食量小,遇夏天暑熱又會影響食慾,若營養跟不上會影響增重。所以,在餵養雛鴨時除要供給體積小,易消化,質量好的全價料外,要讓雛鴨終日自由採食。

  2、挑選好雛苗。要選同一時間出殼,眼大有神,體態強壯,行動靈活,羽毛光澤,腳蹼肥潤,腳爪溫暖,手摸掙扎有力,叫聲響亮,腹部柔軟,卵黃吸收良好,臍部癒合良好,洩殖腔收縮有力的雛鴨來養。弱小雛在育雛時往往由於相互堆踏而被壓死或成為侏儒鴨。同一批雛鴨中有不同出殼時間的雛鴨,會給育雛工作帶來不便。

  3、加強防暑管理。鴨活動的運動場地宜搭陰棚或種植高大的落葉樹,夏天遮陰,冬天擋風雨,樹木的遮陰率在20%-35%即可,2-3米以下的樹木或枝葉要砍掉,枝葉太低會影響通風,陰蔽過多對場地淨化不利。暑熱時可喂涼水、喂涼茶或喂消食解暑藥。調整飼料配方,適當降低能量水平,相應增加蛋白質、鈣、磷、多維含量,新增抗應激藥物如速補-14、維生素C等。

  4、提供清涼飲水。雛鴨出殼24-26小時要飲水,育雛時最好用飲水器供水,可在水中投喂開食鹽、普樂健等藥防病。運動場上最好有流動水的水池供雛戲水。陰棚旁最好有長流水渠供鴨飲水。飲水最好是深井水或山溪涼水,但引水管要覆蓋厚土,以防水管被晒熱。

  5、注意飼餵衛生。雛鴨飲水後1小時即可開食,開食後即可自由採食。不要突然變換飼料。喂料定時,在清晨和晚上清涼時間加料誘食,晚上加燈照明喂料,儘量增加採食量,不喂黴料,注意料槽防雨,經常剷除料槽邊角和底部的黴料,尤其遇較長陰雨的時候。

  6、加強管理,預防應激。任何時候都要記住,要創造一個平穩過渡的環境條件讓鴨能適應。鴨群中晚上給予暗光,防鼠、防犬、防獸害,最好有人看護。養鴨人員要經常接觸鴨群,呼喚鴨群,調教採食、回欄、放牧的行為。要防暴雨,防止雛鴨堆壓或不能上岸而被浸死。給雛鴨播放音樂可以減少由聲音造成的應激。

  7、創造良好的活動環境。①修砍過密的林木,修剪樹木基部的枝條,使陰蔽率不超過35%;②清理運動場上的樹根、石塊等銳利雜物;③修搭陰棚;④填平窪地,清除積水;⑤修復水邊斜坡。水邊斜坡,由於水浪和鴨魚等活動使土坡日漸溶解或崩塌,不便於雛鴨上岸採食或休息。因此,需要經常加以修整。有人用紅磚鋪砌。斜坡或運動場用紅磚鋪砌可以沖洗,比較耐用;⑥勤清糞。積糞易造成運動場汙染,氨氣大,影響鴨健康。勤清糞可保持鴨活動範圍清潔乾淨。⑦要搞好日常的衛生。總之,要創造一個讓鴨群在烈日下能防暑,採食方便,通風衛生,食飽就睡覺休息的良好環境。

  8、降低放養密度。降低放養密度有兩個意思。一是單位面積少養一些,二是開闢可以讓鴨向外尋的休息地,自然降低了單位面積內的數量。可開闢近運動場近水面的運動場地,可利用50度以下的山坡地,當遇到較長陰雨時鴨自然會向外尋找乾淨的地方休息。離料棚較遠進要增設料槽。

  9、及時趕回失群鴨,讓每隻鴨都能食到飼料。這是使鴨群個體均勻的重要措施。

  10、及時淘汰無價值的病、弱、殘個體。這些個體是傳染來源,處理時需整體無害化處理,若要利用也應整體煮熟後利用,不應剖殺利用,因為這樣會汙染更多的場地。

  肉鴨育雛期怎麼喂料

  及時飲水喂料,雛鴨出殼12~24小時後,及時給予飲水和喂料,飲水器要充足及分佈均勻,讓雛鴨及時飲水,必要時採用人工調教飲水。

  雛鴨飲水後1~2小時,用全價優質小鴨料***1~3天齡可用小雞料代替***用水軟化後,均勻撒在料盤或塑料布上,誘其採食,全部能正常覓食後,改用料槽供料自由採食。

  肉鴨的飼養方法

  夏秋時節,氣候炎熱高溫,在一些舍飼養鴨地區的養殖場、戶當中,經常發生鴨只中暑和熱應激而導致鴨昏厥的現象。這是由於氣溫過高,鴨子沒有汗腺,加上豐厚羽毛的覆蓋,鴨體的散熱受到很大限制;氣溫超過等溫區時,在防暑降溫條件差的情況下造成鴨體溫居高不下所致;高溫、高溼的飼養環境不易於鴨糞分解,造成鴨舍內氨氣等有害氣體含量過高,嚴重危害鴨的健康和生長。同時高溫還利於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和繁殖,誘發多種疾病。

  調整飼料配方,保證鴨營養需要,由於鴨的採食量隨環境溫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應配製夏秋季高溫用的、不同生長階段的肉鴨日糧,以保證鴨每日的營養攝取量。提高礦物質與維生素的新增量。保持飼料新鮮。採用抗應激藥物新增劑。

  搞好環境控制,防止鴨發生熱應激,保持鴨舍清潔、乾燥、通風。減少飼養密度。搞好鴨舍通風換氣,加快鴨體散熱。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鴨舍內定期消毒,防止鴨因有害微生物的侵襲而造成抵抗力的下降,防止蒼蠅、蚊子孳生,使鴨免受蟲害干擾,增強鴨群的抗應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