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雞的飼養管理技術

  火雞飼養技術是很重要的,更好地養殖火雞,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火雞飼養技術

  育雛階段

  飼養管理的重點為飲水、開食和溫度控制。雛火雞出殼後,近可能在24小時內移到育雛箱中飼養。進入育雛室後,待雞群穩定後,進行飲水。初飲可用20℃左右的清潔溫開水,也可以在飲水中新增葡萄糖等。飲水後2-3小時開始引逗調教開食。初生雛火雞要飼餵高蛋白飼料,日糧中粗蛋白應達到25%左右。同時,還應補飼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及青飼料。育雛前7天,每天飼餵5~6次,1個月後改喂4次。雛火雞喜歡辛辣味,拌料時可適當摻些蔥、蒜和韭菜等,以增進雛火雞的食慾,抑制菌類,促進雛火雞消化。初生雛火雞的給溫標準要比一般的家雛雞高,溫度要求達到36~38℃,以後每星期下降3℃,直至脫溫為止。***本文出自中國養雞網養雞技術頻道欄目***

  育成階段

  飼養管理的重點就是保障生長髮育。母火雞到8周齡,公火雞到10周齡進入育成期。這一時期要適當控制飼料,放慢增進速度,有利於今後產蛋。一般日糧粗蛋白水平可降到15%~18%。有條件的可白天進行放牧,早晚適當補飼糠麩、穀物、切碎的甘薯等。如果為肉用,則要進行育肥。加強管理,注重環境、工具等消毒。制定並嚴格執行免疫程式。

  產蛋階段

  飼養管理的重點就是維持較高的產蛋率,並延長產蛋時間。母火雞從30周齡開始進入第一個產蛋期。產蛋期要投飼全價配合飼料,蛋白質維持在18%~20%的水平。一般火雞每產到10~15枚蛋後,母火雞即開始抱窩孵蛋。為了使母火雞多產蛋,可採取常用的醒窩辦法,促其儘快醒抱。火雞多為自然交配,公、母火雞比例為1∶10,種公雞要求體健、活潑、羽毛油亮、腿粗而直;種母雞要求背平尾直,胸寬體大,羽毛、肉贅顏色鮮豔。為了避免近親交配,品種退化,種公雞應從外地引進或交換。

  火雞的育雛期飼養管理

  ***1***初飲。雛火雞進入育雛室,待雞群穩定後應立即給予清潔衛生的飲水。初次飲水中可以新增葡萄糖或者多維,也可以不新增。1~3日齡,可將青黴素、鏈黴素加入冷開水中,預防雛火雞的葡萄球菌病和白痢病。飲水器或水槽數量充足,分佈均勻,高度適中,便於雛火雞飲水。

  ***2***開食。第1次餵食的時間為出殼後的12~24小時,或者是在飲水後2~3小時。開食的飼料應新鮮,顆粒大小適中,易於啄食,營養豐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粉碎的玉米、小米等,有條件的可以把這些飼料炒熟飼餵。火雞喜食洋蔥、蒜苗、萵苣、韭菜等辛辣食物,可將其切細後取少量拌入飼料內,訓練雛火雞啄食。

  ***3***溫度。前3天,育雛室內溫度維持在35℃,4~5日齡時溫度為33~34℃,6~7日齡溫度為31~32℃,以後逐步緩慢下降,直到脫溫為止。育雛前7天,如果溫度偏高,雛雞飲水多,拉稀糞,張口,喘息,容易脫水。如果溫度偏低,不利於卵黃吸收,容易引起感冒,當雛雞扎堆取暖時,容易發生擠壓致死。

  ***4***溼度。育雛室內相對溼度為前高後低。前期相對溼度可保持在65%~70%,後期相對溼度為50%~60%。如果溼度偏低,雛雞體內剩餘的卵黃吸收不良,飲水過多易發生下痢,毛生長慢,無光澤,腳趾乾癟。如果溼度偏高,雛雞毛汙穢,凌亂,食慾差,墊料溼,易患疾病。

  ***5***通風。雛火雞新陳代謝特別旺盛,呼吸快,因此室內空氣必須新鮮。一般為了保溫而忽視通風,或者室內的糞便、墊料因潮溼腐爛,常會散發出大量有害氣體,汙染空氣,長期缺乏新鮮空氣,造成雛雞衰弱多病,重者二氧化碳中毒,舍內換氣不良時,雛雞表現為精神不安,行動不活潑,羽毛汙穢凌亂,食慾不振,發育不良,抗病力下降,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

  ***6***光照。光照對雛雞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能促進雛雞新陳代謝,維持骨骼正常發育,提高成活率。出殼前3天一般採用晝夜24小時光照,或者採用23小時連續光照,1小時黑暗的辦法。

  生產實際中,光照遵循的原則為:採用弱光避免強光,以防發生惡癖;二是光照只能減少不能增加,小母雞性成熟過早,提前產蛋;三是補光照要穩定,不能時長時短,否則易造成刺激紊亂,失去光照作用。

  ***7***密度。飼養密度關係到雛雞的正常生長髮育,如果密度小,效果好但不經濟。密度大,雞群擁擠採食不夠,因而雛雞生長慢,群體發育不夠整齊,易感染疾病和發生啄癖,死亡率高。一般地面平養第一個月以每平方米20~25只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