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雛雞的飼養管理技術

  雛雞是指0-6周齡的小雞,這階段的小雞對環境適應能力差,抗病力弱,稍有不當,容易生病死亡。因此,在雛雞培育階段需要給予細心照顧,進行科學飼養管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育雛舍的消毒與試溫

  1.消毒

  ***1***轉群后,立即對雞舍、裝置進行清掃、沖洗、消毒,應空舍2周以上。

  ***2***用高壓水槍從舍頂、牆壁、籠具、地面依次沖洗。

  ***3***用火焰噴槍灼燒牆壁、籠具、地面等。

  ***4***先用2%火鹼噴灑牆壁、地面,然後清水沖洗乾淨,晾乾後,再用0.2%的次氯酸或百毒殺對雞舍、裝置等徹底消毒。

  ***5***燻蒸消毒前關閉門窗,將育雛用的器具放入舍內。每立方米空間使用福爾馬林30毫升,加入高錳酸鉀15克,24小時後開啟門窗排除殘餘氣味。

  2.試溫

  無論採用何種供熱方式,在進雛前2-3天都要進行試溫,將溫度調至35℃,檢查供熱系統是否完好,觀測溫度是否均勻、平穩,保證進雛時舍溫和育雛器及育雛位置達到要求的標準。

  二、雛雞的分級、運輸及安置

  1.雛雞的分級與挑選

  健雛活潑好動,絨毛光亮、整齊,大小一致,初生重符合其品種要求。眼亮有神,反應敏感。兩腿粗壯,腿腳結實,站立穩健。腹部平坦、柔軟,卵黃吸收良好***不是大肚子雞***,羽毛覆蓋整個腹部,肚臍乾燥,癒合良好。肛門附近乾淨,沒有白色糞便粘著。叫聲清脆響亮,握在手中感到飽滿有勁,掙扎有力。如臍部有出血痕跡或發紅呈黑色、棕色或為疔臍的,腿和喙、眼有殘疾的,均應淘汰。不符合品種要求的也要淘汰。

  2.雛雞的運輸

  使用專用雛雞箱,裝車時要將雛雞箱錯開擺放。箱周圍要留有通風空隙,重疊高度不要過高。車內適宜溫度為23℃-26℃。冬天和早春則宜在中午前後氣溫相對較高的時間啟運。每隔2-3小時觀察一次,防止溫度過高、過低,以及雛雞箱倒斜。運輸中避開堵車、顛簸路段,做到穩而快。

  3.雛雞的安置

  雛雞運到後,先將雛雞數盒一摞放在地上,下面墊一個空盒,靜置15分鐘左右,讓雛雞從運輸的應激狀態中緩解過來,同時適應雞舍的溫度環境。然後再分群裝籠。

  分群裝籠時,按計劃容量分籠安放雛雞。根據雛雞的強弱大小,分開安置。體質弱的雛雞安置在離熱源最近、溫度較高的籠層中。少數俯臥不起的弱雛,放在35℃的環境中特殊飼養管理,經過3-5天單獨飼養管理,康復後再放入大群內。籠養時,先將雛雞放在較明亮、溫度較高的中間兩層,便於管理,以後再逐步分群疏散到其他層。

  育雛雞的飼養管理注意事項

  一、第一次斷喙應在6~9日齡進行,斷喙時要確保斷喙的準確,正確斷喙。

  二、斷喙同時對雞群分欄,將過大、過小挑出單獨飼餵,有利日後對均勻度的控制。

  三、第二次斷喙在10~12周齡完成,其目的是對第一次斷喙不成功或重新長出來的喙進行個別修整。喙斷得不好,影響雛雞的採食,有的甚至吃不到料,這樣也影響雛雞正常生長。

  四、創造適宜肉雞生長環境條件。雞舍保持溫度18~24℃、溼度50%~55%為宜,防止高溫高溼、低溫高溼出現。

  五、提供科學合理營養水平、適宜的飼養密度,重視通風,給雞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髮育環境。

  六、做好疾病預防工作。同時按照肉飼養管理程式要求和本場實際,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進行疫苗接種,保證疫苗接種效果切實可靠。

  七、每週帶雞消毒一次,雞場、雞舍門口設相應消毒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