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幼鱉飼養有哪些注意事項

  稚、幼鱉,特別是稚鱉因為內臟器官發育不全,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調控能力差,在養殖及保健方面需要給予特別的照顧,這對後期成鱉的順利養殖有著很大的影響。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稚幼鱉的飼養注意事項。

  稚幼鱉的飼養注意事項:水質調控

  甲魚喜靜怕髒,良好的水體環境是甲魚穩定生長的重要條件,水質調控工作做得好壞,決定了養殖的成敗。

  1、充氧: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體中有害氣體、加快有毒有害有機質的分解轉化、維持正常的水體PH值,但要選擇在固定的時間段內充氧,使甲魚形成習慣,減少充氧對甲魚的驚擾。

  2、排汙與換水:定期排汙是控制水質的有效手段,一般2天排汙1次。換水是調節水體最直接的方式,但頻繁換水一方面費用高,另一方面則破壞了原有的生態平衡,因此,換水應根據水體情況來決定換水量多少,一般一次換水量不超過5釐米,避免大量換水。

  3、合理使用微生物製劑:微生物製劑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節約水質調控及其它方面的投入。有益細菌在水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一方面它能將養殖池中不斷產生的有機廢物分解成無機物;另一方面,由於有益菌的大量繁殖抑制了病害微生物的繁殖,能夠直接防止甲魚疾病的發生。因此,可以給甲魚內服、外用生物製劑,一方面可促進消化吸收,減少排洩物,提高飼料利用率;另一方面可起到引種和維持水中有益菌含量的作用。

  稚幼鱉的飼養注意事項:保肝

  甲魚肝臟具有解毒、造血、儲存營養物質、分泌膽汁四大功能,保肝在整個甲魚養殖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建議在甲魚投苗後30天起,即開始做好保肝工作,可每公斤飼料新增好肝膽2~3克,每月使用15天,可隔週使用。如遇甲魚內服或外用抗生素產品,在抗生素停止使用後,宜加倍使用好肝膽強化處理。

  稚幼鱉的飼養注意事項:打雄

  基於苗種差別、退化及高溫高密度養殖、飼料營養濃度高等多種因素,甲魚在養殖3個月後即會出現打雄、撕咬,使得甲魚裙邊、頭頸、四肢出現潰爛現象;加上水體病原菌多,常常會出現久治不愈,以致影響甲魚生長、降低飼料效率。

  因此建議在甲魚投苗2個月後,可在飼料中新增皮康寧,每公斤飼料新增2~3克,首次使用,主動適當減料,第二餐後再把料加上去。使用一週後即可看到打雄明顯減少或消失,甲魚潰爛部位開始逐漸癒合。此外,皮康寧系純中藥產品,選用具有鎮靜、止痛、活血、生肌的中藥,輔以具有修復上皮細胞黏膜、和中藥具有協同作用的B族維生素,經科學組方、特殊工藝加工而成,不會對甲魚產生大的副作用。

  稚幼鱉的飼養注意事項:病害控制

  稚鱉入池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可用2‰的食鹽水溶液浸泡稚甲30分鐘。在甲魚體重達到50克以前要謹防黴菌病的發生,此階段應以增強稚鱉體質、避免機械性損傷為重點;甲魚體重50~150克時謹防白點病的發生,日常消毒以溴氯製劑為主;體重50克至成鱉階段,謹防癤瘡病的發生。

  稚幼鱉的飼養注意事項:維生素及礦物質缺乏症

  維生素及礦物質在甲魚飼料配方中所佔配比極小,但其對維持甲魚正常生長及防病抗病能力、乃至保證商品甲魚食用時的口感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於甲魚具有背甲和腹甲的特殊生理結構,其無法從水體中攝取到這些微量營養成分,唯有從飼料中攝取。目前國內大型甲魚飼料生產企業,都能嚴格根據甲魚不同生長階段配比相應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但該配方是基於甲魚正常生長階段所設定的,如若甲魚處於應激及發病狀態,機體會消耗更多的營養物質,包括維生素及礦物質,在這種情況下,如若不及時補充,甲魚在後期的生長過程中即會表現出缺乏症狀。

  因此,建議在日常飼餵中,在飼料中額外新增一些維生素類產品,特別是B族維生素,如水產複合B粉等,每月使用15天,用量為每公斤飼料新增2~3克;甲魚發病時適當多加,最高可加到10克/公斤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