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炎症狀表現

  闌尾炎是因多種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變,為外科常見病,以青年最為多見,男性多於女性。臨床上急性闌尾炎較為常見,各年齡段及妊娠期婦女均可發病。慢性闌尾炎較為少見。闌尾炎有什麼症狀?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1.急性闌尾炎

  ***1***腹痛典型的急性闌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後腹痛轉移並固定於右下腹。當炎症波及漿膜層和壁腹膜時,疼痛即固定於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臍周痛即減輕或消失。因此,無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史並不能除外急性闌尾炎。

  單純性闌尾炎常呈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和鈍痛,持續性劇痛往往提示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持續劇痛波及中下腹或兩側下腹,常為闌尾壞疽穿孔的徵象。

  ***2***胃腸道症狀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症狀並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於反射性胃痙攣而有噁心、嘔吐。盆腔位闌尾炎或闌尾壞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數增多。

  ***3***發熱一般只有低熱,無寒戰,化膿性闌尾炎一般亦不超過38℃。高熱多見於闌尾壞疽、穿孔或已併發腹膜炎。

  ***4***壓痛和反跳痛腹部壓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現。闌尾壓痛點通常位於麥氏點,即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反跳痛也稱Blumberg徵。在肥胖或盲腸後位闌尾炎的患者,壓痛可能較輕,但有明顯的反跳痛。

  ***5***腹肌緊張闌尾化膿即有此體徵,壞疽穿孔併發腹膜炎時腹肌緊張尤為顯著。但老年或肥胖患者腹肌較弱,須同時檢查對側腹肌進行對比。

  ***6***面板感覺過敏在早期,尤其在闌尾腔有梗阻時,可出現右下腹面板感覺過敏現象,範圍相當於第10~12胸髓節段神經支配區,位於右髂嵴最高點、右恥骨嵴及臍構成的三角區,也稱Sherren三角,它並不因闌尾位置不同而改變,如闌尾壞疽穿孔則在此三角區的面板感覺過敏現象即消失。

  2.慢性闌尾炎

  ***1***腹痛右下腹部疼痛,其特點是間斷性隱痛或脹痛,時重時輕,部位比較固定。多數患者在飽餐,運動,勞累,受涼和長期站立後,誘發腹痛發生。

  ***2***胃腸道反應患者常有輕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慾下降。病程較長者可出現消瘦、體重下降。一般無噁心和嘔吐,也無腹脹,但老年患者可伴有便祕。

  ***3***腹部壓痛壓痛是惟一的體徵,主要位於右下腹部,一般範圍較小,位置恆定,重壓時才能出現。無肌緊張和反跳痛,一般無腹部包塊。

  ***4***體徵各種特定的壓痛點如麥氏點、蘭氏點及腰大肌徵、羅氏徵陽性。

  檢查闌尾炎的方法

  1.血常規

  急性闌尾炎患者白細胞計數增多。一般在***10~15***×109/L。隨著炎症加重,白細胞數隨之增加,甚至可超過20×109/L。但年老體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白細胞數不一定增多。與白細胞數增多的同時,中性粒細胞數也有增高。二者往往同時出現,但也有僅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具有同樣重要意義。

  2.尿常規

  偶有闌尾遠端炎症並與輸尿管或膀胱相粘連,尿中也可出現少量紅、白細胞。

  3.超聲檢查

  可顯示盲腸後闌尾炎,因為痙攣的盲腸作為透聲窗而使闌尾顯示。用以排除最易與慢性闌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膽囊炎、慢性腸繫膜淋巴結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等。

  4.腹腔鏡檢查

  該項檢查是急性闌尾炎診斷手段中能得到最肯定結果的一種方法。因為通過下腹部插入腹腔鏡可以直接觀察闌尾有無炎症,也能分辨與闌尾炎有相似症狀的鄰近其他疾病,可同時進行治療。

  5.X線鋇劑灌腸

  鋇劑灌腸檢查不僅可明確壓痛點是否位於闌尾處,還在於排除可與慢性闌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潰瘍病、慢性結腸炎、盲腸結核或癌腫等。

  闌尾炎的診斷方法

  急性闌尾炎患者取仰臥位時,用右手壓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擠壓近側結腸,結腸內氣體可傳至盲腸和闌尾,引起右下腹疼痛為陽性。取左側臥位,使右大腿後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為陽性。說明闌尾位於腰大肌前方、盲腸後位或腹膜後位。患者取仰臥位,使右髖和右大腿屈曲,然後被動向內旋轉,引起右下腹疼痛者為陽性。提示闌尾靠近閉孔內肌。

  對曾有急性闌尾炎發作史,以後症狀體徵比較明顯的反覆***間歇***發作性闌尾炎患者,診斷並不困難;對於無急性闌尾炎發作史的慢性***梗阻性***闌尾炎,鋇灌腸檢查幫助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