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金蟬有壞處嗎

  金蟬有很豐富的營養成份,其藥用價值亦很高。特別是金蟬的皮,是一種中藥,金蟬脫殼的成語也來自它。那麼,吃金蟬到底有沒有壞處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金蟬的營養價值

  金蟬,營養價值高,素有唐僧肉的美譽。由於金蟬的營養價值高和風格獨特的良好口感,以及對人體發揮的多種滋補藥效功能,民間早有把吃金蟬子比喻成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唐僧肉”。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中去西天取經的“唐僧”,原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的二徒弟“金蟬子”***又稱金蟬長老***轉世,唐三藏由金蟬子轉世為真靈東土大唐高僧,喻有“金蟬脫殼”之意,所以人們將脫殼變身的蟬作為長生、再生的象徵,因此,在《西遊記》中也有了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說法。現代社會中,人們把營養豐富的“金蟬”擺上餐桌,並稱之為“唐僧肉”,這是對金蟬營養價值給予充分肯定再高不過的讚譽。

  據中國食品營養學院理化分析與研究發現:每100g黃金蟬若蟲富含蛋白質72g、脂肪15g、灰分1.8g;此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經科學分析,金蟬體內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及微量元素,人體必需氨基酸佔氨基酸總量的46.63%。

  把同樣100g的黃金蟬和其它動物的蛋白含量做比較:黃金蟬若蟲含蛋白質為瘦牛肉***含蛋白質20.2%***的3.5倍,瘦豬肉***16.7%***的4.3倍,羊肉的3.8倍,雞肉***23.3%***的3倍,鯉魚***17.3***的4倍,雞蛋***11.8%***的6倍。可見,黃金蟬若蟲含蛋白質比任何動物肉食和禽蛋都高得多;又由於同時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營養素,對促進生長髮育、補充機體代謝的消耗、體虛患者康復等,都有極佳的輔助治療作用,因此,金蟬成為難得的天然無公害高階營養食品,所以吃金蟬沒有壞處

  金蟬的繁殖方式

  成蟲多在夜間8~10時和早晨4~6時羽化,雌雄比基本保持1∶1的比例。成蟲常棲息於樹幹枝梢上,具有夜間撲火的習性。成蟲產卵於一二年生,2~7毫米粗度的枝條上,卵產在枝梢的木質部內,卵窩密接,多為單行、也有雙行的,呈直線排列,少數彎曲或呈螺旋狀排列。每一卵窩內有卵6~8粒,一根產卵枝內有卵12~479粒,一般為20~200粒,平均有卵146粒。

  每根枝條上有卵穴6~146個。金蟬,每頭雌蟲腹內懷卵500~1000多粒,最多達到1500粒,最少20粒,平均800粒。成蟲壽命3個月左右,發情期一般在每年的7~9月份。成蟲有翅能飛,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樹木幼嫩枝條中的營養汁液為生。交配以後的雌蟬在產卵前先用產卵器插入當年生或二年生細嫩樹枝木質部,然後再將卵產入。同時使嫩枝條脫水乾枯死亡,對樹木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