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肥胖的危害

  研究人員指出,婦女的肥胖是不同的,隨年齡增加脂肪容易積聚在腹部。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肥胖的危害,一起來看一看吧。

  肥胖的危害

  1、高血壓

  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一項對中、老年的調查顯示,體質指數小於20者高血壓患病率為7.55%,體質指數24—26之間者高血壓 患 病率為20.26%,當體質指數大於28時,患病率達36.89%。肥胖症者脂肪組織大量增加,必須增加血容量和心輸出量才能滿足機體需要,長期心臟負荷 過重使左心室肥厚,血壓升高。其次,肥胖者多有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可促進腎遠端小管對鈉的再吸收,使鈉瀦留並引起高血壓。另外,肥胖症者的腎上腺皮質功 能活躍,皮質醇轉換率增加,皮質酮和脫氧皮質酮羥化增強,可使血壓升高。因此,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

  2、動脈硬化及冠心病

  有調查資料顯示,體質指數小於20者冠心病患病率4.72%,體質指數24—26者,冠心病患病率9.91%,體質指數大於28者,患病率高達 16.51%。肥胖症者多有高甘油三酯血癥,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體重超重、體表面積增大、脂肪組織過多、心臟負荷加重***包括心肌內外脂肪沉積引起的心肌 負荷加重***等因素可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肥胖症者體力活動減少,冠狀動脈側支迴圈削弱或不足。以上諸因素均可導致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3、糖尿病

  肥胖症與糖尿病關係密切。我國14省、市3l萬多人的調查表明,糖尿病在正常人群的發病率為0.26%,而超重者的發病率為2.82%,是前者的 10倍多。一般患有肥胖症的人食物的攝入量都會超過身體通常的需求,進食過多就會刺激到胰島而分泌過多的胰島素,這樣很容易導致高胰島素血癥,但是這類人的細胞對於胰島素並不是很敏感,將進一步促進胰島素分泌,使胰島負荷加重,胰島細胞增生肥大,長期可導致胰島功能衰竭而發生糖尿病。另外,肥胖常同時伴有高血脂症,常發生脂肪代謝亢進,使遊離脂肪酸升高,加 重糖代謝紊亂,更易誘發糖尿病。

  4、呼吸功能不全

  臨床稱為肥胖一通氣不足綜合徵,也稱低換氣綜合徵。極度肥胖者胸壁和腹壁脂肪過多,呼吸活動受到限制,呼吸淺表,補呼氣量減低而致功能殘氣量降 低,使肺處於接近呼氣位置,由於潮氣量減低,使肺泡通 氣量減少,換氣受限,造成二氧化碳瀦留,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病人可出現紫紺。由於長期缺氧,可繼發紅細胞增多症,同時血液粘度增加,加重了迴圈阻力,心 髒負荷加重,發生肺動脈高壓,發展成慢性肺心病。

  5、脂肪肝

 

  肥胖可以引起肝臟的脂肪變性,導致肝臟腫大。肥胖病人由於長期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飲食,及存在高胰島素血癥,從而使肝臟合成甘油三酯的速率大大超過了將其轉運出肝臟的能力,或引起極低密度脂蛋白運出甘油三酯發生障礙,導致甘油三酯在肝內堆積而發生脂肪肝。

  預防肥胖的運動

  1、模仿木偶

  雙腳直立於地,上半身保持平直,雙腳自然分開,兩臂向外抬起,肘部彎曲。先用左手向上,右手向下,同時身體向左傾。之後換右手向上,同時身體向右傾。如此反覆多次。

  2、彎躬屈膝

  兩腳自然分開,雙膝向下稍彎,同時將腹部肌肉和臀部肌肉收緊。然後將雙膝向下蹲,儘量低一些,這樣效果會更好,然後保持此姿勢2秒鐘,然後再站起來,重複做此動作,要反覆多次。

  3、屈身控制

  兩腳自然分開,全身直立,將雙手放在臀部。上身保持挺直,然後從髖關節處向前彎曲。此姿勢保持8秒鐘之後再向下彎曲,兩手分別用力去抓小腿肚。腿要伸直,不可彎曲雙膝,此姿勢也要保持8秒鐘才會有效。

  4、體側抬腿

  雙手放在地面,右膝跪在地上,左腿用力向外伸,且不可彎曲。之後做抬起,落下的動作,連做多次才有效。兩條腿要互換來做此動作,要反覆幾次,效果才更好。

  5、向後踢腿

  將兩臂伸直,然後放在地上支撐,此時雙膝也要彎曲在地。頭部朝下,同時左腿要向上踢起,踢到自己能達到的最高度。然後再向相反的方向做踢腿運動。如此反覆多次後再換右腿做此動作。可以鍛鍊腿部肌肉,促進腿部血液迴圈,防止久坐可能引起的靜脈血管病。

  6、側臥壓腿

  將右手及臂放在地上用以支撐身體,然後向右做側臥動作。同時左腳放在右腿前的地上。右腿要用力向上抬起多次,再換左腿做同樣的動作。此動作可以鍛鍊大腿的力量,使之更為強健。

  肥胖症疾病的防治

  一、加強普及教育,宣講肥胖者的危害症,肥胖症的預防從幼年開始,正確理解現代健康概念應包括聲、心、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堅持體力勞動和運動鍛鍊合理安排飲食。

  二、治療上強調以行為、飲食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使病人自覺地長期堅持,且不應依賴藥物,以免發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