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過於肥胖的危害

  以前我們習慣認為孩子胖一些是好事情,因為孩子胖說明營養狀況比較好,實際上在臨床檢查過程中發現有些胖孩子的營養狀況並不是那麼樂觀。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脂肪肝

  重度肥胖兒童脂肪肝的發病率高達80%,而兒童肥胖就是誘發脂肪肝的重要因素,高血壓、高血脂是肥胖兒童發生脂肪肝的危險訊號。

  高血脂

  肥胖兒童血脂明顯高於正常兒童,而血脂紊亂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

  肥胖兒童普遍存在高胰島素血癥,這是因為身體為了維持糖代謝需要,長期被迫分泌大量胰島素,長此以往,就會導致胰島抵抗,容易引發2型糖尿病。

  抵抗力下降,易患病

  肥胖兒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尤以細胞活性明顯降低,因而易患感染性疾病;由於胸壁脂肪堆積,壓迫胸廓擴張受限,影響肺通氣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比體重正常兒童更易患感冒、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另據統計,肥胖兒童消化系統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顯高於正常兒童***4%***。

  孩子肥胖的原因

  1、飲食習慣

  傳統觀念認為肥胖的原因就是飲食過量而導致的。很多女孩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有個好身材,而控制孩子的食量,這是嚴重的誤區。肥胖的原因除了吃得多還跟吃什麼有關。喜愛高脂、高糖、高熱量食物的孩子,發胖的機率更大。

  另外,寶寶的飲食直接影響到身體發育,家長們往往只會重視寶寶食物的營養夠不夠,是否符合寶寶的口味,卻忽視了寶寶膳食結構中的營養平衡。營養過剩,長期營養失衡,挑食都會影響兒童的身體發育,導致兒童肥胖。

  2、缺乏運動

  如今孩子的活動空間基本都在室內,活動量越來越少,活動範圍越來越小,活動時間越來越短,這樣就限制了人體能量的消耗。而家長不斷的補充營養,能量消耗小於補充,導致營養過剩,使得脂肪在身上沉積,形成了兒童肥胖。

  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運動除了增強體質外,還能有效的鍛鍊骨骼和肌肉。它可以提高人體新陳代謝的速度,還能提高心血管功能和運動系統功能,並控制體重。

  3、先天遺傳

  兒童肥胖除了上述後天環境中的因素,父母的先天遺傳也起著重要作用。科學研究證明,父母身材胖,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比一般兒童要大。因為遺傳基因決定身體發育,控制身體能量在運動中的消耗。

  兒童肥胖除了上述三個主要因素外,還與生活習慣和疾病有關。不規律胡生活習慣,會破壞兒童體內正常的生物鐘,導致身體機能紊亂,食宿時間不定,增加肥胖的條件。

  小兒肥胖怎麼辦

  1.限制飲食。 限制飲食的同時必須照顧營養需要,以保證小兒正常生長髮育,不能使體重下降過快。小兒食慾旺盛,可給予大量蔬菜水果,逐漸讓其習慣進食減少。

  2.增加體力活動。 逐漸地增加活動時間和活動量,可先從散步、打球等運動做起,培養其興趣,每次可進行1到2小時。同時鼓勵小兒參與家務活動。

  3.家庭和社會的支援。 必須有家庭和社會的支援,最好能改變家庭的生活飲食習慣。不能在家長暴飲暴食的同時限制兒童飲食。

  4.藥物治療。 一般不主張濫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