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肥胖的危害

  項新的研究發現,腹部過胖的60歲以上婦女發生動脈栓塞的危險高於全身性肥胖或其他部位肥胖者。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阻礙營養吸收

 

  肥胖是一種營養障礙。長期以來,有些人總以為只要長得腰圓體胖,就意味著營養良好。其實,肥胖並不等於營養良好,它與消瘦一樣,都是營養障礙所致,二者所不同的僅是體內脂肪貯藏的多少。肥胖不僅是體內脂肪過剩,同時也存在著某些營養成分的缺乏。如許多肥胖的兒童,體內常常伴有鐵、鈣等微量元素的不足,引起缺鐵性貧血、軟骨病等多種營養缺乏性疾患。

  導致血脂異常

  肥胖者,特別是腹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異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肥胖者容易患高脂血症的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幾點:一是進食脂肪多,二是體內脂肪儲存多,三是高胰島素血癥可增高血脂,四是血脂的清除有問題。

  易誘發糖尿病

  雖然不能說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但它對糖尿病的誘發作用卻是不可忽視的。許多資料證實,肥胖程度越重,糖尿病發病率越高。目前在一些經濟發達國家中,肥胖引發的疾病,最多的就是糖尿病。成年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屬於肥胖體型。幾乎所有的肥胖者,空腹血糖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升高。

  易引起運動系統疾患

  肥胖者過度增加的體重,對骨骼和關節等運動系統,特別是對脊椎和下肢是一種額外的負擔。骨骼、關節等組織長期支撐過重的體重,猶如每天扛著多餘的東西,久而久之,必然積勞成疾,發生關節炎、肌肉勞損或脊神經根壓迫,引起腰腿肩背痠痛,甚至造成關節變形,嚴重影響肢體活動。

  肥胖會導致的疾病

  1、婦科病

  肥胖的女人常易有月經不調的情形,如時間過長、不規則、量過大,以及多毛症***一種因荷爾蒙不平衡所引起的體毛反常的生長***。肥胖還會導致陰道感染和一些經前併發症,從而引起許多不愉快和不方便。而由於肥胖的女人會分泌過量的雌激素,當體內雌激素過多、黃體素太少時,可能會引起水腫或腦腫,從而使體重增加。

  2、心臟病

  因為脂肪增多,體重增加,人體所消耗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也需要增加。這就要求心臟額外費力地工作,加強收縮,輸送更多的血液,才能把足夠的血液運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器官,滿足身體的需求。這樣,就大大地加重了心臟的負擔,影響了心臟的功能,增加了患心臟病的危險。這一點對於婦女尤其明顯,研究人員對11.6萬名年齡在30歲~35歲的婦女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後發現:身高1.66米,體重在62千克~67千克的婦女患心臟病的危險,是同樣身高,體重卻小於57千克***正常體重***的婦女的1.3倍;而同樣身高,體重為68千克~78千克婦女患心臟病的危險是體重正常婦女的1.8倍。該項調查認為,肥胖比抽菸更容易導致心臟病。

  3、面板病

  肥胖者末梢迴圈微弱,面板對外界變化的反應較慢,抵抗能力也很低,因此極易患皮炎、溼疹、疥癬、凍瘡等面板疾病。同時由於胖人流汗較多,會破壞面板預防感染的原有功能,這也會大大增加面板病的發病率。

  4、癌症

  一癌症協會在調查了許多肥胖人之後發現,一個肥胖人,若其體重比同齡人的標準體重高出 40%以上,得子宮內膜癌的機會是正常人的5.5倍;患膽囊癌的機會為3.9倍;患子宮頸癌的機會為2.4倍;得乳腺癌的機會為1.5倍。另有研究指出,一個女性的體重普超過標準體重15千克?25千克,她得子宮癌是正常體重者的3倍;如果超過標準體重25千克以上,她患該病的比率高達正常人的10倍。

  5、肝病

  眾所周知,食物中除了對身體有益的部分之外,還存在少量有害物質,需要經過肝臟的過濾清潔。肥胖人食量通常較大,攝入的有害物質較正常人的多,這樣就使肝臟中積累的毒素過多,加重肝臟的負擔。同時體內的脂肪在肝臟堆積,也易導致脂肪肝。

  肥胖症的治療

  1.營養治療與運動治療

  對於肥胖症患者,首先應進行營養與運動治療,應該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的治療。控制飲食將攝入的能量總量限制在1000-1500kcal/天,減少脂肪攝入,脂肪攝入量應為總能量的25%-35%,飲食中富含水果和蔬菜、膳食纖維;以瘦肉和植物蛋白作為蛋白源。減肥膳食中應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除了補充必要的營養物質,還需要補充必要的維生素、礦物質及充足的水分。還要改變飲食習慣,在吃東西時需要細嚼慢嚥,這樣可以減慢營養物質吸收,控制能量攝入。飲食控制目標是每月體重下降控制在0.5-1公斤左右,6個月體重下降7-8%。肥胖患者最好在專門的營養師指導下制定嚴格的飲食計劃。

  運動治療本身可以減少大約3%的體重,聯合控制飲食,減肥效果更好。運動時,肌肉組織對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利用大大增加,使得多餘的糖只能用來供能,而無法轉變為脂肪而貯存。同時隨著能量消耗的增多,貯存的脂肪組織被“動員”起來燃燒供能,體內的脂肪細胞縮小,因此減少了脂肪的形成和蓄積。由此可達到減肥的目的。減肥運動須強調科學性、合理性和個體化,要根據自身特點掌握適當的運動量與度。

  2.藥物治療

  目前常用的治療肥胖症的藥物主要有兩類:一種是作用於中樞的食慾抑制劑:此類藥物又稱厭食***物,它是通過影響神經遞質的活性,減少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從而減少食物攝入量,抑制食慾和提高基礎代謝率來減重,如西布曲明。還有一種是作用於外周的脂肪酶抑制劑:通過阻斷飲食中部分脂肪的吸收達到減肥目的,如奧利司他,在胃腸道道抑制胃脂肪酶和胰,從而減少脂肪的吸收約30%。需要藥物治療的患者BMI大於30kg/m2且無合併症,或者大於28kg/m2有其他合併症。

  3.外科治療瘦身專線

  控制飲食、運動治療或藥物治療,對於重度肥胖症患者而言,難以不能達到理想的減肥效果。外科手術治療是使重度肥胖症病人獲得長期而穩定的減重效果的唯一手段,胃腸外科手術不僅能減重,同時可能改善甚至治癒肥胖症相關的多種代謝性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治療重度肥胖,預防、減緩甚至阻止肥胖併發症的發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