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冠心病的誘因有哪些

  夏季是冠心病高發的季節。那麼引發冠心病有什麼誘因呢?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一下的引發冠心病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引發冠心病的誘因

  一、肥胖

  特別是年輕人,以代謝綜合徵為集中代表,表現為腹型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症、糖耐量異常等,主要於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相關,減肥是規避這一危險因素的有效手段。

  二、“三高”

  即高脂血症、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這是眾所周知是冠心病危險因素,也是三種慢性病,重在長期控制,它們的危害是緩慢的、全面的,往往需要數十年才能發病,故不能引起某些患者的重視,但一旦犯病,都是複雜的、多系統的棘手疾病,如冠心病合併腎功能不全、腦動脈硬化、外周動脈硬化等等。

  三、不良生活方式

  久坐不動,缺乏鍛鍊。久坐或影響脂肪代謝,大幅減少了脂朊脂酶的活性。而這種酶可分解血脂迴圈,給肌肉供能。該酶活性的降低使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因此,摒棄不良生活方式,是預防冠心病的一大手段。

  四、遺傳因素

  具體機制在目前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家族有早發冠心病史***<50歲***的患者冠心病發病率高。另外一種值得重視的遺傳疾病是家族型高膽固醇血癥,有些老人很消瘦卻患有嚴重的冠心病,沒有其他的危險因素,但是血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都很高,並且其子女得也普遍很高,又稱為家族型高膽固醇血癥,需要早發現早治療。

  冠心病的易犯誤區

  一、忌生氣、發怒

  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指揮人的一切,當過分激動、緊張,特別是大喜大悲時,由於中樞神經的應激反應,可使小動脈血管異常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增強,使冠心病患吝缺血、缺氧,從而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二、忌超負荷運動

  從老年人的客觀實際出發,運動應量力而行,恰到好處,做到動靜結合,陰陽協調平衡,才能達到最佳點。如過猶不及,失去平衡,則會走向反面。因此,冠心病患者既要堅持鍛鍊,又要嚴格掌握一個“度”字,使供血量和需血量相平衡。

  人在安靜狀態下,心肌每分鐘需要300毫升左右的血液供應;大的體力活動,心肌每分鐘需要的最大血量達2000毫升左右。可見超負荷的運動量極易導致心腦血管急劇缺血、缺氧,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腦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在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事先服藥預防。

  三、忌脫水

  有些中老年人平時沒有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等到渴了想喝水時,已造成程度不同的“脫水”了。人的血液70%左右是水,由於老年人特別是冠心病患者的血黏度都有所增高,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血凝傾向,導致缺血或心腦血管堵塞,嚴重時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水可以稀釋血液,並促進血液流動,故老年人平時要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最好在睡前半小時、半夜醒來及清晨起床後喝一些開水。

  四、忌缺氧

  一般而言,一天中,除戶外活動或有氧運動的吸氧量符合生理需要外,其他時間的吸氧星往往不足,冠心病患者則易出現胸悶等症狀。如果長期供氧不足,會加重動脈硬化的程度。所以,冠心病患者要經常對居室環境通風換氣,當胸悶或心胸區有不適感時,立刻緩慢地深吸幾口氣***即深呼吸***。出現心絞痛時,除服用急救藥外,應立刻深吸氣,家中備有氧氣瓶的則吸氧幾分鐘,可以緩解心絞痛,減少心肌細胞的死亡。

  冠心病的常見臨床分型

  1、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

  表現為心臟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為長期心肌缺血導致心肌纖維化引起。臨床表現與擴張型原發性心肌病類似,近年有人稱之為“缺血性心肌病”。

  2、粹死型冠心病

  因原發性心臟驟俘而淬然死亡,多為缺血心肌局部發生電生理紊亂,引起嚴重心律失常所致。

  3、心肌梗塞型冠心病

  症狀嚴重,由冠狀動脈閉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壞死所致。

  4、隱匿型冠心病

  亦稱無症狀型冠心病,病人無症狀,但靜息時或負荷試驗後有sT段壓低.T波減低、變平或倒置等心肌缺血的心電固改變;病理學檢查心肌無明顯組織形態改變。

  5、心絞痛型冠心痛

  有發作性胸骨後疼痛,為一時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病理學檢查心肌無組織形態改變或有纖維化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