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對關節的危害

  新媒稱,英國的一項研究報告發現,每八名成年人當中,就有超過一人有肥胖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超重兒童易於出現骨畸形。過大的體重可能引起生長板的損傷,導致股骨骺滑脫、膝外翻、脛骨內翻***Blount疾病***、髕骨疼痛、扁平足、脊椎前移***背下部疼痛***、脊柱側凸和骨性關節炎。

  在年幼肥胖個體常見的黑棘皮病以頸後表面、腋下、體褶和關節部位出現色素沉澱過度、過度角化和柔軟斑塊為特徵。普遍的其它的面板問題包括皮贅和毛髮角化病。

  兒童正處在生長髮育最旺盛時期,骨路中含有機物的比例大,受力容易彎曲變形。肥胖兒童體重超標太多就會加重下肢,尤其是下肢支撐關節的負擔。下肢長期超負荷容易造成弓形腿、平足。

  肥胖兒童多伴有高血脂症、肺通氣不良、心功能減弱、脂肪肝、關節炎等。由於兒童胸部和腹部的脂肪蓄積量較多影響了心臟的舒張和肺的呼吸,既妨礙心肺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又影響其它機能,如肺活量減小等。

  肥胖的病因

  1.遺傳因素

  大多認定為多因素遺傳,父母的體質遺傳給子女時,並不是由一個遺傳因子,而是由多種遺傳因子來決定子女的體質,所以稱為多因子遺傳,例如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肥胖,就屬於這類遺傳。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則子女有40%肥胖的機率,如果父母雙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機率升高至70%~80%。

  2.社會環境的因素

  很多人都有著能吃就是福的觀念,現今社會,食物種類繁多,各式各樣美食常在引誘你,再加上大吃一頓幾乎成為了一種普遍的娛樂,這當然成為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3.心理的因素

  為了解除心情上的煩惱、情緒上的不穩定,不少人也是用吃來作發洩。這都是引起飲食過量而導致肥胖的原因。

  4.與運動有關的因素

  運動有助消耗脂肪,在日常生活之中,隨著交通工具的發達,工作的機械化,家務量減輕等,使得人體消耗熱量的機會更少,另一方面因為攝取的能量並未減少,而形成肥胖。胖導致日常的活動越趨緩慢、慵懶,更再次減低熱量的消耗,導致惡性迴圈,助長肥胖的發生。

  5個小妙招幫助減肥

  一、少食多餐 增加進餐次數

  或許你會奇怪:既然要瘦身減肥,為何還要不停進餐?這聽上去的確有些矛盾。但實際上,每天5~6次的少食多餐和一日3頓的大餐相比,其新陳代謝率為24比7。而且這樣做可以防止你在長時間飢餓後的過度進食。每餐的間隔時間不要超過4小時,要確保餐餐食物均包含蛋白質以提高新陳代謝率。

  比如,你早晨吃粗纖維穀物加水果,上午可吃些酸奶和果品等小零食;午餐吃一盤綠色蔬菜沙拉加適量的雞肉或魚;在下午3~4點鐘再加一次小吃,如一根香蕉和一片低脂乳酪;晚餐則要儘量清淡簡單,少吃一些,可以考慮蔬菜拌120~180克的雞肉、魚,或是其他型別的瘦肉以增加蛋白質含量;如果睡得晚還可以安排一次夜宵。

  二、攝入超低熱量的飲食弊大於利

  我們的身體已經“程式設計”設計了熱量需求,以保證我們基本的新陳代謝和日常體重。假如你從飲食中突然減少1000卡路里,你的“靜止代謝率”,即你的體內用於維持正常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功能所需的卡路里數量便會自動降低,因為你的身體此刻會誤認為你在捱餓,需要平衡。你不但不能夠多消耗熱量,反而會影響身體功能的正常運轉。

  三、早餐要攝取大量的高纖維碳水化合物

  食用脂肪多的人群會更快地產生飢餓感。理論上講,你的身體會花更長的時間來消化和吸收高纖維碳水化合物食品,使它們不會很快地轉化為血糖,由此你的飢餓感會相對緩慢出現。研究人員推薦最佳營養早餐是,富含粗纖維的穀物早餐加一杯低脂牛奶;全麥麵包抹低脂乳酪再配以香蕉或其他漿果;高蛋白蔬菜卷全麥麵包等等,既營養又健康。

  精緻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如白麵包及馬鈴薯等均會產生大量的胰島素,促進脂肪的儲存,並可能會降低新陳代謝,專家建議我們食用含粗纖維的碳水化合物食品:“保持碳水化合物食品的攝入是非常重要的,多多選擇蔬菜、水果和全麥食品,因為這些食物中所產生的胰島素會相對少一些。”

  四、睡眠不足會導致新陳代謝失調

  每晚睡眠4小時或不足4小時的人群,在碳水化合物的處理上會相對困難一些。

  提高睡眠質量的方法很簡單。在一天中提早計劃我們的訓練時間,在上床睡覺之前的2~3小時內進行鍛鍊,可使睡眠保持平穩。同時,在睡前泡個熱水澡也有好處,調查顯示,溫水浸泡過的人,會更容易地進入夢鄉。

  五、每天喝瘦身飲品纖體茶

  一年四季,不論什麼時候減肥,都要做好清腸運動。最簡單的,可從每天清晨喝溫開水做起,簡單一杯就能有效的滋潤消化道和幫助腸子蠕動,有利減肥。但若覺得白開水的效果還不夠好,可以選擇喝中藥減肥茶。研究表明,每天喝3杯纖體茶能讓身體額外燃燒路里的熱量。一月就能減少5到10斤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