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的基本功怎麼練

  鋼琴演奏被稱為“手指上的舞蹈”,其基本功包括很多內容和方面。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練鋼琴基本功的方法

  第一。鋼琴最重要的基本功——高抬指。

  高抬指的要領有三:

  1、在保持自然放鬆手型的前提下,由指根部位***掌關節***把手指高高抬起,自然重力下鍵,一關節要站穩,有助於把手指韌帶拉開,注:4指是最不獨立的手指,以右手為例,從左往右彈時,4指必須藉助5指一起抬起來,從右往左彈時,4指必須藉助3指一起抬起來,且抬手指時一定不能連帶手腕一起抬,手腕應保持平穩。

  2、下鍵快而有力。這裡強呼叫力是一剎那的。一定要用手指自身的力量向下擊鍵,千萬不能靠手腕的力量。

  3、用完力以後立即放鬆,用力和放鬆幾乎在同時,沒有放鬆就不要抬下一個手指。

  高抬、下鍵、指力、強度、力度控制以及時間分配,是掌握高抬指彈奏技巧的幾個關鍵,吃透了這些,則可謂得其要領,也就是等於掌握了高抬指。高抬指一定要慢練,用慢得不可思議的速度都沒關係,重在體會。

  第二。真正懂得練習音階、琶音、和絃***三者是音樂的重要語彙***的重要和益處,。一是可以熟悉鍵盤位置,熟悉調式調性及其轉換,提高視奏能力。二是提高控制和運用手指的能力,增強手指的靈活性,講求的是快速又均勻。三是可以熟悉指法,鞏固記憶;音階琶音是除高抬指以外特別強調的基本功練習。

  音階的內容包括:大調,小調。而大,小調又分為自然大調,自然小調,和聲,旋律小調,五聲音階,半音階等,它的練習又可分為:同向、反向,從一個八度到四個八度,可於不同的節奏變化來練習,在練習中要注意手指下鍵後起鍵要快,每個手指要做好準備,集中力量,快速又均勻。除了手腕要放鬆以外,更重要的是穿、跨指的準備。穿、跨指要求快,手指提前到位來做好準備。用手腕配合。穿、跨指後手指要馬上返回,做好下一個準備的工作,而琶音的練習和音階是同樣重要的,琶音練習手的伸縮幅度比音階大,它一般的包括大、小三和絃,屬七和絃和其它三和絃,七和絃等轉位的練習,而琶音又分為短琶音和長琶音,練習琶音要注意手指力量的轉移,手腕的動作,而穿、跨指仍然是一個重點,在彈奏琶音時手臂不能來幫忙,跨度大的地方不能彈成斷奏,要連貫,當剛開始練習琶音時可用短琶音來幫助練習

  第三。正確的讀譜同樣是基本功之一。樂曲是作曲家內心的感情的表現,也是為了讓演奏者能瞭解作曲家的創造意圖,因而在開始練習時就首先要讀譜,用正確的方法讀譜來提高視奏能力,我們在對五線譜不熟悉時,常把那幾個音記在腦裡,低頭演奏不看譜,害怕彈錯,如長期這樣,眼睛就不能離開鍵盤,不但不會邊看譜邊彈,連最基本的識譜能力都沒有,因此,就會覺得枯燥、吃力,所以,在練習過程中我們要學會看譜彈奏,養成看譜的習慣,而且我建議在上琴彈奏之前要看清譜號、調號、拍號,打拍子唱幾遍譜,產生內心聽覺,做到“心中有譜”,視奏時才不會“錯的離譜”,視奏時有關術語、音符、時值、表情記號等都要表現出來,養成邊看邊彈奏的好習慣。等到練習熟練、識譜能力、視奏能力都提高後才可以考慮背譜。

  第四。以快速練習發現問題慢速練習解決問題

  練習的過程中,慢練幾乎是所有教師教給學生的“法寶”,這當然無可非議。對於由於功課緊張練習時間短的學生來說,往往急於完成作業很難靜下心來大量的做慢練習,這樣當然也很難保證作品完成的質量。教學中發現:一味的強調慢練會使學生的進度大大減緩。如果換一種形式,不去限制他們的練習速度,課堂上教會學生髮現問題,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時候,學生自然也會降下速度認真尋找解決的辦法。變被動為主動,使其在快速練習中發現問題,這樣慢練習的目的性更強,並非只知道放慢速度,而不明白慢速的目的。練習過程中的最大問題就是不能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教學中不僅要發現學生的問題,還應該教會學生怎樣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幾乎所有的練習曲或者樂曲中,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同的難點。一味的用一個速度是不會解決這些問題的,必須用一些步驟和手段進行突破,而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速度的變化練習。單純的從技術而言,假設五個手指都像二指這樣靈活、都像大拇指那樣有力的話,可能就不存在技術上的難點了。但恰恰相反,在鍵盤上還要讓雙手的配合再次出現難點,沒有力量的指頭***雙手的小指或四指***要彈奏重要聲部***高聲部、低聲部***,而有力量的手指一般的情況下卻是完成伴奏聲部。單從基本練習來看雙手五指的過程中不斷的變化速度,發現他們之間的總問題、解決這些生理上造成的問題。

  鋼琴的基本介紹

  鋼琴與小提琴,古典吉他並稱為世界三大樂器。

  人們口中所說的樂器之父就是鋼琴,而樂器之母是小提琴,樂器王子是古典吉他。

  在世界各國的成千上萬種古今樂器當中,現代鋼琴被眾多的音樂家們譽為“樂器之王”。這不僅是由於它的體積最大、內部結構最複雜,更主要的還是由於它優良全面的效能和廣泛的用途都是其他任何樂器***除為數不多的教堂、音樂廳中的管風琴外***無法與之相比擬的。

  在歐洲,大約14——18世紀之間,曾流行過兩種鍵盤樂器,一種叫擊弦鍵琴,一種叫撥絃鍵琴***又稱大鍵琴、羽管鍵琴***。這兩種樂器都因被認為是鋼琴的前身而被我們稱為古鋼琴。兩種古鋼琴的發音原理互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完全不能或幾乎不能隨手指觸鍵的不同力度彈出強弱不同的音來。雖然有這樣的弱點,但古鋼琴作為鍵盤樂器,已經具備了將不同的音、不同的曲調同時結合起來的功能。當不同的音、不同的曲調同時***不是先後***結合起來時,音樂就變成多聲的、複合的、立體的了,這無疑是人類音樂思維的深化。鍵盤樂器的優點就在於能夠適應這種深化的需要。同時也反過來為多聲音樂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那時的歐洲音樂,恰好是復調音樂迅速演進的時代。相應的,古鋼琴也盛行了幾百年。許多作曲家都為古鋼琴作曲。例如巴赫、享德爾和斯卡拉蒂的鋼琴曲,都是為古鋼琴的。海頓、莫扎特的大量作品和貝多芬的一些作品,也都是為古鋼琴作的。另外,古鋼琴還有它特有的纖巧的音色。所以在古鋼琴普遍被現代鋼琴取代之後,到了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甚至在當代,又有少數鋼琴家重新提倡使用古鋼琴。今天, 許多型制的電子琴也都設定古鋼琴的音色***Harpsichord***,就是這個緣故。

  樂器的演進,是伴隨著音樂創作的深化而變化的。而音樂創作的深化,就在於更細膩、生動地表現出人們內心對無限豐富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的感受,以及由此而來的無限豐富的感情色調及其變化。這時,缺少力度變化和對比的古鋼琴,就不能完全滿足音樂藝術發展的需要了。新的鋼琴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

  世界上第一臺鋼琴,由義大利人克里斯托弗裡***B·Cristofori***於1710年前後在佛羅倫薩製造出來,當時取名為“弱和強”***Piano e forte***。後來,幾乎所有語種都稱鋼琴為Piano,就是Piano e forte的簡稱。中文稱Piano 為鋼琴,這倒是中國化了的名稱。

  僅從鋼琴本名為“弱和強”這一點已經說明:演奏者能隨心所欲地彈出弱、強、漸弱、漸強、突弱、突強等等力度變化、對比,這是鋼琴的發音原理與古鋼琴的根本不同之處。這一點不同,對鋼琴演奏藝術的發展,對鋼琴曲創作的推動,都有重大意義,這已由後來的鋼琴音樂史所驗證。克里斯托弗裡的巨大貢獻,就在於此。萬事開頭難,儘管他製造的那臺鋼琴與我們今天常見的三角鋼琴***即平臺式鋼琴***和立式鋼琴相比,還是大不相同的,但畢竟Piano是在克里斯托弗裡手裡誕生的。後來的幾百年間,又經各國無數的能工巧匠,從型制、結構、材料、音域、音色、音量等等方面不斷予以改進,才成為今天的樣子。

  這中間,另一件對鋼琴藝術乃至整個音樂藝術的進步都有深遠意義的事,就是十二平均律的普遍應用。所謂十二平均律,就是一個八度內的十二個半音裡,所有相距半音的兩個音之間的“距離值”,都是相等的,這是其他任何律制都不具備的特點。這個特點的優越性,在於音樂從此可以“暢通無阻”地自由轉調和方便地應用和聲技巧。由此,音樂的多聲思維才飛上了前所未有的可以自由翱翔的廣闊天空。

  鋼琴的聲音

  塵緣中琴聲,月皎波澄。人們神怡心曠之際,耳邊一陣微風忽起伏。遠遠傳來縷縷琴聲,悠悠揚揚,彷彿能與湖水產生共鳴,滄滄涼涼。一種情韻卻令人迴腸蕩氣。雖琴聲如訴,所有最靜好的時光,最燦爛的風霜,而或最初的模樣,都緩緩流淌起來。而琴聲如訴,是在過盡千帆之後,看歲月把心跡澄清,是在身隔滄海之時,沉澱所有的波瀾壯闊。在懂得之後,每一個音符下,都埋藏一顆平靜而柔韌的心靈。

  相遇的甜蜜、孤單的苦澀,都是你我的回憶。繽紛、透明,令人玄感沉醉的詩調,屬於你的音樂情歌!帶你夢迴初戀、夢迴家園、夢迴那生命的朝露,在琴音的懷抱中甘甜休憩——純美的鋼琴聲、訴盡無限。優雅的鋼琴演奏,能喚回你對那些曾經愛過的地方的美好回憶

  鋼琴聲如天籟,奏出心中最柔軟的歌謠;鋼琴聲如澗溪,蜿蜿蜒蜒、百折千回;鋼琴聲如自然,不經雕琢、質樸渾然;鋼琴聲如美玉,溫潤柔和,貼近心靈;鋼琴聲如心聲,它詮釋著彈奏者內心的波瀾起伏和心路歷程;鋼琴聲如泉水,行雲流水般從指間傾瀉而下,配合著心的律動,靜默地溶入血液。

  鋼琴世界,用行雲流水般的音符闡釋浪漫情懷。完美的音效、優雅的演奏,給你純淨浸心的音樂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