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影片短片觀後感

  觀後感是看完一部影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勵志影片觀後感,希望你喜歡。

  勵志影片觀後感篇一:《風雨哈佛路》觀後感

  這是一部關於教育題材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女孩在很艱難的環境中通過教育,最後改變了生活的故事。

  關於這部電影,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改變,不管是環境改變了那個女孩的童年,還是哈佛改變了那個女孩的現在,還是教育改變了生活,不管怎麼說,整部電影都在描述有關改變的事,因為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改變。

  窮則思變,從古至今都是這個道理,當一件事情以一種方式解決不了的時候,就要改變一種思維方式,以另一種方法去嘗試,我覺得這應該就是人作為高等動物,為適應環境而特有的能力,就像現在我們在一塊在這裡培訓軟體工程師,大多的原因都是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感到不滿,因而選擇了再教育來改變現在的生活,這是我們選擇的方式,但並不能說這是唯一的方式,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就導致了每個人要走的路也是不同的,進而導致了每個人改變自己的生活所選擇的方法的不同,這就是所謂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我們選擇了在教育,但是並不能說在教育就一定能讓你對以後的生活滿意,因為這裡面存在好多因素,有個人的因素,環境的因素等等,不過我覺得在這裡環境的因素可以排除在外,因為學習的環境很好,這就要談談我們個人的因素了,由於我們來這裡的目的不同,導致了我們的態度的不同,造成了結果的不同,所以,這就要我們端著我們的學習態度,既然來了就要做好,學好,不是給別人看的,是為自己以後的路鋪墊的。

  如果想少走點彎路,再教育絕對是個捷徑,既然我們選擇了這裡,就應該相信我們的選擇,相信北大青鳥的口號,教育改變生活,就應該有信心,持之以恆的學習來改變自己的人生。

  勵志影片觀後感篇二:《阿甘正傳》觀後感

  這是一部史詩般的電影,在這個紙醉金迷,金錢利益至上的社會中,阿甘,作為一個最純樸的原形,用最本質的最純樸的人性,為人們樹立了一個與這個時代並不相符,但卻是這個時代最應該珍惜的形象。

  從出生到成功,阿甘經歷了與常人同樣的過程,只是他的命運與常人有所不同,但是天生純樸的阿甘有著一顆永遠善良的心。無論是在他平凡的生活中還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阿甘勇永遠用一顆最純樸的心面對這一切。它可以拋棄自己的生命去救助自己的夥伴,即使夥伴已經魂歸天堂。它可以不顧危險去救自己的長官,即使他的長官已經失去雙腿。他也曾經困惑曾經迷茫過,為了他所愛的人,他曾經不顧一切,雖然他並不懂得那就是所謂的愛情。但他始終遵循著甘福利的本質--善良!於是他有了自己的愛,有了自己的夥伴,那些曾經嘲笑過他的人,最後也不得不為他的偉大而折服。

  阿甘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他聽自己母親的話,他總是說--媽媽說,以至於他把人生簡單的規劃為一盒巧克力,這就是它的全部智慧。他與世無爭,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應該做的本分,他從不去傷害任何人,即使受到傷害依舊以善良面對。

  影片的開始,那個羽毛或多或少的說明了影片的主旨,亦可在風中漂浮的羽毛,沒有人知道會去向何方,但羽毛始終是潔白的,無論他飛過多遠飛過多久。始終不變的是他的潔白無瑕。

  阿甘是不幸的,它的人生中充滿了上天的不公,讓他與常人有著天壤之別。但是上天賦予了這個被人們稱為"傻子"的不幸兒一個禮物,那就是一顆無論受過多少洗禮與挫折依舊會潔白無瑕的心。阿甘是堅強的,他面對母親的離去,面對妻子的逝世,用快樂沖淡自己的悲哀。阿甘是勇敢的,面對紛飛的子彈,他為了佔有不顧一切,阿甘是守信用的,為了曾經的一句諾言,他把自己的已故朋友的遺願最終變成了現實。阿甘是執著的,他為了屬於自己的愛與善良,從來都沒有去傷害過任何一個人,所以上天富裕這個"傻子"的禮物比他的不幸要幸運得多。

  成功的阿甘,他的智慧不在於有多麼的精明,也不再有多麼的偉大,僅僅在於他那顆永遠善良的心。因為他堅定著善良的本質,堅定這善良的方向。

  一根潔白的羽毛,隨風飄舞,無論飛過多少地方,依舊潔白無瑕。

  勵志影片觀後感篇三:《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中國合夥人自上映以來,在全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這部電影中能給我們啟發的東西太多了。看完電影我的感觸也非常多,但是有幾點是最難忘的:它演繹了團隊的力量、解釋了夢想的定義並且給我們拼搏努力的理由。

  首先要想成功必須依靠團隊合作,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即使你的能力再大也不能忘記藉助團隊的力量,更何況並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俗話說的好“三個臭皮匠也能頂個諸葛亮”,團隊的優勢在於思維的碰撞和能力的互補。就像片中的成東青,孟曉俊和王陽,他們三人一個性格保守、一個激進、一箇中庸。作為新夢想最大的領導人成東青在一開始只是從農村來上大學的土鱉,英語說的也不好,不善於溝通,但是恰恰到最後走向了成功,這跟其他兩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孟曉俊性格激進,夢想著站在美國的土地上改變世界,他其實是和成東青完全相反的性格,一個保守一個激進,這正是一種互補,成東青想而不敢幹的事情,孟曉俊可以幹,甚至可以拉著成東青一起幹,但是他們的性格在一開始相差太大往往會出現爭執,在劇情發展的後來這一點更能體現出來,而總王陽總是會在他們爭吵的時候出現,進行調停和化解,這又是一種互補,王陽為人比較灑脫,可以說是比較中庸,也正是這種性格使得他可以在成東青和孟曉俊之間將他們的性格進行中和,從而組成了一直優秀的團隊。在他們的成功路上他們發揮著各自的優點將他們的事業逐漸推向了高峰,成東青用他失敗的經歷教導學生什麼是失敗然後又怎樣站起來,王陽用它流利口語言傳身教並摸索獨特的教學方法,孟曉俊也發揮它瞭解美國簽證的優勢組織開展簽證講座等,團隊中的每個人都發揮著自己的能量,他們三個人就是我們大家的縮小版,在每個公司每個團隊中都有分工,各自都發揮著自己的能力,履行自己的職責,而當大家都能發揮自己能量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的事業成功的時候。

  其次“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覺堅持是一種幸福的東西”,這是成東青在片中的一句話,我想這句話也給我們觀眾非常正確的解釋了什麼事夢想。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在談論著我們的夢想,而我們的夢想也在不斷的變化著,其實夢想很簡單,可能是當一位科學家,可能是成為一個明星,可能是想和自己愛的人平凡的生活,可能想有一個家等等,夢想有很多,可以說每人都有夢想,但是現實的生活往往會將我們的夢想擊碎,我們的夢想在現實面前似乎不堪一擊。但是我想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原因,為什麼有人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什麼有人實現不了,那我想可能就是我們沒有堅持,也許成功就在下一秒但是我們卻選擇了放棄,也許在沒有看到成功的曙光前堅持是很痛苦的,但是沒有堅持又哪來的成功,黎明前的天總是最黑,因為它在積累天亮的力量。我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都經歷過小的成功,比如通過英語四級、通過期末考試、完成了我們制定的工作任務。可能會有這種體會:在達到目標以後回首望去我們曾經的認為痛苦的堅持和努力突然之間變得那麼美好,我們甚至會懷念我們的努力懷念我們的痛苦,因為是它讓我們感覺到成功的來之不易,是它讓我們感覺現在的成功是那麼的真實,是它給了我們自信。的確正如片中所說“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覺堅持是一種幸福的東西”,那麼讓我們為了自己的夢想堅持吧痛苦吧,將來也幸福吧。

  最後還是引用片中的一句話“掉在水裡你不會淹死,呆在水裡你才會淹死,你只有遊,不停的往前遊”。這是一個比喻,但是他給了我們拼搏努力和前進的理由,我想這句話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種是哪裡跌倒在哪裡爬起來這樣才能成功,另一種是不要安於現在的成績,要不斷的挑戰,創造更好的成績。對於第一種是在我們遇到了困難的時候可能我們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候成功和失敗就有了選擇,你是繼續掙扎努力走出泥潭,還是放棄,可能如果選擇放棄會舒服一些,但是結果只是往下沉,但如果選擇了掙扎走出泥潭那麼我想不管泥潭有多大,我們遲早會走上乾淨的柏油路,當你意識到失敗只是成功的彎路的時候,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而對於第二種也許我們現在有我們的成績和過去,但是那都是以前,我們要著眼未來去創造更大的成績更大的價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守著以前的成績過日子是不行的,你可以在累的時候停下來休息一下但是不能停止不前,就像水一樣,流動才有活力,靜水最後只能變成死水。

  最後我想附上片中的一句話:“如果皺紋終將刻在額頭,那就別讓皺紋刻在心上”,樂觀的心態很重要,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