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教學實錄

  敦煌的壁畫儲存了大量唐及唐以前的繪畫設色資料。審美學習之旅是跨越時空與疆界,敦煌的古老壁畫使得我們感受色彩在古老東方特有的詩意與形式。敦煌壁畫都有哪些特色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看完了以上的之後,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關於敦煌的知識吧!

  敦煌的旅遊景點

  莫高窟

  又稱“千佛洞”,位於敦煌縣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下,因地處莫高鎮而得名。它是我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分佈在鳴沙山崖壁上三四層不等,全長一千六百米。現存石窟492個,壁畫總面積約45000平方米,彩塑佛像等造型2100多身。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偉渾厚,小的精巧玲瓏,其造詣之精深,想象之豐富,是十分驚人的。

  鳴沙山

  位於敦煌市南郊七公里處。古代稱神沙山、沙角山。全山系沙堆積而成,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20公里,高數十米,山峰陡峭,勢如刀刃。沙丘下面有一潮溼的沙土層,風吹沙粒振動,聲響可引起沙土層共鳴,故名。據史書記載,在天氣晴朗時,即使風停沙靜,也會發出絲竹管絃之音,猶如奏樂,故“沙嶺晴鳴”為敦煌一景。這是大自然現象中的一種奇觀,古往今來以“沙漠奇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月牙泉

  月牙泉在鳴沙山下,古稱沙井,俗名藥泉,泉內的羅布麻、枸杞等藥材很多,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徹”。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 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舊、惡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於沙、古潭老魚食之不老。去鳴沙山月牙泉遊玩以傍晚、黃昏時分最佳。月牙泉有三寶:鐵背魚、五色沙、七星草,傳說鐵背魚和七星草一起吃可以長生不老!月牙泉南岸的小花羅布紅麻是泉邊獨特而唯一的保健中草藥,也有延緩衰老的功效,每年6,7,8月小花盛開,猶如夜幕中的點點繁星,根據老輩人的說法:敦煌特有的狗魚也許就是鐵背魚,月牙泉南岸的羅布麻或許就是傳說的七星草!


1.敦煌壁畫教案設計

2.敦煌壁畫教案

3.敦煌壁畫的教案

4.敦煌壁畫線描集

5.敦煌壁畫手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