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書法作品價格

  董其昌***1555-1636***,明代後期著名畫家、書法家、書畫理論家、書畫鑑賞家。如今,很多書法愛好者都收藏他的書法,那麼現在市場上如何呢?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董其昌書法作品,希望你們喜歡。

  董其昌書法作品欣賞

>

  董其昌書法作品圖片1

  董其昌書法作品圖片2

  董其昌書法作品圖片3

  董其昌書法作品圖片4

  董其昌書法作品圖片5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萬曆年間進土,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諡文敏,後人多稱董文敏。他是明末影響最著的和傳世作品最豐富的書家。

  現在我們見到的董其昌作品,以四五十歲以後的居多,前期作品相當少。早年存世作品,行楷書《關侯廟碑》是他約三十五六歲時所寫,主要仿學李邕的碑書,又兼有王羲之、顏真卿的書法筆意,透露出他早年的書學面貌。五六十歲時的作品,如楷書《月賦》,行書《節臨鐘王帖》、《臨顏真卿畫贊碑》和則缶徐浩三藏和尚碑》,行書《岳陽樓記》等則漸變。《月賦》師法虞世南,書體修長,筆法秀勁,得虞書溫雅之意;師法顏真卿、徐浩楷書的《畫贊碑》和《三藏和尚碑》,則專務書法的樸拙澀勁,而絕少學虞書的自然瀟灑的筆法。60歲以後,他的書法藝術創作進入了自由階段,則缶柳公權蘭亭詩》、《友石臺記》、《三世誥命》、則缶爭坐位帖》和鉅製削缶閣帖‘十卷》等,都是他晚年的代表作。這時期的作品,一面以拙於筆法表現來反映書法的古拙,一面又以率易的、似不經意的筆法來表現書法的平淡天真。高土奇在跋董書《友石臺記》時說:“如大樹槎材春芽欲生”,形象地道出了董其昌晚年書法藝術的特點。

  董其昌作為一個貴族藝術家,自然恪守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精神。作為一個藝術大儒,他的學養對認識中國畫體現在筆性上的文化意蘊自然是十分重要的。用現代語言來解讀,也就是說董其昌充分地認識到宋元各家的筆墨基因,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見前人各種筆墨基因在他作品中的反映。所以,後來的藝術家,以他的作品為借鑑,從中找到與自己筆性相近的前人的筆墨基因,來與之匹配與學習,都能取得各自的成就與高度。歷史證明了這一點,董其昌對中國繪畫的傳承與發展無疑是成功的。

  董的書法成就也很高,擅長行書,早年學顏真卿、虞世南,中年致力於米芾,主張“奇非狂怪、正非拘泥”和畫與禪理融會於書法藝術之中,書風飄逸空靈。清代著名學者、書法家王文治稱董其昌的書法為“書家神品”。後人把他與臨沂邢侗、晉江張瑞圖、順天米萬鍾並列,稱“邢張米董”。董其昌的書法與繪畫一樣影響深遠,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書為宗法。現代許多名家書法也是學董其昌的,如啟功、馮其墉等。

  董其昌的作品歷來就很珍貴,但因在流傳過程中贗品不斷湧現,民間很難見其精品。上世紀80年代,董其昌的作品主要在美國市場上交易,由於真假難辨,不少大買家不敢輕易出價。反之一旦被專家認可,則不惜巨資收購。近年來,董的作品在拍場上屢有上佳表現。尤其近兩年來,他的不少繪畫作品價格躍過了500萬元,有的甚至突破了千萬元大關,像2005年廣東保利推出的董其昌《青綠山水》手卷,被拍至1375萬元的天價。同年,其書法作品《臨淳化閣帖234開冊》在佳士得獲價345.13萬元,後市董其昌的書畫仍將是海內外博物館和大收藏家尋覓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