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愛祖國

  熱愛祖國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情感。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愛祖國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愛祖國方法

  1.讓孩子們正確的認識歷史

  許多家長們可能會覺得學習歷史對於孩子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意義,這種想法顯然是錯誤的。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有著許多的精華與精髓值得孩子們去學習。然而,只是學習歷史中的優秀文化是不夠的,還要正確的認識歷史中的“恥辱”,例如九一八事件,釣魚島事件。正確的認識中國的歷史,能夠讓孩子能夠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能夠讓孩子們鑑古識今,少走彎路。另外,學習歷史可以使人明智,可以提高人的素質,提高人的修養,增長人的智慧。多學一點歷史知識,對於做人處事、素質發展和能力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應該讓孩子們瞭解和掌握必須的基本史實。

  2.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精神,理性愛國

  愛國主義精神對於每個公民來說,都是一種必備的素質。正所謂有國才有家,家長們要讓孩子學會愛家人,學會愛身邊的人,然後上升到熱愛自己的國家,這種精神是十分崇高的。父母們要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愛國的精神。而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家長們可以借用歷史典故,歷史事件作為很好的教育素材,從中引導孩子們正確認識歷史,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南海仲裁案事件,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愛國教育素材。家長們可以在這一天和孩子們一起去回顧歷史,讓孩子以歷史為戒,發憤圖強,熱愛祖國。

  3.對孩子進行國防教育

  “國防教育應從娃娃抓起”,未成年人也需要國防教育。國防觀念作為國防建設的思想基礎,總是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國民國防觀念淡化,縱使是泱泱大國或者富甲天下,也難逃被瓜分和欺凌的命運。因此,從小對孩子們進行國防教育十分必要。通過領土爭議這些尖銳的歷史事件,可以向孩子們傳遞國防意識,提高國防觀念,樹立起防患意識。

  國外是怎麼教孩子愛國的

  美國

  “美國的愛國教育體系系統完善、注重效果、潛移默化、滲透進日常生活中。有的美國小學在每日的例行開課儀式中,所有學生由教師帶領,右手放在心口,虔誠的吟唱國歌,同時宣誓“我效忠於國旗和國旗所代表的美利堅合眾國”。美國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學習畫國旗、唱國歌,進入小學後,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是反覆渲染“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和最先進的國家,做一個美國人最值得驕傲”的觀念,內容涉及到華盛頓、林肯、愛因斯坦等傑出人物。學習弘揚美國精神的著名演說。如“不要問祖國為你做了什麼,而要問你們為祖國做了什麼”。 美國政府制定了愛國主義教育計劃,切入點是作為一個美國公民的自豪感和責任感,著重弘揚美國精神。包括熱愛國家、崇尚民主自由、維護社會公平、勤勞誠實的精神。社會中,從兒童玩具到服裝、從商品到娛樂場所,通過寓教於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在美國,不論是學校舉行的活動,還是社會舉辦的球賽,都有一個保留節目,那就是開場前全體起立奏國歌。

  法國

  “有人說,法國沒有愛國主義教育。雖然,在法國,學校和其他政府部門一樣在大門口插國旗,但是他們沒有升旗儀式。學校也不搞活動來紀念什麼日子,比如5月8號,巴黎解放日,全國放假一天,各自回家休息。並且,學校也沒有專門的愛國主義課程。雖然如此,但還是有兩門課與愛國教育息息相關,一門是公民教育,名一門是歷史。 公民教育課的主要內容可概括:通過教育培養每個人的“公民意識”,使青年學生不僅瞭解自己應該享受的權利,還要樹立對國家應盡“責任”的自覺性。這些責任包括納稅意識、法制觀念、為國家繁榮作貢獻及維護國家主權與自由等。歷史課,當然是講法國曆史上的名人,思想家,政治家,尤其強調歷史名人對世界的貢獻。比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等人對人類歷史思想史,甚至對教育、政治體制的影響。這樣,在對名人肅然起敬的過程中油然而生對國家的愛戴。與之相呼應的,法國到處都是博物館。從巴爾扎克博物館、雨果博物館到酒博物館,凡是能展覽的東西都會收集展覽。可見法國人對國家的文化遺產非常看重,相當珍惜。 這種潛移默化、滲透在生活中的教育形式讓人們在不經意間充滿愛國的情懷。

  日本

  “在日本,愛國主義教育又稱為“愛心”教育,主要特點是進行批判從而得到啟示。主要內容分為三個方面: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對鄉土的熱愛以及對民族精神的培養。通過對傳統文化以及對鄉土的教育,培養對日本文化以及家鄉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從而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比如,在中小學的課本中,隨處可見日本的標誌性景物、建築、畫作等,並結合相應的事例,讓學生了解文化的兩面性,在廣闊的視角中培養愛國精神。 除此之外,日本還從多途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課堂上的愛國教育主要集中在“道德時間”課上;課外,在諸如校園祭、學生會運動、遠足旅行、運動會中都貫穿了愛國主義教育。並且與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模式相結合,將愛國主義教育普及到每個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