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方法有哪些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遲到,就是因為不會準確的預算時間。學會預算時間,是孩子以後合理規劃日程的基礎。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幼兒園是培養時間觀念的起點,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是培養時間觀念的起點

  在美國,父母和學校非常重視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從幼兒園起,孩子的環境、課程,點點滴滴中都滲透著時間觀念的培養。孩子不但學會了“守時”,還從中懂得了如何管理、分配時間。

  但“時間”是如此抽象的概念,幼兒園是如何做的呢?

  其實,新生兒也有時間觀念,寶寶滿月前後就能夠分辨白天和黑夜的區別了。國際教育專家認為,優質養育中,很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生活規律。

  每天讓寶寶在固定的時間吃睡玩,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調整,讓孩子的每一天都是可以預期的,這樣有利於培養寶寶的安全感。寶寶有了規律,也便於大人更好的管理全家人的時間。

  將“時間觀念”滲透在點滴中

  “給孩子一塊表”

  時間觀念的啟蒙,可以從掛在房間裡的一個靜音掛鐘開始。

  不論是幼兒園還是家庭,給孩子一個環境是很重要的。在明顯的位置掛上一個孩子易懂鐘錶,旁邊對應相應的課程表,讓孩子們從小就意識到時間、日程的重要性。

  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家裡,可以和孩子們做時間主題的手工,比如紙手錶、紙盤DIY時鐘。

  一起畫一些放在鐘錶上的小專案,協助孩子在上面記錄每天的主要活動都花了多少時間。這樣孩子就能直觀的看到哪些事情花的時間長、哪些短。

  讓孩子參與自己的時間管理

  讓孩子參與到一日流程的制定中,讓孩子有意識的開始瞭解自己每天生活的一日流程,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逐漸在心中形成觀念。

  開闢一塊地方,把每天的日程掛起來:

  對於還不識字的孩子,都可以用圖片表示出來,什麼時候喝水、學習、運動、聽故事、整理玩具一目瞭然。用這種方法,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具有時間的概念。

  做一個任務孩子每完成一個任務,就讓他自己把開啟的“門”合上,這樣,他們就會充滿很強的參與感和成就感。

  慢慢下來,孩子就會對做每件事應該預算多少時間,有了個大致認識。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遲到,就是因為不會準確的預算時間。學會預算時間,是孩子以後合理規劃日程的基礎。

  美國很多家庭都會要求孩子學會自己做timebudget***預算時間***,制定合理日程表並且執行。這一點,幼兒園和家長們可以學習和借鑑。

  孩子的繪本也有時間概念

  和孩子們一起閱讀關於認識時間和星期幾的繪本,比如:《好餓的毛毛蟲》、《不高興的瓢蟲》。

  時間管理的教育應該從讓孩子感受時間開始。只有孩子對時間有了感覺,才能去管理它。

  享受“守時”的快樂

  時間管理並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去更有效的運用時間。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才能讓孩子學會守時,懂得了時間的重要性,孩子自然就學會了抓緊時間、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必須完成的事情。

  新學期伊始,孩子掌握這項本領就會事半功倍。“守時”,為孩子一生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