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幼兒記憶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自我複述記憶法是把識記材料變成自己的話,以達到加強記憶的目的的方法。這是一種很有用的適合幼兒的記憶法。培養幼兒記憶能力的方法很多,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培養幼兒記憶能力的方法

  1.自我複述記憶法

  自我複述記憶法是把識記材料變成自己的話,以達到加強記憶的目的的方法。這是一種很有用的適合幼兒的記憶法。

  首先,為了能自我複述出來,集中注意力是必不可少的。注意力的集中,大腦對識記材料的痕跡就加深了。

  其次,想自我複述出來,理解也是必須的,要想把書上的文字變成自己的話,不能理解就無法達到這種目的。因此,要防止死記硬背。

  威特的父親為了訓練威特的記憶力,每次帶他到博物館、美術館或去工廠、礦山回來後,總要讓威特詳細地向母親彙報所見所聞。威特5歲後,為了增加他的堅實,父親帶他周遊四方,足跡遍佈德國各大城市。每天參觀瀏覽後,父親要威特寫信給家人,彙報一天的見聞。這樣不僅培養了威特的記憶力,提高了威特善於觀察的能力,而且還使他有了能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習慣。好的記憶力為威特早日成才,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維尼夫雷特是位神童,她的非凡的記憶力也是用自我複述方法訓練出來的。維尼夫雷特的母親斯特娜夫人常常與女兒起玩類似於自我複述的遊戲“留神看”。每當路過商店的櫥窗,斯特娜夫人總要讓女兒在櫥窗看一會,走過之後,就讓她說出櫥窗裡有什麼商品,如果她說的比斯特娜夫人記得少,那就不行。經過不斷的訓練,5歲時的維尼夫雷特在紐約州的肖特卡大學教授面前就能把美國著名的軍歌《共和國戰歌》一字不差的複述出來,使教授們大吃一驚。

  2.延時強化記憶法

  延時強化記憶法,就是在幼兒識記時,家長不是把一件事或一份識記材料一次性的完全告訴幼兒,而是分成幾次,或者是在關鍵地方停住,讓幼兒自己思考,以達到增強記憶效果的目的。

  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而不願意複習已看過或已聽過的事。延時強化法就是利用了幼兒不願意複習舊知識,喜歡新事物的特點,抓住幼兒的好奇心,把應一次講的知識“延時”,以達到強化記憶的目的。例如,幼兒看到魚缸裡的金魚一上一下地遊著,會問魚浮沉的原因。這時如果家長告訴幼兒,因為魚肚子裡有“鰾”,鰾鼓起來時魚就浮上來,鰾縮了魚就下沉了。雖然幼兒也能知道魚上浮下沉的原因,但效果不佳,不就就會忘記。應用延時強化記憶法則是這樣告訴幼兒:“魚肚子裡有個好玩的東西,正是這個東西使魚上浮、下沉的。你想想魚肚子裡會有什麼玩具?”然後再說:“魚肚子裡的玩具能打能小像氣球一樣,這個‘氣球‘一大,魚就浮上來,‘氣球‘一小,魚會下沉。”如果家裡吃魚,就把鰾給孩子看看,那麼幼兒對魚上浮下沉的道理可能永遠不會忘記了。

  大詩人歌德的記憶力很好,這和他的早期教育有關,幼時,他母親正是用延時強化記憶法訓練他的記憶力的。母親給他講故事講到最精彩處,就突然不講了,而讓歌德根據已聽的內容想象後面可能發生的事,經過母親的“延時強化”,歌德不僅學會編故事,而且也增強了記憶力。

  幼兒記憶的發展特點

  1.記得少、忘得快

  幼兒記憶的範圍和記憶保持的時間,是隨著年齡增長而擴大和延長的。如小朋友一堂課上能學會一首兒歌或一個故事,但如果不復習很快就忘了。

  2.記憶缺乏目的性

  幼兒的記憶很難服從一個有目的的活動,他們的記憶以無意識記為主,他們只對形象鮮明的物件,引起興趣的事物或引起強烈情緒體驗的事能記住。要年幼兒童將記憶專門作為有目的活動是困難的。5、6歲的幼兒有意識的能力開始發展起來,如大人委託他做某件事,他會運用重複大人說的話的簡單方法,來記住這件事。

  3.記憶方法呆板

  成人的記憶一般是通過對要記憶事物的理解,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徵和內在的聯絡,拋棄事物非主要部分,進行意義的識記。而幼兒由於受知識和經驗的限制,不會進行這種分析,較多地對事物表面進行機械識記。例如成人和幼兒同時遇到一個初次見面的人,成人記住的是這個人的相貌特徵,而幼兒記住的可能是這個人的衣著顏色等。但是幼兒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識記,對他們能理解的事物也會進行一些意義識記。

  4.記憶不精確

  幼兒記憶的精確性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大多幼兒表現為記憶不完整、相互混淆、歪曲事實和易受暗示等方面。例如幼兒聽了一個故事,他只記住感興趣的某個細節,而整個故事的情節卻記不住,或者把其他故事的情節也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