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育兒知識大全

  每個嬰兒都要適量的補鈣,但不要補錯鈣呀!免得適得其反。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期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各位家長們抓緊看看吧。

  嬰兒育兒知識:給寶寶補鈣易犯的8個錯誤

  每個寶寶都要適量的補鈣,但不要補錯鈣呀!免得適得其反。

  1.讓寶寶隔著玻璃晒太陽

  陽光中的紫外線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隔著玻璃晒太陽等於沒有晒太陽,讓寶寶晒太陽一定要去戶外。

  2.把寶寶遮掩得太嚴實

  媽媽雖然把寶寶帶到了戶外,但總擔心寶寶受涼,給他穿上厚厚的衣服,或遮掩得嚴嚴實實不露出一點面板。這樣,面板中的物質不能轉化為VD,這個太陽也是白晒了。帶寶寶外出晒太陽時,應儘量多露出面板讓紫外線照射,陽光照射面板合成的VD,對於寶寶是最安全的,不會發生VD中毒。

  3.1歲後不再給吃鈣劑

  很多媽媽認為1歲後,寶寶什麼都能吃,飲食已經很豐富了,不再需要補充鈣劑。根據我國兒童膳食調查,我國兒童飲食中的鈣根本滿足不了他們生長的需要。因此,過1歲後,寶寶還應每天繼續服用鈣劑,一直到2歲,服用量大約為150-300毫克。

  4.化驗檢查就可以確定缺鈣

  寶寶究竟是否缺鈣,不能僅憑做一項化驗如末梢血血鈣濃度測定就隨便確定,必須由醫生根椐寶寶病史、症狀、體徵及輔助檢查綜合分析後才能確定。

  5.過於心切給寶寶攝入大劑量VA

  雖然VA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但並不是攝入得越多越好。因為,VA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它可以儲存於體內,逐漸消耗、利用,儲存過度或口服過量時都會引起中毒。較為多見的是,短期內過量使用VA引起的急性中毒和長期藥量積累所致的慢性中毒。因此,給寶寶服用VA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否則,嬰兒每天服用VA5-10萬國際單位時,一般在半年內就可出現骨痛、脫髮、厭食等慢性中毒表現。補充VA最安全的方法是,在日常飲食中注意給寶寶提供富含VA的食物,儘量母乳餵養,及時按月齡新增輔食。

  6.把鈣劑放在食物中餵食

  很多媽媽擔心寶寶不願吃鈣劑,經常把鈣劑悄悄地放到牛奶、米湯或稀粥裡給寶寶食用。這種方法看起來似乎很巧妙,但實際上並不利於鈣劑的吸收。因為很多食物中含有植酸,這種物質會影響鈣在腸道的吸收,並且,當脂肪過多時還會形成皁鈣,不僅對補鈣作用不大,甚至還會導致鈣吸收量進一步下降。

  7.寶寶在戶外就能攝取VD

  南方地區陰雨天或者有濃霧的天氣比較多,雨霧都會遮掩陽光中的紫外線,同樣會影響寶寶面板中VD的合成,導致缺鈣。因此,帶寶寶到戶外晒太陽還是要選擇有陽光的天氣,而不是陰雨或濃霧天。

  8.給寶寶吃商場賣的鈣片

  目前市場上各種兒童保健用品層出不窮,不少帶有草莓、水蜜桃等水果味兒,顏色鮮豔的鈣片也紛紛粉墨登場。這種鈣片不僅吃起來不費勁,孩子們還都挺喜歡。於是,那些急於給寶寶補鈣的父母往往如獲至寶,眼睛都不眨就滿心歡喜地買下一大堆回家給寶寶當糖果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鈣片中多含有人工色素和香精,對兒童的生長髮育並沒有什麼好處。長期吃這樣的果味鈣片,就跟吃零食一樣,會導致嬰幼兒食慾減退,甚至還會導致寶寶肥胖。寶寶補鈣,除了注意多喝牛奶、吃豆製品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外,補充天然來源的鈣片才是首選。

  嬰兒育兒知識:寶寶為什麼喜歡吐舌頭

  總是聽身邊的媽媽們說起,二個多月的寶寶老是喜歡伸舌頭出來舔嘴脣和衣服,還是不斷的舔,這樣的情況。小編今天來告訴大家初生嬰兒喜歡吐舌頭怎麼回事。

  那麼大家知不知道寶寶幾個月會吐舌呢?大概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一般而言,寶寶從2個月左右就開始了自己認知世界的過程,神經系統的各種功能開始發育,寶寶神經發育的順序是從中心向外圍開始。

  因此,小嬰兒的口周神經比手的神經發育更早,“口”在2~5個月大的寶寶是探索世界的工具,通過口來探索和體驗周圍的環境。所以他或許會把小舌頭伸到外面玩或碰到什麼舔什麼,這是寶寶正在學習呢!

  寶寶吐舌頭一般是正常現象,你不用擔心,這是寶寶自我安慰和自我愉悅的一種方式,長大後會慢慢消失。寶寶往往在自己的某種需求達不到滿足時,如餓了卻等不到奶吃時或寶寶需要媽媽的愛撫了卻得不到滿足,也可能是長牙時牙齦不適而出現吐舌頭現象。此外還要注意寶寶舌尖有無發紅上火現象,如果寶寶感覺舌頭不適也會頻繁出現吐舌頭的情況.

  從心理學角度講,孩子出生~1歲是心理性慾發展的初級階段,即“口欲期”。一歲以內的嬰兒獲得各種慾望滿足的主要途徑是口部***即吸吮、吃喝、吃手***。

  瞭解了這些情況,媽媽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了哦。

  嬰兒育兒知識:寶寶肚臍鼓起來

  寶寶肚臍突出多為臍疝,,這是由於嬰兒先天腹壁肌肉過於薄弱,加上出生後反覆有使腹壓增高的原因,如咳嗽,便祕,經常哭鬧等,導致腸管從這個薄弱處突出到體表,形成一個包塊,一般在睡眠和安靜的情況下突出的疝又會回到腹腔,突出到體表的包塊會消失。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肚臍沒有閉合好的寶寶,在哭鬧、咳嗽、腹瀉時,附近的腸子便被擠壓到腹壁以外,形成了一個圓形的包,這就是臍疝氣。

  2、寶寶哭鬧得越厲害,腹壓就越高,臍疝氣也就鼓得更大更明顯。

  3、臍疝氣鼓出的這個包包摸上去非常柔軟。一般來說,在按壓後可以復位。但是,當臍疝被卡在臍部較長時間後就有可能發生了嵌頓,無法用手送回。這樣的情況需緊急就醫處理。因為腸壁受壓,血液流通不暢,就有腸缺血壞死的危險。

  如果寶寶臍疝氣鼓起的小包包在5釐米以下,那麼家長不用特別擔心。臍疝氣可隨寶寶年齡的增長,腹壁肌肉的加強而自然痊癒,之後也沒有什麼不良影響。約有80%的寶寶會在1歲以前痊癒,90%的寶寶會在2歲以前痊癒。但是,寶寶在2歲後仍有臍疝氣的話,媽媽就應格外注意了,需請醫生診治,選擇處理方法。

  嬰兒肚臍眼黑考慮是正常的現象,不要用手摳,保持乾淨,平時注意對寶寶肚臍的護理,保持乾燥,進行消毒。

  嬰兒育兒知識:寶寶不愛吃飯也不吃東西怎麼辦

  “肚子餓了,便想吃飯”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如果寶寶的肚子真的很餓了,就不會有不肯吃飯的問題,因此,寶寶“拒絕吃飯”的理由最常見的就是肚子不餓。中國民間有句俗話叫“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三分飢就是寶寶在每餐吃飯前餓了,表現在吃飯速度較快,吃飯看起來很香。 寶寶肚子不餓當然吃不下飯,若父母只一味地強迫孩子進食,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因此,當你的寶寶不好好吃飯時,首先要想到寶寶是不是不餓。寶寶不餓常見的原因有:

  1、奶與其他飯安排不妥當,有個孩子快一歲了,以吃母乳r2主,每天不下十餘次,甚至把母乳當作哄孩子的工具,孩子自然不會好好吃飯。

  2、零食過多,如果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吃零食,一到應該吃飯的時間,孩子自然就吃不下飯。尤其垃圾食品儘量不要給予,避免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如果大人們本身的飲食習慣不正常,或者常常隨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沒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時吃飯習慣。 》》斷奶是你想斷就能斷的麼

  3、孩子吃飯時干擾太多,邊吃邊玩,結果便會延長吃飯的時間,等到下一頓吃飯的時刻到了,寶寶卻因此而還不餓,當然就不肯乖乖地坐下來吃飯了。

  4、一日三餐安排不合理,飢一頓飽一頓,在孩子餓了一段時間後,暴食暴飲,結果使孩子在吃下頓飯時沒胃口。

  5、父母如果以利誘的方式叫孩子吃飯,久而久之,便會讓孩子以“吃飯”這件事當作交換條件,造成孩子成就的價值觀。

  幫助寶寶吃好飯,促進寶寶的食慾的方法有:

  1、讓這個孩子吃好飯,先要把牛奶減少到每日一兩次,安排好一日三餐,控制奶和零食的進入量,直至出現飢餓。

  2、增加他的活動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餓了,自然不會抗拒吃飯。

  3、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及理解孩子的行r2能力,不能以不吃飯的與父母交換條件的籌碼。

  4、儘量做到吃飯的時間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w規定孩子須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餓了,也不要再給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