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寶寶育兒知識

  4個月的寶寶是新增輔食的第一階段,由於是剛開始新增輔食,所以以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新增的食物要易於消化,還要掌握食物細粗的原則,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篇一

  4個月的寶寶新增輔食原則

  4個月的寶寶是新增輔食的第一階段,由於是剛開始新增輔食,所以以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新增的食物要易於消化,還要掌握食物細粗的原則,這樣寶寶才能順利地過度和適應第一階段的輔食,在以後成長的過程中,對其他新增的食物更容易適應,腸胃也不會發生不良反應。

  注意把握由少到多、單種到多種、稀到稠的原則,剛開始先試加一種食物,在寶寶從口感到或消化系統都能適應後再加第二種,寶寶拒絕食入時不要強行新增,可以過幾天后再試,寶寶一般都可以接受。在量的把握上,由少量開始,等大便也正常後,再增加食用量。稀到稠,食品應從汁到泥,由果蔬類到肉類,如從果蔬汁到果蔬泥再到碎菜碎果。

  在選擇嬰兒餐具上,用軟勺新增比較合適,不要放在奶瓶中吸吮,為斷奶後的進食打下良好的基礎,當寶寶生病時應暫緩新增輔食,以免加重其胃腸道的負擔。在寶寶的用鹽要把握好分量,按成人量的1/3食用。

  寶寶剛開始新增輔食時,不要讓其坐著吃,先在寶寶的頭部背部墊一個枕頭讓其上半身抬高點即可,隨寶寶的成長慢慢的加高,寶寶剛吃完輔食時不要馬上抱起,免得寶寶嘔吐。4個月的寶寶還是要以奶類為主食,每天保證700~800ml奶量的基礎上新增輔食。

  最先新增的輔食應是蛋黃,因為蛋黃含有豐富的鐵質,非常適合新增食時食用,因為足月新生兒體內儲存的鐵是很有限的,只能滿足四五個月寶寶的營養所需,過了四五個月後母乳中的鐵質基本消耗完,所以在寶寶出生後四個月即可新增,但在新增蛋黃時要注意寶寶是否有過敏的反應,有時則不能食用。

  4個月寶寶因為剛開始適應奶製品以外的食物,所以媽媽們不要想著寶寶能吃多少,這個時候寶寶的主食仍然要以奶類為主食,輔食作為第二類寶寶的口糧,可以把握以上原則進行新增,這樣寶寶一般能順利地適應並愛上輔食。

  篇二

  寶寶出牙期 食物搭配要有方

  當媽媽們看到寶寶長出第一顆牙的時候,肯定都是萬分喜悅的。但是喜悅之餘可不要忘記,這同時也意味著寶寶人生的重要階段——長牙期已經到來了。在這個關鍵的時期內,有什麼是需要爸爸媽媽們注意的呢?

  1、 兩顆牙時期

  寶寶一般在4-8個月的時候,下頜中就已經有一對乳齒悄悄的長出來了,從而寶寶也就脫離沒有牙齒的行列了。在這個時期寶寶會很喜歡將所有東西都放在嘴裡去咬,有時候更是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去咀嚼筷子或者湯匙。

  那麼媽媽們在這個時期就要試著給寶寶吃一點半固態的食物,比如說馬鈴薯泥或者麥片粥等,讓寶寶能夠由水質食物向糊狀食物完美過度。同時,少有粘稠度的食物可以讓寶寶意識到他的食物已經開始有變化了,也會日後用固態食物鍛鍊寶寶用牙齒咀嚼打好基礎。

  2、 四顆牙時期

  大概在8-12個月的時候,寶寶的上頜也要陸續長出牙齒了。這個時候寶寶的營養需要就會變得更加高,媽媽們也要在食物上給予寶寶更多的選擇了。

  但是如果寶寶的咀嚼能力並不好,消化功能又薄弱的話,就會造成塊狀食物沒有經過牙齒充分的咀嚼就進入消化系統,導致營養物質無法被分解和利用。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要用固態食物來引導寶寶進行咀嚼。

  3、6-8顆牙的時期

  寶寶在9-13個月的時候上頜側邊的門牙就會萌出,10-16個月的時候下頜的側門牙也會萌出。寶寶在這個時候就能夠慢慢適應固體的食物了,腸胃的消化功能也逐漸成熟起來,在這個時期,媽媽就可以給寶寶水煮蛋、蔬菜之類的固體食物了。

  長牙期攝入的營養多少、食物種類是如何改變的,都可能會對寶寶的生長髮育造成終身的影響,所以是非常需要每個媽媽都去用心對待的。按照長牙的不同時期,根據寶寶的攝食習慣和成長髮育中的需求來科學配合寶寶在長牙期的飲食。

  篇三

  寶寶給你的五大訊號,應該新增輔食了

  新手媽媽經常為何時給寶寶新增輔食而煩惱,專家說6個月之內可以不新增輔食,但是當孩子逐漸大了,總感覺孩子不吃輔食會餓,長輩們也會一直催促,擔心寶寶營養跟不上去。其實,寶寶需要新增輔食的時候,會給你訊號哦!

  一、自主挺直脖子

  新生兒的骨頭很軟,不足以支撐自己的身體,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的身體逐漸成長,骨骼也跟著發育。當寶寶可以自己抬頭,自己挺直脖子,並且可以在父母輕微的扶持下坐穩做好,那麼孩子的頭部、頸部肌肉發育也逐漸完善。如果此時寶寶在你吃飯的時候會把脖子往前伸,被食物的香味吸引,那麼就是他在想你訴說,他先吃東西了!

  二、對食物感興趣

  當家長們在吃飯的時候,寶寶會看著大人吃東西,並且有很大的興趣,當你夾起食物的時候,寶寶會目不轉睛的盯著看,恭喜你,這是寶寶在向你發出他也想要吃的訊號,細心的你接受到了嗎?

  三、抓起東西往嘴裡放

  寶寶最開始會抓握東西的時候,開始只會晃動物品,如果你發現,你家寶寶抓起東西后第一反應是往嘴裡放,就證明寶寶想要吃東西。家長要把家中不適合的東西收好,不要讓寶寶誤食哦!

  四、生長緩慢,發育指標遠低於標準值

  寶寶的身高體重等發育指標,如果在1、2個月中,一直遠遠低於標準值,這時候家長就要留心了,也許是因為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了,需要給寶寶新增比較適合的輔食了。

  五、寶寶情緒煩躁

  如果寶寶在不發燒也沒有其他疾病的狀況下,連續幾天都在哭鬧,但是吃飯正常,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玩鬧也和往常一樣,那麼家長可以試著給寶寶吃點米糊、雞蛋黃等食物,這也許就是寶寶在提醒你,要給他吃的了。

  家長對於寶寶何時新增輔食,不要過於依賴理論知識,也不要盲目聽從長輩意見,不妨留心觀察自己寶寶不經意間發出的“訊號”,它們可以在一定能程度上反映出寶寶的需求——該新增輔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