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竹筍,是竹的幼芽,也稱為筍,是我們常見的食材之一,那麼竹筍的功效怎樣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竹筍的功效

  1、開胃健脾

  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胃脹、消化不良、胃口不好等病症。

  2、寬胸利膈、通腸排便

  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於治療便祕,預防腸癌;此外,它的高含量纖維素在腸內可以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減少與高血脂有關疾病的發病率。

  3、開膈消痰

  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餘脂肪,消痰化瘀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4、增強機體免疫力

  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用竹筍、竹筍乾製作出來的菜餚風味獨特,煙筍燒肉、煙筍燒鴨、油燜煙筍、煙筍火鍋、泡椒酸筍的營養風味都不錯,深受廣大食客朋友的喜愛和青睞。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竹筍富含蛋白質、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及鐵、磷、鎂等無機鹽和有益健康的18種氨基酸。竹筍還含有多種可以防癌的多糖物質,是一種理想的養生保健品。

  5、保健功效

  開胃健脾,通腸排便,化痰止咳,增強免疫力。

  選購竹筍的方法

  1、外形

  儘量找外形短而粗,但是不要太大的毛筍。從根部到尖部不超過30公分最好。筍太大,根部纖維會變粗而老化,料理的時候筍的根部必須切掉很多才能使用,且筍的口感也不好了。

  2、顏色

  根部偏黃白色,中部到尖部棕黃色而又光澤是比較新鮮的筍。如果中部到尖部發暗褐色,新鮮度就會差很多。

  3、其他

  觀察筍節也就是根部,筍節緊密,而且筍節上沒有鉋刀的刮痕,說明筍嫩而且裡面沒有壞。如果筍節分的很開,筍節很長,根部有刮痕,那麼筍會比較老不好咬,而且裡面還有可能已經壞了。

  食用竹筍的注意事項

  1、竹筍所含有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儲存量,使糞便變軟加快排出,可用於治療便祕。

  2、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還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等症。竹筍還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

  3、竹筍雖然有許多優點,但由於竹筍中含有較多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因此,正處於生長階段的兒童不宜多食。另外,吃春筍還要防過敏。

  4、食用過多,易誘發哮喘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疾病、過敏性鼻炎、皮炎等。為防止出現過敏,吃筍應先少量吃點。如果有反應,馬上停止。若用筍片、筍丁炒菜,要先用開水把筍燙5~10分鐘,然後再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