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藥膳有哪些

  已經到了進補的時節,對於一些朋友來說,藥膳是冬季進補的好選擇,那麼呢?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冬季進補的藥膳吧!

  冬季進補藥膳一、枸杞蓮子雞湯

  枸杞子有十大美名:氣可充、血可補、陽可升、陰可漲、目可明、神可安、肝可滋、腎可養、火可降、風溼可祛。它的主要功能是補肝腎、明目、安神。對於老年人,枸杞子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枸杞蓮子雞湯睡前1小時喝1碗能養心益腎。

  材料:枸杞30克、紅棗12枚、幹蓮子60克、雞肉200克。

  做法:枸杞、紅棗、蓮子洗淨備用,雞肉洗淨、切塊。把原料放入800毫升水中,大火煮滾後除去浮沫,改小火燜煮至食材軟爛,加鹽調味。

  冬季進補藥膳二、北芪黨蔘燉羊肉

  黨蔘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脾胃虛弱者,服用黨蔘有較好的效果。羊肉溫補,北芪有補氣血,驅風寒,活血脈的功效。北芪黨蔘燉羊肉是畏寒者、體弱者最合適的滋補品。

  材料:羊腿肉500克,北芪、黨蔘、薑片各25克,黑棗10顆。

  做法:羊腿肉切成5大塊,放入沸水鍋焯3分鐘,撈起用清水沖洗;放入燉鍋內,將生薑片鋪在羊肉上;黑棗洗淨去核,與北芪、黨蔘同入燉鍋內,加沸水250毫升,加蓋隔水用小火燉1小時,食用時用精鹽調味即可。

  冬季進補藥膳三、花旗參百合燉鷓鴣

  花旗參具有益氣養陰,清火生津的作用;《本草從新》稱花旗參“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百合甘,微寒,歸肺、心經;能養陰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鷓鴣能補肺氣,潤肺化痰止咳。

  材料:花旗參3g,百合10g,鷓鴣150g,薑片適量。

  做法:將鷓鴣去毛、內臟,洗淨飛水切塊,花旗參洗淨蒸軟切片,與洗淨的百合、薑片放入燉盅內,加清水300ml,武火隔水燉2小時即成。

  冬季進補藥膳四、鹿茸參桂豬心湯

  鹿茸分為梅花鹿茸和馬鹿鹿茸,產地為吉林省雙陽縣,它有溫腎壯陽、補益精血和安胎的作用。可以治療陽虛所引起的四肢發涼、頭目眩暈、腰膝痠軟無力等症狀。對腎陽虛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鹿茸參桂豬心湯,能養心益氣、溫通心陽。

  材料:鹿茸3克、黨蔘12克、桂枝5克、豬心1個、生薑2片。

  做法:豬心洗淨,切開,再洗淨內腔,把藥材洗碎,納入內,用牙籤紮緊。與生薑一起放燉盅內,加入冷開水250毫升***約1碗量***,加蓋隔水燉約2個半小時便可。進飲時放下鹽。

  冬季進補藥膳五、黃芪薑母鴨

  黃芪的主要治療作用為補中益氣,固表止汗、託毒排膿、利水消腫四大功能。以治療中氣不足,如胃有下墜感,上氣不接下氣等症狀較好。它還能健脾和胃,所以有開胃進食的作用。當歸、黃芪具有暖身效果,薑母鴨則兼具整腸、增進食慾、促進消化吸收、鎮靜、抗真菌、造血、利尿之效。

  材料:鴨半隻,老薑1大塊,中藥包***草果、陳皮、熟地、當歸粉、黨蔘、川芎、黃芪、香葉、枸杞、紅棗***,麻油,料酒,鹽,冰糖。

  做法:鴨洗淨切塊,老薑切成片;鍋中入麻油以小火爆香姜;再把鴨塊放入鍋內翻炒;炒至鴨油出來,表面呈金黃色;放入中藥包,倒入料酒,煮開後轉小火煮1小時,加鹽、冰糖、姜泥調味。

  冬季進補藥膳六、天麻燉魚頭

  天麻主要產於雲、貴、川。它的功能為鎮靜、散風、止痛。如果受了風,出現頭痛、手足麻木,吃了天麻即能止住,所以又叫定風草。天麻燉魚頭可以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還能解決頭暈眼花、偏頭痛及風寒溼痺等問題。

  材料:天麻10克,鮮鱅魚頭1個,生薑3片。

  做法:將天麻、鱅魚頭、生薑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

  冬季進補藥膳七、羊腎杜仲五味湯

  杜仲主要產於四川。功能為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男女老少皆可服用,特別是腰膝痠軟無力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羊腎杜仲五味湯溫陽固精,補肝腎,強筋骨。適用於腎虛腰痛、陽痿、遺精、腰膝痠軟、筋骨無力等症。

  材料:羊腎2枚,杜仲5克,五味子6克,料酒、蔥、姜、味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羊腎洗淨,去掉臊腺,切碎;杜仲、五味子用紗布包紮,與羊腎同放砂鍋內,加水適量及蔥、姜、料酒。燉至熟透後,加入鹽、味精調味。空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