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獨活的功效與作用

  獨活是一種常見的中藥,那麼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給你詳細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祛風勝溼;散寒止痛。用於風寒溼痺;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頭痛齒痛。

  ①《本經》:主風寒所擊,金瘡止痛,奔豚,癇痓,女子疝瘕。

  ②《別錄》:治諸風,百節痛風無久新者。

  ③《藥性論》:治中諸風溼冷,奔喘逆氣,皮肌苦癢,手足攣痛,勞損,主風毒齒痛。

  ④《醫學啟源》:主治祕要雲:能燥溼,苦頭眩目運,非此不能除。

  ⑤張元素:散癰疽敗血。

  ⑥李杲:治風寒溼痺,痠痛不仁,諸風掉眩,頭項難伸。

  ⑦王好古:去腎間風邪,搜肝風,瀉肝氣,治項強腰脊痛。

  ⑧《滇南本草》:表汗,治兩脅、面寒疼痛。

  ⑨《本草通玄》:治失音不語,手足不隨,口眼歪斜,目赤膚癢。

  ⑩《本草正》:理下焦風溼,兩足痛痺,溼癢拘攣。

  ⑾《現代實用中藥》:發汗,利尿,消浮腫。

  中藥獨活的基本資訊:

  【入藥部位】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重齒當歸的根。

  【性味】 味苦;辛;性微溼

  【歸經】 歸腎;膀胱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洗。

  【禁/宜人群】陰虛血燥者慎服。

  1.《本草經集註》:蠡實為之使。

  2.《本經逢原》:氣血虛而遍身痛及陰虛下體痿弱者禁用。一切虛風類中,鹹非獨活所宜。

  【炮製方法】揀去雜質,分開大小個,洗淨,潤透後切片,乾燥。

  《雷公炮炙論》:採得獨活後細銼,拌淫羊藿二日後,曝幹,去淫羊藿用,免煩人心。

  【地理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陰溼山坡、林下草叢中或稀疏灌叢間。

  資源分佈:分佈於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四川、湖北及陝西等地的高山地區已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