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方法有哪些

  初中地理教學涉及眾多的地理現象以及地圖知識,傳統的教師單純講課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的學生。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恰當使用現代技術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但同時又不能摒棄傳統優秀的教學方法,如課前預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理教學方法,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地理教學方法

  1、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通過實物展示、直觀教具***如模型***、示範性實驗等,使學生通過觀察而獲取感性知識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可供展示的物件有很多,而且隨著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演示的範圍越來越大,效果越來越好。

  2、地圖法。地圖法是指在地理教學中,老師運用各種地圖,使學生獲得地理知識、提高地理技能、發展智力的教學方法。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地圖成為地理學科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3、綱要法。綱要法,又可以稱為“思維導圖”法,是一種利用由字母、文字、數字或者其他符號組成的直觀性很強的教學輔助工具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能夠簡單扼要地把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表現出來。

  4、探究法。探究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觀察、思考、討論、歸納等途徑進行探索,發現並掌握相關原理或結論的教學方法。

  5、生活教學法。活教學法是將教學活動置於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願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並使情操得到更好的陶冶。

  地理教學感悟與看法

  一、加強課前預習

    在地理教學中,提高效率意味著學生需要將教師上課所講內容完全吃透,不影響下一節課教師繼續講授內容。要做到這一點,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格外重要。比如在學習“世界的氣候”時,教師就可以有目的地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南北半球同一緯度同一經度但不同的氣候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這種氣候與別的氣候的不同之處是什麼?這個緯度其他地區的氣候是什麼?海洋在這種氣候的形成中起到了什麼作用等等。讓學生自己進行預習,自發尋找資料。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要留下自己的疑問,留待課堂上同教師、其他學生一起討論,最終合作解決。這樣的預習活動往往能顯著增強地理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課前預習是優秀的學習手段,所以想要切實提高地理教育教學的效率,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必不可少。

    二、加強教學多媒體的使用

    科技的發展給教學帶來了許多便利,多媒體便是其中的一種。多媒體能將圖片、語言、文字、聲音、圖形等直接表現出來,再加上課堂上教師與多媒體、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就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初中地理課上,教師對多媒體的應用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瞭解課本知識。如“地球的地貌”這一節的知識點較為抽象、複雜,僅憑教師的口頭描述,學生無法全面地想象到地球的演變過程,此時多媒體的功能就體現出來了。教師可以用一個動圖來演示地球漫長的演變過程:海洋變成了大陸,綠樹成蔭演化成了戈壁荒漠……這樣的教學形象生動,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使他們更好地理解了課堂所學內容,教學效果非常好。

    三、進行合理想象

    中學生正是想象力豐富的時候,在地理知識的學習中加以合理的想象,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如在學習“中國的版圖”時,讓學生想象中國地圖的樣子像什麼,陝西省的輪廓像不像是一個坐著的兵馬俑,就像西安旅遊景點中秦兵馬俑坑中坐著的那個?內蒙古自治區的輪廓像不像一隻在內蒙古大草原展翅高飛的雄鷹?甘肅省的輪廓像不像一隻鍛鍊身體的啞鈴?至於東南各省的輪廓並不怎麼分明,那樣就可以連起來想象,比如湖南和江西兩個省份像不像一對情侶在接吻等等。學生在教師的提醒下進行思考,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和見解,教師進行糾正,這樣比讓學生死記硬背記憶得更加深刻。都說語文應進行合理想象,其實任何學科的知識都應該進行合理想象。

    四、創設問題情境

    學習歷史知識的時候學生會想,如果生活在某個朝代,那麼就可以完整地掌握那個朝代的整個歷史脈絡了。同理,學習地理知識時,學生也會想如果生活在那個地方,那麼就能清楚當地的氣候、當地的地理環境對自身生活狀態產生的影響。由於學生有這樣的訴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該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

  如在學習“世界的居民世界的聚落”時,教師可通過以下方法來教學:首先,向學生展示需要了解的聚落的相關圖片,如展示東南亞高腳屋的圖片,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所瞭解。其次,設想東南亞地區人民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子?假如學生生活在潮溼悶熱的地方該如何生存?最後,教師可以講一個與東南亞聚落民居形成的原因與過程相關的故事來更好地展現這節課的內容。唐代杜牧有一首詩中寫道:“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這說明學習不能只顧著表面熱鬧,更要將知識內容融入進去,情境不應只是絢麗多彩的動態畫面或活潑多樣的操作活動,其必須暗含著學生必須明白的課堂知識,能激發學生思考,能幫助他們鞏固所學知識,發展能力和智力。

  地理教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與學生不能因為地理在中考中的地位不高就忽視地理知識的教學。初中是連線小學與高中的重要一環,這一環上任何一點的缺失都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及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所以教師與學生應當充分認識到地理知識學習的重要性,讓地理學習成為學生日後更好發展的奠基石。為此,地理教師應該潛心鑽研新課改所大力倡導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並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其進行恰當、靈活的實踐運用,相信每一個地理教師都會鑽研出適合自己學生的教育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