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備考生物的學習方法指導

  高考生物的備考讓你傷透了腦筋?不要急,有好的備考生物的學習方法帶給你。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考備考生物學習方法:實施計劃

  1、仔細瞭解高中生物課本內容,理解和記憶基本概念。

  ***1***根據每單元的生物學習目標,聯絡各個概念進行學習。

  ***2***不要只記憶核心事項,要一步一步進行深入的學習。

  ***3***要正確把握生物課本上的影象、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學的高中生物內容跟實際生活聯絡起來理解。

  3、把日常用語和科學用語互做比較,確實理解整理後再記憶。

  4、把內容用圖或表格表述後,再進行整理和理解。

  5、實驗整理以後跟概念聯絡起來來理解。把握實驗目的,把結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較,找出差距,並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

  6、以學習資料的解釋部分和習題集的整理部分為中心進行記憶。

  7、根據內容用不同方法記憶。

  ***1***把所學的高中生物內容聯絡起來整理進行記憶。

  *把想起來的主題不管順序先隨便記下來。

  *把中心主題寫在中間位置。

  *按照知識間的相互關係用線或圖連線起來完成地圖。

  ***2***利用對自己有特別意義或特殊意思的詞進行記憶。

  ***3***同時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記憶。

  8、不懂的生物題必須解決。***先給自己提問,把握自己具體不懂哪部分後再請教其他人。***

  9、通過解題確認所學內容。

  ***1***整理做錯的生物題,下次考試前重點複習。

  ***2***不太明白的題查課本和學習資料弄清楚。

  ***3***以基本題——中等難度題——難題的順序做題,理解內容。

  高考備考生物學習方法:確立正確的思維方法

  ***1***掌握和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的思維方法

  ①概念。

  什麼是概念?概念是怎樣形成的?這是首先應該明確的問題。概念是一種思維形式,是反映客觀事物一般的本質特徵的。我們在認識事物和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把所感覺到和學習到的事物或知識的共同特點抽出來,加以概括,就形成了概念。一般來說,一個詞就可以是一個概念,這樣,我們面對的概念是非常龐雜的,其實許多詞***或概念***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成為我們學習的新詞***或概念***的基礎。我們現在所說的概念,是指過去從未學習過的,從未接觸過的概念,可稱之為基本概念。在高中《生物》的學習中,會遇到許多基本概念,下面結合具體例項來進一步說明概念的形成。

  例如,酶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基本概念,這一概念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在生物體內發現了許許多多種特殊的蛋白質,它們都具有催化生物體和細胞新陳代謝中各種生物化學反應的能力,而且它們都是由生活著的細胞產生的,它們還具有多樣性、專一性、高效性和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學條件等特性。對於上千種以上的所有的酶的特性,進行分析後,將其中共同的、最本質的特性抽出來,並加以概括,用極精煉的語言來表述,這樣就形成了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種特殊蛋白質這樣一個概念。因此,概念是指通過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對事物的本質特徵的反映。

  任何一個概念都有內涵和外延,內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徵。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特徵,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反映的具有這種本質特徵的事物的範圍。如酶這一概念的內涵就是酶所反映的本質特徵,即酶都是由活細胞產生的;酶都具有催化能力;酶的化學成分都是蛋白質。酶的外延,就高中《生物》所涉及到的範圍看,就是課本中提到的各種酶,如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關的酶,核糖體裡的酶,與adp、atp相互轉化有關的酶,dna複製過程中的解旋酶,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中的轉錄酶,逆轉錄酶,各種各樣的消化酶等等。

  對於高中《生物》中的各種基本概念,都應學會分析它們的內涵和外延,下面將高中《生物》第一章中的基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列表如下,其他章節的基本概念可以試著進行分析。

  當掌握了許多概念後就會發現,有些不同的概念具有某些相同的內涵,這就容易造成概念的混淆,干擾概念的正確掌握。例如,與酶這一概念的內涵有某些相同之點的概念是激素。在動物激素中,有些激素***胰島素、生長激素等***也是活細胞產生的,化學成分也是蛋白質,這與酶的本質特徵是相同的。但是,酶與這些激素又有不同的內涵,即有明顯的區別:酶具有催化能力,而激素不具有催化能力;生物體的每一個活細胞都能產生酶,而動物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細胞產生的;酶的種類多種多樣,而屬於蛋白質的動物激素只有有限的幾種;酶的作用具有專一性,而激素的作用是對全身各細胞發生作用的。由此看來,酶和激素雖然有些內涵相同,但其特性、作用卻有明顯區別,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正確地掌握概念才能區分不同的概念。

  ②判斷。

  由於我們學習的知識是多種多樣的,因而概念是豐富多彩的,而一個概念只能反映某一個或某一類特定的知識內容,至於概念與概念之間有什麼關係,概念本身是無法表達的,這就需要進一步運用判斷的思維形式了。

  判斷是指確定事物的特性或事物之間關係的思維形式,判斷的過程,實質上是對事物的某種肯定認識或否定認識的確定,即不是肯定某事物有某種特性或事物間有某種聯絡,就是否定它們。例如,當我們掌握了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主動運輸這三個概念後,就可以判斷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而這種判斷經常出現在測驗和考試題中。

  高考備考生物學習方法:應用比較法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對立統一的一對生命活動。光合作用的實質是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解的有機物,釋放光能。很明顯,兩者之間是相互對立的。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機物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可以說,如果沒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無法進行;另一方面,光合作用過程中,原料和產物的運輸所需要的能量,也正是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如果沒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無法進行。因此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又是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的。只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存在,才能使植物體的生命活動正常進行。

  其他能進行比較的概念還有很多,如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冬眠與夏眠等等。比較時需注意對比較物件全面瞭解,然後確定比較專案,並做法哦簡明扼要,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這兩類生理過程,可從場所、條件、過程、結果、意義等進行全面瞭解。

  人們都稱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背誦、記憶是必不可少的。同學們不要死記硬背,把生物學成“死物”,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掌握其規律。可根據知識特點、個人情況採取不同的記憶方法,如簡化記憶法、對比記憶法、歸納記憶法等等。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生物知識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