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練習冊語文七年級下答案

  平時沒有跑發衛千米,佔時就難以進行一百米的衝刺。沒有激流就稱不上勇進,沒有山峰則談不上攀登。沒有平時的積累做七年級語文練習冊習題,考試就很難考出好成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編的,感謝欣賞。

  ***一***

  第13課

  鞏固•積累•運用

  1.miǎn cān tián yì

  銜 潢 謐

  湛 塑 眺

  2.造句略

  ***1***形容運筆自然酣暢。淋漓,形容暢快,痛快。

  ***2***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曠,開朗,怡,愉快。

  ***3***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本課指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樣好的效果。 工,精巧。

  3.***1***林立 ***2***精湛 ***3***靜謐 ***4***觸怒 ***5***佔領 盤踞

  4.***1***列數字 ***2***作比較

  5.題目略

  ***1***承上啟下

  ***2***巨集偉壯觀 建築面積 宮殿佈局 宮頂形式 外壁雕像 2 修建時間

  ***3***富於藝術魅力 3 總分總

  ***4***時間先後 遊覽勝地 博物館 外事活動的場所

  閱讀•感悟•實踐

  ***一***

  1.C 2.C

  3.這段軼事在文中有四個作用:

  ***1***為了說明凡爾賽宮建築風格與富蓋府第的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突出其富麗堂皇的特徵;

  ***2***揭露了當時統治者的奢侈腐敗及嫉妒心理;

  ***3***在結構上起著過渡作用,承上啟下;

  ***4***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二***

  1.相同點:都是先總說鏡廊是凡爾賽宮的一大名勝,然後分別介紹鏡廊的長、寬、高及它的作用,介紹與17 扇拱形窗門相對應的17面巨大的鏡子,最後寫人漫步其中的感受。 不同點:甲段文字還著重介紹了鏡廊天花板上的巨幅油畫,乙段文字介紹了鏡廊的其他陳設並詳細介紹了17面鏡子。 之所以有這樣的不同,是因為作者的寫作目的不一樣,一個是為了突出凡爾賽宮內部陳設和裝潢富於藝術魅力,一個是為了突出凡爾賽宮內部裝修的富麗奇巧、靡費考究。

  2.略 3.略

  ***二***

  第14課

  鞏固•積累•運用

  1.略

  2.題目略

  ***1***別的 ***2***面對 ***3***城鄉

  ***4***命名 ***5***欄杆 *** 6***投帖

  3.題目略

  ***1***以:用 因為 憑

  ***2***之:的 的 代詞,指我們

  ***3***上:上面 上去

  3.題目略

  ***1***重重屋簷,飛簷像鳥翼高翹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門高大寬敞;坐在樓上,可以遠眺城鄉景色,低下頭可以拍擊雲氣和煙霧。

  ***2***這裡也是楚地吳地山川勝蹟中最美的地方。

  ***3***有一條山溝盤旋而下, 好像螺螄迴旋形貝殼,這裡因為陰暗深遠而奇特。

  ***4***閣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蓋叢生,鳥兒在這裡嘰嘰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

  5. 題目略

  ***1***唐 閻伯理 文苑英華 滕王閣 岳陽樓 對黃鶴樓的由衷讚美

  ***2***陶庵夢憶 張岱 宗子 陶庵 明末清初 琅?文集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

  ***3*** 觀其……之最也。

  ***4*** 後廳臨大池……以空奇。

  閱讀•感悟•實踐

  ***一***

  1.湖北武漢

  2.觀

  3.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

  4.事列 神仙"之傳 跡存 述異"之志 聳構巍峨 高標巃嵸

  5.坐窺井邑 俯拍雲煙 重簷翼館 四闥霞敞 坐窺井邑 俯拍雲煙 亦荊吳形勝之最也

  ***二***

  1.本段主要寫了遊覽於園的所見所感。

  2.磊石——大池——一壑——水閣——假山

  3.奇

  4.再後一水閣,長如艇子,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禽鳥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頹然碧窈。

  5.說明於園構思精巧,值得觀賞。

  6.略

  ***三***

  1.***1***年齡 ***2***等到 ***3***趕快,急迫地

  2.C

  3. 題目略

  ***1***閻都督不相信他***能夠寫出《滕王閣序》***。

  ***2***等到閻都督拿出紙和筆在賓客面前逐一謙讓一番時。

  4.間接描寫 不信 大怒

  ***四***略

  ***三***

  第15課

  鞏固•積累•運用

  1.題目略

  duò zhēn hè jǔ lì yīng

  tái xiǎn 馴 矯 蟄 錐

  2.題目略

  3.***1***蟄伏 ***2***帽纓 ***3***馴良 ***4***乖巧 ***5***敏捷 *** 6***機警

  4.說明文 布豐 法 《自然史》 漂亮 馴良 乖巧 先總說後分說

  閱讀•感悟•實踐

  ***一***

  1.觸動:碰、撞的意思,而且程度十分輕微,著實 “十分警覺”,這就使人們能具體感知松鼠的機敏與快速反應的能力。

  2. 第4自然段:過水方法、警覺性強、跑跳敏捷、叫聲特點。 第5自然段:窩址的選擇、搭窩的方法、窩口的特點。

  3.補充交代了松鼠的生理特徵及經濟價值。 通過說明這些內容,指出它 “也是一種很有用的小動物”,使文章對松鼠的說明更加完整。 這樣結尾,既照應文章開頭 “很討人喜歡”,又點出松鼠的用途,加深了人們對松鼠的瞭解,使全文首尾呼應,結構嚴密,介紹完整。 而生動的描寫又一貫到底,顯得全文風格統一。

  4.時間順序。 語言標誌的關鍵詞有:“先搬些……再用一些……然後……”

  ***二***

  1.昆蟲使無數藝術家得到創作靈感。

  2.略 提示:認真體味第"段中描寫克利斯朵夫躺在草地上聽昆蟲音樂的情景,然後再聯想自己的類似經歷:最好用生動的語言***最後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你聽到的某一昆蟲歌唱的情景和感受描述出來。

  3.《梁祝》

  4.略 示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飛蛾撲火;囊螢映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作繭自縛等。

  5.略 提示:宣傳牌上寫的這段話一定要與昆蟲有關,要表達出歡迎、鼓勵之意,語言要精練、生動、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