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勵孩子努力上進

  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作為父母都想要把自己最好的給孩子,對孩子也寄語了厚望,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家長應該如何激勵孩子呢?

  父母如何激勵孩子上進

  一、給孩子樹立恰當的目標,使其有獲得成功的機會,能夠體驗到成功後的喜悅。

  家長千萬不能急於求成,對孩子要求過高,而要為她樹立恰當的學習目標,讓她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能夠實現目標,獲得成功的快樂。學習上成功的喜悅之情是學生渴望學習、戰勝困難的動力源泉。

  二、家長要做到心態平和,不要把分數看成是評價孩子的惟一標準。

  作為家長應看到,學習、分數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有的學生雖然在學習成績方面比較差,但是,在其他方面卻不一定差。當孩子在文體活動、實踐活動、集體活動以及小製作和小實驗中作出成績時,會感到“在這方面比別人強”,同樣會產生成功感。家長不能因為孩子學習成績落後,而把孩子看成一無是處,整天訓斥,或僅以分數這把尺子衡量孩子的優劣。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之處,看重孩子的全面發展、綜合素質的提高。

  第三、努力改變學生單一的學習動機,儘量減少單一學習動機給學生帶來的煩惱與痛苦。

  現實生活中,由於片面追求分數,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較為普遍,甚至滲透到每個家庭、每個學校、每個學生身上。好像學生的生活目的僅僅是為了重點中學和考上大學。這種單一的學習動機使學生每天擔驚受怕,提心吊膽。怕自己的成績降下來,怕自己的名次排到後面,怕考不上好的學校,怕家長抱怨等等,因而造成學生沉重的精神負擔。

  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該認識到,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更應該為孩子一生的幸福著想,更應該注意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在孩子的生活理想、志向水平、未來責任、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上下工夫。

  這樣不僅可以使孩子在眼前的學習上獲得成功,而且是在為將來獲得人生的更大成功做準備。這樣孩子就會從“為了分數、為了升學”的單一學習動機中解脫出來,不再為一次考不好而受到精神上的折磨,就會站得高一些,看得遠一些,不會因為暫時的失敗而沮喪。

  如何正確的鼓勵孩子

  用語言來鼓勵,家長在鼓勵孩子的時候,可以選擇用語言來讚美拍照,比如說孩子換了一個太陽,那麼家長就可以,毫不吝嗇的誇獎自己家的寶寶,太陽畫的真的是非常的好,或者也可以配合一些手勢,這樣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會產生學習的興趣。

  用物質獎勵,這應該是很多家長都會使用的一種方法,可以給孩子一些物質性的獎勵,比如說她喜歡的一些糖果餅乾,或者是玩具之類的,只要他表現得好那麼就可以獲得一個獎勵,而這個獎勵慢慢的會激發孩子越來越喜歡去學習。

  多帶孩子到戶外走走,有一些小孩子之所以不樂意接觸新的事物,不論以學習之類的,往往是因為長時間在家裡面缺少社會的接觸,所以這種情況家長就應該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認識好朋友,當小孩子融入到集體之中,慢慢的有成就感之後就會變得活潑開朗,肯定也就會開始對學習投入了興趣。

  使用累積性的鼓勵,家長可以給小孩子做一個整體的規劃,小孩子如果表現得比較好,那麼就可以得到一束小紅花或者是一個五角星,這些東西雖然看起來比較的幼稚,但是小孩子往往比較容易接受,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獎勵小孩子就會特意的去學習,慢慢的就會發現學習的樂趣。

  跟小孩一起讀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歡讀書喜歡閱讀,但是往往家長在這方面做的卻不夠,其實想要孩子喜歡上閱讀,那麼家長就應該以身作則,可以陪伴孩子讀書,比如說給孩子講故事之類的,或者是進行角色扮演,不知不覺間孩子慢慢就會喜歡上閱讀。

  創造多元化學習環境,多給孩子創造一些好的學習環境,光是在學習方面還有,各種孩子的潛能挖掘,盡情的讓它發揮,這樣孩子多元化的發展,就會發現感興趣的東西,讓它發揮的更好。

  增強孩子的求知慾,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要總是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那樣孩子肯定會對學習產生厭倦,家長在指導孩子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尋找問題創造問題,然後再試圖解答,這樣還是會增強成就感,當然也就對學習產生了興趣。

  讓孩子運用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所學習到的知識應該試圖讓他運用到生活之中,這樣孩子就能夠提高學習的慾望,而且也能夠讓孩子明白,只有深入的學習好才能夠對自身有更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