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文寫作課程的學習個人總結

  應用文是管理工作的工具,要為解決現實問題、指導實際工作服務,因此不適合虛構、文辭華美和韻味雋永,那麼學習應用文會有怎樣的心得以及總結呢?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轉眼間,一學期的應用文寫作課程就結束了。縱觀這半年來的學習,不僅讓我們初學了各種應用文的寫法,更讓我們對應用文的重要性有了深層的瞭解,可謂受益匪淺。

  應用文是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處理公共事務,以及人民群眾處理個人事務使用的,具有直接價值和慣用格式的文書,是解決問題、處理事務、交流思想、傳遞資訊的工具。事實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應用文。比如書信、請假條、借條、通知、申請書,包括我現在正在寫的總結,都屬於應用文的範疇。

  老師用了一個相當生動、恰當的比喻形容了應用文的組成。應用文的主題為其靈魂,材料為其血肉,結構為其骨骼,語言為其細胞。如此一來,我們便能感觀地理解寫應用文要注意哪些部分。

  應用文具有六大特點,即實用性、真實性、規範性、針對性、時效性、簡明性等。

  應用文不同於文學作品和其他實用文體,它不在於使人明事理、開闊視野或供人欣賞,而在於解決實際問題。應用文的寫作有其明顯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應用文最基本的特點就是“用”。為用而寫,有用才寫,這是應用文與其他文章的最大區別。明確這一點,對我們寫好應用文有很大作用。寫應用文,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應用文的內容要客觀真實,不容虛構,語言要簡明扼要,忌浮華、抒情。它的格式也需規範,以便閱讀、處理和收發。試想,若一份檔案全篇盡是優美的句子、華麗的辭藻,大段大段的描寫、抒情,閱讀者又怎能迅速地從中看出主要傳達的資訊?如此一來,應用文的作用就無法體現出來了。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應用文的作者與讀者。應用文的作者包括自然作者、法定作者和代言作者。基於應用文的實用性,應用文的作者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強烈的讀者意識、高度的責任意識、嚴格的規範意識及自覺的服務意識。其思維型別分為:物件化思維,模式化思維和越位思維。應用文的讀者分為自然讀者與指定讀者。比如通知是給大部分人看的,而報告這類上行文就僅限於指定讀者閱讀了。應用文的讀者具有接收的實際功用性、強烈的直接性和結果指向實踐性等特點。把握這些特點,也有助於我們的應用文寫作。

  應用文的寫作過程不太複雜,主要分三步:明確寫作目的,收集、整理、分析資料,撰寫。對於應用文寫作,總的要求是準確、簡明、得體,具體來說,要有合體的語言運用和恰當的表達方式。其中,敘述要用真實的人稱、真實的物件以及單純的線索;議論得是客觀的評價,不能帶主觀色彩,要就事論理、引據論說;說明要運用術語,運用自然語言和人工語言,運用資料、資料。若能滿足以上各項條件,便是一篇不錯的應用文了。

  篇二

  應用文寫作課程結束了,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我對應用文幾大主要文種的寫法和寫作要求有了較為清晰的理解,雖然短短的九周不足以把所有的文種都講解得全面透徹,但某老師以他廣博的學識和生動的講解給這門本來沉悶乏味的課程注入了清新的空氣,同學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了寫作的技巧,感受到了寫作的樂趣。這門課程讓我認識到了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不論是作為必要的交流工具還是作為專業學習必須掌握的技能,應用文寫作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無處不在,並對我們的生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很慶幸能在畢業前夕系統地學習這樣一門實用型課程,它將使我受用終身。現就我對該課程的學習和對應用文寫作的理解做出如下總結。

  首先,就其性質而言,應用文是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個人,在處理公私事務、溝通相互關係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有著直接價值和慣用格式的實用性文章,因此它不同於我們平常所熟悉的文學作品,並不是為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的。應用文與社會生活、日常工作密切相關,具有實用性、規範性、真實性、針對性和時效性等諸多一般文學作品所不具備的特徵。正如某老師所說,應用文有它自身的一套獨特的話語體系。

  其次,應用文種類繁多,根據作者、寫作目的和適用範圍的不同,應用文可分為公務文書和私人文書兩大類。我們這學期學習的是公務文書,公務文書還可細分為政務類文書、事務類文書和專用類文書等,而老師著重講解了行政公文中的通知、通報、報告和請示等與我們今後的實際工作結合緊密的文種以及日常事務文書中的總結的寫作方法。考慮到我們的專業性、畢業班的實際情況和部分學生的發展需要,老師在後期還給我們講解了稽核報告、畢業論文和申論的基本寫法,可以說老師抓住重點,在最短的時間內為我們教授了最實用的應用文寫作知識。

  第三,一篇完整的應用文,是由特定的內容和形式構成的。其內容包括主題和材料,形式包括結構和語言等要素。

  主題是指作者的主張、見解,它是在作者下筆前就存在的,和文學作品主題的多樣性相比,應用文的主題應是明確的、單一的、集中的。作為實用性的文體,應用文主題的功能就是回答“幹什麼”的問題。以文學作品為比較物件,應用文主題的突出特點表現在以下方面:即意在筆先;主旨鮮明;意蘊單純;求實重用。而其中實用性是應用文主題的最本質特徵,應用文寫作多不是作者有感而發,而是客觀需要,是被動寫作行為。

  總之,經過這一學期對應用文寫作課程的學習,我有很大的收穫,除了對這個文體不同文種的寫作方法的學習和理解,還有一些無形的收穫,那就是培養了我們的寫作意識,使我們對寫作有了的進一步認識。這對我們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但同時我也發現了自己在寫作中存在的某些不足之處,需要我今後在寫作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

  篇三

  應用文主要分為行政公文、事務公文、專用文書幾大類。本學期,我們主要學習了公告、通告、通知、報告、請示、批覆、合同及論文等多種型別的應用文。有的是學習、生活中常用的,有的是以後工作中可能要用到的。我想,都很有學習的必要性。

  應用文使用範圍十分廣泛,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社會實踐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主要包括領導指導作用、規範準繩作用、溝通協調作用、宣傳教育作用及憑證依據作用。

  應用文在行政管理、社會實踐方面都有指導作用。如黨和國家的各級組織和各部門的組織系統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上到下都是通過公務文書來傳達法律法規、方針政策、意見辦法;人們按藥品說明書的規定服藥;工廠在各種裝置說明書的指導下安裝裝置、操作儀器等。

  應用文是法律、法規的載體,部分應用文用來發布法律和行政法規。如憲法和依照法律制定的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等國家基本法律和大量的條例、規定、辦法等行政法規,或章程、制度、規則等規章,都對人的行為產生規範、準繩作用。

  人類社會的人際關係極為複雜,不協調各種關係就無法保證正常的生產和生活。行政公文在傳遞資訊、協調上下左右關係方面功不可沒,而簡報、調查報告、書信、禮儀文書、合同、協議書等應用文,在傳遞資訊、聯絡感情、協調關係諸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應用文的溝通協調作用,能促進社會有序發展。

  在應用文中,行政公文和法規規章的政治宣傳、思想教育作用特別顯著,其他的應用文,無論是辦公務還是辦私務,也都能在客觀上產生宣傳教育作用。

  俗話說,“口說無憑,立字為據”。國家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都以檔案為載體、為依據,這也正體現了應用文的憑證依據作用。由此可見,應用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們的確有必要掌握一些常用應用文的寫作方法,在生活、工作中正確使用。

  還要注意的一點是應用文寫作所站的角度的重要性。一般文體的寫作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表達或抒發自己的感想、心緒,或者闡述自己的觀點,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說明。即使是新聞、紀實文學之類的文體,也往往是以作者自己的視野,去所觀、所思、所感,再進而付諸筆端。而應用文寫作一般是要站在某一群體、某一組織、某一集團的位置上,它所傳達的是被代表的單位的發出的資訊,接受者也往往是集團性質的或者眾多個體的。所以在寫作時不要總想著自己,而要多考慮文中所代表的單位的立場。

  比如,給領導草擬檔案,一定要弄清楚領導的意圖,否則妄然下筆只會徒增工作量。再比如寫請示、公函、報告、簡報等,一定要弄清楚本單位與所發的單位之間的關係,如隸屬關係、行政級別關係、業務工作關係等,據此才能採取合適的文體,在文中使用相應的語氣和措辭,這樣才能作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否則可能一個細小的疏忽,可能會釀成大錯。

  這半年的學習,規範了我們的應用文寫作。比如,寫一個向體育器材室借球的借條,我們往往會丟掉一些不可或缺的細節,如借球人姓名,借球時間:還有收條也要寫清楚歸還日期等主要資訊。在學習寫論文的過程中,我們明白了什麼是摘要、一篇合格的摘要應該符合哪些要求。同時,關鍵詞也要把握重點,精準、精煉不贅餘。需要注意的是,在論文最後要寫上參考文獻,這可表明論文吸收了哪些已有的成果,表示對已有成果作者的謝意,另一方面也可引導讀者進一步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

  以後,我們勢必會接觸到寫通知、寫活動計劃書、寫專案策劃書、寫個人簡介、自薦書、設計個人簡歷等應用文的寫作,掌握了它的基本寫法,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