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二課失物招領教學建議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二課《失物招領》寫的是小學生現實生活中的一件事。小編在此整理了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二課《失物招領》教學建議,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二課《失物招領》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本課生字較多,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找出學生自學困難的字,進行重點突破。可以把識字、寫字的任務分散到各課時中用多種形式完成。

  1、注意讀準翹舌音聲母的字“失、專、準、雙”和後鼻韻母的字“同、工”。

  2、可以通過比較形近字,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識字:

  先──失洞──同現──觀江──工堆、推──準

  去──專人──隊木──才青──請格──各

  3、可以通過比較“洞──同”“青──請”“格──各”,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形聲字的規律。

  4、可運用小篆認識“雙”字,也可結合數學的單雙數認識“雙”字。

  5、造句識字或讀句子識字。如:

  準備:

  我準備送還鳥蛋。

  小松鼠準備種松果。

  鴨先生準備清掃小路。

  我們準備回家了。

  6、本課要求寫的六個字,全部是既要認又要寫的字。建議將寫字指導與識字教學結合起來進行,在指導學生分析、記憶字形後,立即進行書寫指導。“同”是半包圍結構的字***上包下***,被包圍部分要往上寫;“專”字第三筆是豎折折,不能拆為兩筆,書寫時,要把豎寫得向左斜一點;“才”字的橫要寫在橫中線上面一點,豎要寫在豎中線右邊一點;“隊”字的指導應把重點放在雙耳旁的寫法上,要強調“耳朵”高而小,以便給右邊“人”字的撇留出空來;“級”字的指導可藉助“紅”和“奶”字的部分遷移進行。

  二、朗讀感悟

  1、檢查預習,比比誰讀得正確:

  一人讀一段,一行一行地開火車讀,如果前一人讀錯了,後一人將此段再讀一遍。

  2、改錯讀:

  教師教讀學生讀錯的句子。

  3、自由讀:

  練習讀得流利、有感情,注意體會輕聲的讀法。

  4、小組合作學習,邊讀邊想邊議:

  到底有沒有同學丟失東西?“失物招領”中的“失物”本來是指什麼?在本課指的是什麼?唐老師和張爺爺為什麼“發出了會心的微笑”?

  5、教師範讀,學生小聲跟讀。

  6、朗讀全文:

  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回家後將這件事說給家人或朋友聽。

  7、完成課後“讀讀比比”,讀一組,比一組:

  讀,積累詞彙;比,區分每一組字。

  可先在小組內讀讀比比,然後在全班讀讀比比。最好能借助課件或卡片,幫助學生找出每組字的不同之處。

  三、實踐活動

  找“失物”:

  找一找在校園裡或自己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就將它們扔到果皮箱裡。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二課《失物招領》教材簡說

  《失物招領》一文講的是發生在植物園的一件事,是小學生在現實旅遊參觀時經常遇到的一件事。這篇課文的題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課文裡卻稱作“失物”,為什麼呢?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呢?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這些問題正是學習這篇課文的線索。本課的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孩子讀了幾遍,應該就能明白。

  但是本課生字較多,我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找出學生自學困難的字,進行重點突破。並把識字、寫字的任務分散到各課時中用多種形式來完成。尤其重點指出要讀準翹舌音的字“失、專、準、雙”和後鼻韻母的字“同、工”。

  識字教學時運用比較形近字,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識字。例如:

  先—失 洞—同 現—觀 江—工 推—準

  去—專 人—隊 木—才 青—請 格—各

  並且通過比較“洞—同”“青—請”“格—各”,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形聲字的規律。

  課堂上海練習造句來鞏固識字。如:

  我準備送還鳥蛋。

  小松鼠準備種松果。

  準備 鴨先生準備清掃小路。

  我們準備回家了。

  天黑了,我準備睡覺了

  一詞多句,加深學生理解與記憶

  課後我還佈置了一項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再生活中去尋找“失物”。例如:找一找在附小校園裡、自己居住的小區裡、大壩上、龍潭公園等地方有沒有“失物”,如果有,就將它們扔到果皮箱裡。讓孩子在生活中真正明白本課所傳達的思想: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就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

  ↓↓↓點選下一頁檢視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二課《失物招領》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