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了家長該怎麼引導

  孩子在學習生涯中,總會出現厭學的情緒,如果沒有正確引導教育的話,孩子的學業生涯可能會就此終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孩子厭學家長的引導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厭學家長的引導方法

  激發孩子的自我向上意識

  可以讓孩子列出自己學習上的優勢與長處,讓孩子列出曾經做過的有成就感的事,想想自己曾經擁有過的“輝煌”。這樣,在激勵中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喚起他們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意識。有位媽媽曾針對這個問題做過記錄,當孩子完成一件事或是取得一點小成績時,她便誇獎孩子一次,有時還會給些獎勵,孩子因此變得愛和父母交流,也更加自信和活潑,厭學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積極為孩子建立能發揮他們特長的舞臺

  比如多鼓勵孩子參加“校園演唱會”,“朗誦會”、“體育競賽”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各自的才能得到發揮.從而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感到成功的喜悅,進而逐步消除厭學情緒。

  不再以分數論成敗,重視學習過程的快樂

  家長不要老拿成績好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較,只要孩子稍有進步,就應該明確表示讚賞,這樣孩子才不會對學習感到厭惡和恐懼。大多數諮詢孩子厭學問題的家長都有這個毛病,愛拿自家孩子和別的小孩比,殊不知正是家長的這種行為導致孩子厭惡學習。

  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家長的關愛

  古語曰“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係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積極性。當師生關係融洽,學生會覺得老師喜歡他、欣賞他,這樣學起來也就會很有熱情。當家長的也要經常換位思考,多鼓勵孩子進步,幫助他端正學習態度,這樣才能儘快從厭學情緒中走出來。

  目前在中國普遍是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是可以理解的,家長無需太驚慌,如何採取有效的措施鼓勵孩子適應學校的節奏,幫助他們走出厭學的誤區才是重中之重,只是一味地責罵和苛求最終將只能適得其反!

  孩子不愛學習的解決方法

  學習方法很重要

  常聽見家長說:“你要認真!”你要拿好成績!””你不能粗心!“做完要檢查!”

  但至於要如何做到,家長卻常常置之不理,如果孩子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家長又開始責怪孩子“為什麼不認真,為什麼不仔細,為什麼不好好檢查?”然後,父母的教育就終止了,等下次類似的情況發生,父母又重複童同樣的做法。

  孩子真的很冤枉,如果一個士兵,只被告訴槍是什麼構造,卻從未被教過如何瞄準,如何射擊,卻又抱怨他總打不準目標,就是毫無道理的。一個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並非僅僅要學會認字和計算,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掌握學習的方法。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因此,家長不要只問孩子要結果,要學習好,要認真,如何讓如何。其實,更重要的是耐心引導還,讓她輕輕的踏上通往這些目標的道路。比如,低年級的孩子,考試的時候常常會有不看題的現象,有的時候是因為粗心沒看見,有的時候是因為做這道題的時候覺得有些難,本來是想做完試卷再回頭做。結果回頭就給忘了,再加上這個年齡的孩子還沒有養成獨立檢查的習慣,結果常常因為看題而丟分。家長看到這樣的試卷,尤其是發現孩子丟的是會做的題的分的時候,往往就更生氣上火了。這時候家長除了責怪孩子粗心或提醒他下次要認真檢查,就再沒下文了。實際上在這個時候,你對孩子提出如何避免粗心和如何檢查試卷的任務,在他沒有這方面的訓練之前,出錯是不可避免的。

  “作業做完了嗎?”這幾乎是家長下班回家見到孩子後的第一句話。他凝聚著父母的許多希望,又包含著不少焦慮。

  適當的做作業是有必要的。問題是有些孩子討厭做功課,家長督促太嚴,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父母之間做法看法不一,更為家庭增添煩惱,這個頭痛的問題是折磨著不少的家長,他們對自己的孩子說“我跟你一起受罪”

  要正確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具備科學的方法:

  有的話天天說,卻不一定有效果,如果你公司的老闆在你每天下班的時候在門口問每個人:“今天的任務完成了嗎?”你一定很不高興。這和一回家就問孩子功課引起的心理反感,恐怕差不多,為什麼我們不問問“你今天什麼可上的最有意思”“你向老師提出了什麼樣的問題?”“班級裡有什麼新鮮事?”加入我們對孩子的精神生活表示漠視,缺少起碼的關注,只會查列成績,長此以往,孩子的熱情和求知慾望就會減退,學習日益被動,關於這一點,國內外不少心理學家早已告誡過老師與家長,同時,對孩子的精神生活缺少關注,還會造成兩代人感情上的隔閡,而感情一旦淡漠,心靈就很難溝通了。

  有些話孩子聽不進去,可能是道理過於籠統,如果把道理說的具體一些,效果會好一些。

  艾賓法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的速度並不均勻,開始學習後的第一天遺忘的最快,可能遺忘60%,以後則遺忘變慢,因此在學習的當天及時複習加以鞏固,對提高記憶效率將事半功倍。家長可把這個道理,結合作業用通俗的語言講給孩子聽,讓他們親身體驗,讓他們切實感到及時完成作業的好處,從而自願接受作業。如果只是籠統地將學習的目的和對待作業的態度,甚至施加壓力,效果都不會很好。

  在兒童的學習動機中,興趣該佔很大的比重,可以引發奔放的熱情。人類文明史上卓有建樹樹的偉大人物。對此都有深切感受,家長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在做作業時,不時會閃現興趣的火花,家長要善於捕捉並及時助熱,小學作問造句,可以幫助孩子創設一些有趣的情景等等。只要多加留意,這樣的機會很多。

  大人尚能關注真理,何況孩子求知呢?愁眉苦臉是什麼事也做不好的。有些家長將一味宣傳苦讀的文章給孩子秀,而且似乎越念越高尚,常常百思不得其解。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在力求愉快的進行工作,我們為什麼要使孩子認為讀書做作業是苦呢?

  家長在不懈的引導孩子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還應當勸阻孩子不要經常挑燈夜讀,在肯定其熱情的同時,要講清危害。如果仍未及時完成,家長還應協助他們消除內疚感,使其心情多雲轉晴,在他感到愉快的同時,在不失時機的鼓勵他攻一下。

  會有一天,像愛因斯坦所說的那樣:“學校所規定的作業會被當做一種禮物來接受:那時,爸爸媽媽們透著孩子興致勃勃的做功課露出欣慰的笑容。。。。。,這不僅僅是一種美還家庭的理想。

  孩子產生厭學的原因

  ***1***學習活動本身的特點:

  學習活動本身不是一件生動有趣的事情,而是一件十分枯燥乏味的事情。學習不是玩耍,不是遊戲,不是聽歌,不是看電視,不是上網玩遊戲,總之,學習沒有過上述活動有趣。學習是一種刻苦的活動,它需要學習者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克服一切干擾和誘惑,學習者要面對著枯燥、艱難和繁瑣的習題和文字,沒有學習興趣,沒有學習基礎,沒有學習信心,沒有學習毅力,沒有學習目的,是很難持久深入進行的。所以,許多學生都望而卻步,不想學習,一想到學習就頭疼。

  ***2***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目前,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好逸惡勞,擅長吃喝玩樂,不善於吃苦耐勞,更有一些學生,家境優越,有依有靠,認為不用學習,照樣生活得很好。另外,還有一些家境貧困的學生,由於條件較差,又看到讀書考大學無望,即使考上大學也很難解決就業問題, 從而不願學習,甚至放棄學習。

  ***3***學校的教育教學存在問題:

  例如,有的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夠得當,教學手段不夠先進,學生沒有學會,沒有跟上,日積月累,欠缺太多;教師沒有全面關照學生,只關照優生,沒關照差生;有的教師態度不端正,對一些學生總是挖苦、打擊、篾視,甚至體罰,使學生不願上該老師的課。

  ***4***家庭教育存在問題:

  一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態度缺乏教育,對孩子的學習情況漠不關心,不能進行正確的引導,不關注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只是關注期末考試的分數。而一旦發現孩子的學習存在問題,不是責斥,就是打罵,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更使孩子不愛學習。

  ***5***社會上各種因素的影響:

  目前,社會上流行著“讀書無用論”,認為讀書考上大學也找不到工作,而且要花費許多錢。因此,許多學生在學校裡不愛讀書。還有一部分學生受影視傳媒的影響,看見一些走紅的影視明星,收入豐厚,生活富足,浪漫瀟灑,談情說愛, 也幻想著自己將來也成為明星,唱唱歌,跳跳舞,用不著學習文化知識,因而也不願意學習,每天穿著講究的衣服,哼唱著流行歌曲,甚至進行早戀。